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飛
明代畫家董其昌說:“山行見奇樹,須四面取之。樹有左看不入畫,而右看入畫者,前后亦爾。”取材入畫如此,選材成文亦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入文,就像蜜蜂采蜜,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釀蜜,只有精心挑選、精心釀制才有可口的蜂蜜一樣,選材是有目的地選擇恰當(dāng)?shù)牟牧蟻肀憩F(xiàn)主題。選材時,角度一定要小,要具體而集中,小的材料更容易駕馭,表現(xiàn)主題會更加深刻,此所謂“小材料彰顯真感情”。其實,課本中就有很好的例子,比如《秋天的懷念》片段:
母親進(jìn)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彼俱驳哪樕犀F(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時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jīng)讓她喜出望外了?!昂冒桑兔魈??!蔽艺f。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為了表現(xiàn)母愛的大主題,作者僅選取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一系列細(xì)微的材料,彰顯母親焦急、激動、憂愁的情感,真可謂“小材料彰顯真感情”的典范。
能夠表達(dá)母愛的事例浩如繁星,但材料越小情感越真摯。一次,月考作文的題目是《難忘的瞬間》,我班王文慧同學(xué)也寫到了她的母親。文章中寫到她考試后回到家中,母親得知考試失利這件事。她既沒有寫母親的埋怨斥責(zé),也沒有寫母親的鼓勵安慰,而是另辟蹊徑寫出母親當(dāng)著女兒的面故作鎮(zhèn)定,但在女兒轉(zhuǎn)身離開的瞬間偷偷掉眼淚的一幕。小作者很靈敏地捕捉到了這一感人的瞬間,母愛的主題悄然流露,感人至深。同樣是《難忘的瞬間》,楊振輝同學(xué)撇開了老師幫忙補(bǔ)課、送自己回家等常見題材,選取了默寫課上老師特殊的獎勵——七張白紙來寫:
我看著手中的七張白紙,也笑著點點頭,可是這怎么不讓人激動呢?這簡簡單單的白紙對我來說是多么珍貴?。±锩姘宋业呐?,包含了老師對我的認(rèn)同與贊揚(yáng),這是一個榮譽(yù)的象征,一個通過辛苦努力而獲得的成果。
懷里緊緊地抱著這七張白紙,我心里很是感動,閉上眼睛,感覺周圍充滿了溫暖的陽光。我慢慢地入睡了,進(jìn)入了一個甜美的夢鄉(xiāng)……
謝謝您,親愛的老師!我會永遠(yuǎn)珍藏這寶貴的“七張白紙”!
如果說材料是一篇作文的軀干,那么情感就是它的靈魂!只要能精準(zhǔn)選材,彰顯真情,就一定能給你的作文插上一對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