大眾對于運動能力的定義很直白:炫目的速度,高聳的跳躍,粉碎的力量。但運動能力并不是線性光譜,它更像是螺旋形記錄儀,并且它最引人注目的表現是令人眼花繚亂的交叉和弦和曲線。所以,在這個時代只有很少一部分運動員擁有非傳統(tǒng)意義的運動能力,而這也成為了體育的另類樂趣。
比如丹尼·曼寧,他甚至在雙膝重塑手術之前,就已經沒有了大眾所謂的“運動能力”。即使是作為大學明星時,他的基本身體素質也讓他屬于爆發(fā)力欠缺的存在,他跑不過大部分人,也沒有粉碎對手的力量,更不可能像邁克爾-喬丹那樣飛躍。但他并非沒有運動能力,只是他的運動能力在于控制力,機動性和敏捷性。
像所有運動一樣,歸功于一系列球員的進步,NBA這項運動也在不停地進化,當一些球員略微領先于他們所處的時代時,他們就能成為曼寧這樣的球員。比如尼古拉·約基奇,他就是領先于時代,特殊的運動能力讓他和曼寧聯(lián)系在了一起。
約基奇并不像那些同齡人那樣快速,具備火山般的爆發(fā)力,但他也不笨拙,甚至極其靈活,杰出的運動能力讓他成為了控制專家,擁有絲綢般柔滑的手感,敏捷,協(xié)調的轉身。他的運動能力不僅體現在四肢和軀體,它還體現在他的手指,肩膀,手腕,甚至連接它們的神經通路中。也正因為他的杰出運動能力,掘金的崛起成為了這個賽季最讓人期待的部分。常規(guī)賽西部第二,很顯然并不是約基奇和掘金的極限。
約基奇的偉大現在還難以讓太多的人覺察,因為他并沒有立刻改變歷史,而是像曼寧那樣,他只是輕輕地推動著變革在向前進。而這樣的前進是領先于時代的,而且是持續(xù)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