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
四(4)班 李璟嘉
周末,媽媽帶我去姨奶家吃飯,那天晚上,姨奶做的菜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那好看又好吃的肉面筋了。
“快來吃飯??!菜都出鍋了。”姨奶大聲叫道。我們應(yīng)聲來到餐桌旁,首先映入我眼簾的便是那圓圓的卻有很多褶皺的肉面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塞進嘴里——它的味道是一種不可言喻的好,微微的甜味兒,還有一種淡淡的西瓜香。在牙齒的不斷咀嚼中,肉面筋的香氣快速彌漫了我的整個口腔。真是應(yīng)了那句“此味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看我一臉陶醉樣,大家都打趣道:“你真是個資深小吃貨,這肉面筋可是你姨奶的獨家手藝,一般人可嘗不到呢!”
我好想知道這道美味佳肴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有西瓜的味道?于是,我就纏著姨奶,一定要她告訴我。姨奶對我說,它是肉餡加入鹽、醬油、蔥、姜攪拌好后,放進買來的面筋皮里做成的。為了不油膩,姨奶特意在肉餡里加進了荸薺,這就是吃起來又香又甜的原因了,而且荸薺潔白的顏色也讓這份美食增添了美感,最后放到清水里煮熟。你以為這就結(jié)束了?那你就錯了,重頭戲還在后頭呢!做好后的肉面筋還得淋上姨奶的獨家秘方——西瓜醬,這就是有清甜西瓜味的原因了。
姨奶的西瓜醬秘方來自太外婆。聽說當年太外婆是一個心靈手巧、賢惠能干的人。以前那個年代,物質(zhì)雖然匱乏,但不妨礙美食的產(chǎn)生,西瓜醬就是那樣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太外公特別喜歡擺弄園子,每到夏天的時候園子里就種滿了各種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最多。能干的太外婆覺得西瓜皮扔了太可惜了,就發(fā)揮她的聰明才智做起了西瓜醬。
這份手藝太外婆教給了幾個女兒和兒媳婦,但只有姨奶一個人最得真?zhèn)?,和太外婆做的最像,所以每年她都要做上一壇子,作為做菜必不可少的醬料使用,今年我也有幸嘗到了這份美味,真是大飽口福呀!
其實美食就像愛一樣,它可以是一種傳承,可以讓人感受血緣親情的凝聚。這份美味從而久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是一種永遠都忘卻不了的熟悉的味道,屬于家的味道。
(指導教師:侯育永)
寫作亮點:這篇作文以“我”吃肉面筋的體驗引出姨奶對肉面筋的介紹,敘事結(jié)構(gòu)別具匠心。姨奶對肉面筋做法的介紹也是層層深入,由基本程序到獨家秘方,富有邏輯感。最大的亮點是本文采用了“由小見大”的立意方法,由一道菜引出了“手藝和愛的傳承”的深刻主題。
你還可以這樣寫:小作者還可以采用倒敘的敘述手法,由太外婆在過去制造西瓜醬的故事講起,再寫到姨奶今天利用它做肉面筋,自己有幸品之,這樣文章的故事感會更強,更引人入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