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褲子的鳥
紫頦(kē)毛腿蜂鳥是一種南美蜂鳥,常見于安第斯山脈。它約長11厘米,嘴又細又長,咽喉處有著紫色寶石般的斑點。在它的腿上,覆蓋著一些雪白蓬松的羽毛,看上去就像是穿了一條白色、寬大的喇叭褲一樣,這種毛腿應該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排隊的寄居蟹
大多數(shù)甲殼動物從頭到尾都覆蓋著堅硬的外骨骼,以保護柔軟的身體,但寄居蟹沒有,所以它們必須要找到海螺或其他貝殼,寄居其中,以免遭到捕食者的攻擊。
隨著寄居蟹越長越大,它就需要一個更大的殼。但一個合適的殼很難找到,因為其他寄居蟹也在尋求一個更大的家。在這種情況下,寄居蟹們展示了驚人的合作:它們會從大到小排隊,最大的那只找到新殼后把舊殼給較小的那只居住。
不會淹死人的液體
這種液體叫全氟己烷,它有一個神奇的特性,那就是能溶解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在這種液體中,人類可以吸入溶解在液體中的氧氣,排出的二氧化碳也能被溶解在液體中,這樣,人類就實現(xiàn)了在液體中呼吸!但液體從鼻子進入人體時,人會感到非常難受,而且人體的肺部不夠強大,不能讓液體長時間有效地進出,所以人類只能進行短時間的液體呼吸。目前液體呼吸僅存在實驗室中,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嘗試的。
波士頓糖漿海嘯
1919年1月15日,美國波士頓的街頭熱鬧非凡,突然“砰”的一聲,27米寬、裝有8700立方米糖漿的鐵罐發(fā)生了爆炸。據(jù)報道,這些糖漿在幾秒內(nèi)就全部噴出,形成的糖漿波浪高達8米,并以56千米每小時的速度沖過街道。糖漿夷平了周圍的建筑,淹沒了街道和行人。這次事件造成21人死亡,150人受傷。悲劇是如何發(fā)生的?
原來,在爆炸發(fā)生的前幾天,當?shù)氐臏囟容^低,導致糖漿變粘。為了更好地利用糖漿,工人們對糖漿加熱,使它變稀。加熱使鐵罐內(nèi)部產(chǎn)生壓力,再加上鐵罐壁很薄,內(nèi)部壓力直接沖破鐵罐壁,形成爆炸,糖漿隨之噴涌而出。
68年
世界上最長的打嗝時間,來自美國的查爾斯·奧斯本,他從1922年打到了1990年。
一滴水中見彩虹
一般來說,當陽光和地平線的夾角小于42°,從我們的背后照射小水滴時,我們就可能見到水滴里的彩虹。光照進水滴后,先折射一次到達水滴背面,然后在水滴背面發(fā)生反射,在離開水滴時又發(fā)生折射,進入人的眼睛。由于光是由不同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而不同單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在經(jīng)歷兩次折射后,單色光會被明顯地分開,形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