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呈
村子里的老式房屋用瓦片做屋頂,新修的那些卻不一樣,用兩塊鐵皮做屋頂,中間夾著一大片泡沫。這是為了省錢,聽說也能夠隔熱。
那天晚上,我抵達這個村子,洗漱完畢正要入睡。就在醒和睡的夾縫里,頭頂正上方有物體砸落屋頂,只隱隱聽得一個小物體滾動而去的細(xì)細(xì)聲響。我沒多想,抱著對世界的樂觀態(tài)度再次入睡。誰知不久,正上方又傳來一聲銳響,比剛才那聲更挑釁,墜落之物的力度和體積似乎更大。
這次我爬起來,周圍一片漆黑,一片寂靜。房子里,其他人都在沉睡,我總不好叫醒屋主相詢。接下去的整夜,重物墜落的銳響不定時地響起。誰說鄉(xiāng)村之夜是靜美的呢?
天一亮,頂著一頭雞窩般的頭發(fā)的我迫不及待地問屋主人那個聲音是什么,屋主人吃驚地反問:“什么聲音?”后來,她沉思地說:“應(yīng)該是屋后的龍眼樹吧?!?/p>
屋后確實有棵巨大的龍眼樹,此時正值果季。南方的夏天常有臺風(fēng)天,龍眼落得多,鐵皮做的屋頂和夜的靜一起放大了這種聲音。但村里人都習(xí)慣了,進入大音希聲的境界。
在鄉(xiāng)間夜晚,睡覺的人還有各種被吵醒的可能性。有一天下午,我坐在村子里的一條小路旁邊的樹下刷手機。我很喜歡那條路,因為路上鋪的是碎碎的小石頭,也極少有人經(jīng)過這里。
用眼久了,我便閉眼休息一下。四周是鄉(xiāng)村特有的寧靜。突然,我聽到一陣非常輕微的聲音,又輕又快, “唰唰唰”的,不是風(fēng)吹竹葉,也不是細(xì)雨落池塘,是一只小狗在那條鋪著小碎石頭的路上來回地走。它厚厚的肉狗掌摩挲路面的小碎石頭,就發(fā)出了那種非常輕快的“唰唰唰”聲。真好聽,讓人心里毛茸茸的。
這細(xì)微的聲音好像給我的耳朵開了光,我的耳朵突然聽懂了此處的安靜,它并非純粹的安靜。如果混沌一片地聽著,會覺得一切本該如此,但如果是一雙新鮮的耳朵,就能聽出多層次的聲音。
首先,有蟬鳴,像一片不知疲倦的背景色,連綿成一片,又易被忽略,但它與藍天多么般配。然后一些鳥的啼叫聲點綴其上。短促而干凈的叫聲仿佛樂意發(fā)表意見又決不饒舌,那大概是長尾縫葉鶯?另一個更有底氣的聲音發(fā)表的意見更有分量,也更準(zhǔn)確,那大概是黑臉噪鹛?還有一個跟班……是紅耳鵯?
我們錯過了多少聲音呢?作為一個用眼過度的資深近視者,我意識到自己聽覺的荒廢。
(摘自《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