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輝燕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模式也面臨著全面改革。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將生活與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物理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探討了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 ? 生活化 ? 認識 ? 實踐
初中是物理學習的起始階段,學生學習這門學科存在一定難度,因為理解物理知識需要借助大量的實驗操作和觀察。初中物理教師要立足于教學實際,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物理知識。筆者認為,教師可以把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運用于初中物理課堂,這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
首先,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物理涉及大量的公式,面對枯燥無味的公式理論,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在物理課堂上處于被動聽講的狀態(tài)。如果教師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運用于物理課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知識入手,能讓學生找到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筆者認為,教師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物理知識。
其次,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從更深層次掌握物理知識。初中物理具有較多的抽象公式,學生在理解上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沒有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學生勢必會排斥物理學習。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降低知識點的難度,便于學生更深層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最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是對“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直觀體現(xiàn)。社會在進步,教育在發(fā)展,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必將遭到淘汰,教師只有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從實際生活入手,在學習中感悟生活,并最終運用于生活,才能讓物理教學真正“活”起來,這也是教育的必然趨勢。
二、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踐
1.合理運用生活化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新課
導課是課堂伊始環(huán)節(jié),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導入新知識,從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物理學習。如在教學八年級《光的折射》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演示光的折射現(xiàn)象,與學生一起探討和分析。教師可以把筷子放進玻璃杯里,然后往玻璃杯里注水,讓學生觀察筷子的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2.合理運用生活化方式加強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且物理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操作要求較高。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引導學生自覺探究,積極操作。如在教學八年級《浮力》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個裝滿水的臉盆和一只透明塑料袋,先讓學生把手浸入水中,然后擦干手,再將手伸入塑料袋,將手浸入水中,讓學生感受浮力的存在。
3.合理運用生活化方式布置課外作業(yè)
課外作業(yè)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延伸,教師要想實現(xiàn)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后作業(yè)生活化必不可少。教師應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業(y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感受物理知識的魅力和價值。如在教學九年級《電流和電路》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修理一些帶電的簡單玩具或小功率電器,并要求他們觀察電路,做好記錄,從而在學生的作業(yè)中加入生活元素。
三、結語
在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和改革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資源,采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開展教學。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深層次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這也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直觀體現(xiàn)。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新課,加強實驗教學,布置課外作業(yè),從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何梅.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
識與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
[2]蔡海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
[3]劉宗慶.試論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28).
(作者單位:江西革命老區(qū)會昌珠蘭示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