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明末清初學者李密庵寫有一首著名的《半半歌》,全文是:“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半郭半鄉(xiāng)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jīng)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童仆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半思后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wěn)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
詩中句句說“半半”,并非是要人們消極不求上進,無所作為,也不是讓人們渾渾噩噩過日子,而是應(yīng)找到世間萬物的“度”?!鞍搿奔础斑m度”,這既是儒家倡導的“中庸之道”,也是養(yǎng)生之道。
“半”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牢記一個“半”字,在待人接物方面,就會少一分計較,多一分寬容;少一分盲從,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達坦然。這樣,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使自己過得從容、瀟灑。
“半”是一種睿智的人生境界。每個人都具有兩重性格,或隱或顯。我們應(yīng)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一半”是多少,還缺哪樣的“一半”。若是只想著這一半,忘了另一半,強迫自己去追求一種完美,一旦超出了“度”的極限,只能是落得身心俱疲。
“半”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有的人不懂得“半中歲月盡幽閑”,處處雷厲風行,快些!再快些!出行要乘飛機高鐵,上網(wǎng)要極速體驗,辦事分秒必爭,工作起來廢寢忘食……這種“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實則是在透支健康。
因此,要想有一個理想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懂得“半半”的道理,并以此自勵、自為,生活才會變得從容、愜意,心身康健,益壽延年。
(摘自《中國家庭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