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琴
作為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一般具有以下兩個必要條件:一是由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yè)單位,二是相關法律文件對其賦予的相關管理職能。由于我國對行政編制的嚴格控制,導致許多行政事業(yè)單位的行政編制偏少,因此便產生了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即按照公務員管理辦法,且薪資待遇與公務員一致。
一、我國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現存的主要問題
(一)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影響
隨著財政部《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頒布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根據《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一一固定資產》的具體要求,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新政府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進行了新的界定。是指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自身開展業(yè)務活動或其他活動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guī)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tài)的資產,一般包括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等。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guī)定標準,但是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如圖書、家具、用具、裝具等,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新的固定資產界定的出臺便要求我們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財務部門及人員應在新財務制度下,改變原有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和思維。但實際上,由于種種原因,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大多還按照原有的管理辦法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二)監(jiān)管范圍未涉及賬外資產
盡管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的資金來源于國家或地方財政撥款,但其申請渠道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的撥款是需要經過財務綜合預算管理的,所撥資金也是預算管理通過后審批資金,但是由于其申請渠道多樣,導致了一些資金不在預算管理范圍內,如其他資金收入。因此,利用這部分資金而購置的資產便游離于監(jiān)管之外,形成了賬外資產。這些賬外資產如何處理值得關注。許多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為了防止資產過大而導致一系列財政考核指標不合格的問題發(fā)生,去粉飾賬上資產,或者通過拖延資產入賬時間等行為來使資產賬實不相符。如某些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通過未順利辦理土地使用證來使辦公建筑物這類資產不入賬,這些行為都導致了我國目前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的部分資產游離于帳外,也使得資產管理難于有效進行。
(三)固定資產的內控管理制度存在風險
一是固定資產內控管理機構存在問題。很多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均為財務部門,而不是資產保管使用部門,這就造成了大部分固定資產無人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二是固定資產內控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如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人員部門發(fā)生變動,資產跟著發(fā)生變動,但是資產事業(yè)部門缺乏與財務部門的溝通,致使財務部門不掌握變動信息,無法對固定資產系統(tǒng)進行變動,這就使得固定資產賬實不符,造成固定資產管理混亂。三是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缺少內部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的日常管理置之不理,缺少資產實物的定期盤點,對于資產的毀損報廢缺少相應規(guī)定,使得很多資產已報廢,但是沒有進行賬務處理,使得單位資產賬實不符。
二、關于完善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資產管理的相關策略
(一)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建設,適應新政府會計準則
為了更好地踐行新政府會計準則,提高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對于其固定資產的更好的管理效能,單位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完善自身的資產管理體系。不斷增強全體人員的資產管理意識,提升有關工作人員的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同時單位的管理者要注重對資產管理工作的引導,從而實現錢物分離、互相監(jiān)督、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等工作目標。完成資產清查后,需要對資產進行相應的分析,了解掌握單位各部門對資產存有量以及擁有量,再通過強制性的措施對資產展開有效的協調分配,從而促進單位各部門之間的資產比例達到一個合理的位置。不僅推動的行政節(jié)約的踐行,還能使資產更好的發(fā)揮作用。
(二)加強單位資產清查工作,保證資產賬務實物的一致性
隨著各項要求和規(guī)定的出現,許多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基本能對單位內部資產進行年度全面清查盤點,但對游離于資產之外的資產實物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這使賬面資產與實物并不一致。因此,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在今后的調查盤點過程中,應做到對帳外資產的檢查,把賬外資產與帳內資產有機結合,促進資產的賬實一致。在調查盤點過程中,對于帳外資產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對帳外資產存在的原因要摸清,按程序補齊手續(xù)以便資產賬務的補錄工作,其次是要科學合理的對帳外資產進行使用年限補計資產折舊,從而使帳面資產與單位實有資產真正一致。
(三)提高內控領導小組對于內部控制監(jiān)督和實施的效能
現行的內控領導小組實踐活動并沒有達到應有的理想效果,參公管理事業(yè)單位需要重新定位和審視內控領導小組職能和功效的發(fā)揮,提高內控領導小組對于內部控制監(jiān)督和實施的效能。如落實集體決策制度的民主集中,發(fā)揮單位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功效,可以有效地防止“大權獨攬”的情況,減少個人決策帶來的失誤。其次,增強內控領導小組的獨立性,從而對于單位內部控制產生積極影響。最后,加強領導小組集體原則與獨立性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單位領導在單位治理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建立及時高效的職權監(jiān)督和工作匯報制度,形成有效監(jiān)督。(作者單位:阿勒泰地區(qū)殘疾人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