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針對村級團支部相對渙散的普遍現(xiàn)狀,團臺州市委以溫嶺城北街道為試點,按照“源頭參與、資源整合、鍛造體系”的總體思路,立足當?shù)貙嶋H,推行“輪值模式”。以考核辦法破解難題、輪值平臺鍛煉能力、豐富活動凝聚思想三步走,探索組織建設途徑,積極響應共青團改革。并創(chuàng)新打造輪值吧臺,全面升級“2.0版輪值模式”,全力搭建群團服務站,打通服務青年“最后一公里”,不斷密切團干部與廣大青年的情感聯(lián)系,使共青團真正成為廣大青年身邊的有效存在。截至目前,擬定出臺了溫嶺市首份村級團支部考核辦法,成功建立后灣工業(yè)區(qū)群團服務站,開展523場團支部活動,惠及5000余名青年。
搭建“群團發(fā)電站”,完善542平方米硬件設施
主動適應青年的發(fā)展變化,不斷嘗試探索基層團組織活力建設的工作路徑和機制,全面提升基層組織活力。
一是立足人口實際選址。立足于城北街道流動人口較多的特點,選址城北經(jīng)中路5號建設后灣工業(yè)區(qū)群團服務站,建筑面積542平方米。附近有企業(yè)14家,職工約8000多名,以青年為主要人群,人口集聚度高、流動性大,在此處選址,能最大范圍發(fā)揮群團服務站服務青年的輻射帶動力。自2018年10月底以來,共計服務工業(yè)區(qū)青年4025人,服務時長多達300多個小時。
二是配套多功能生態(tài)區(qū)塊。搭建“1+2+100”服務人才集聚模式,建立涵蓋1名專職人員、2名兼職人員和100余名村級青年志愿者的“青灣服務隊伍”,提升服務能效。完善服務站生態(tài)功能,設立辦事大廳、科普區(qū)、健身區(qū)、棋弈區(qū)、閱讀區(qū)、兒童游樂區(qū)、多媒體教室、媽咪暖心小屋、心理疏導室等功能。僅閱覽區(qū)就涵蓋3000冊電子書、100種大眾期刊等資源。
三是布局“輪值吧臺”窗口。在服務站內(nèi)設置輪值吧臺,配置沙發(fā)、桌椅等休閑設施,作為街道團支部輪值工作的展示區(qū)域和活動載體,同時提供青年休閑區(qū)域,營造如家一般的溫馨感。自2018年10月30日正式啟用以來,共計100余人參與輪值,舉辦交友聯(lián)誼等相關活動15場,服務青年2800人次。
啟動“輪值聚光燈”,深化24小時基層團建
堅持貫徹共青團改革精神和從嚴治團要求,努力保持和增強共青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打造青年身邊的24小時共青團。
一是提升輪值覆蓋層面。要求各村(居)每月至少開展一次集中活動,兩周開展一次輪值,并實行加扣分制度、明確獎懲措施。17個村居已全數(shù)建立團員數(shù)4/5以上的微信群,做到每月每村均有活動。以輪值吧臺為線下載體,團支部考核辦法為線上平臺,創(chuàng)新輪值模式,繼續(xù)做好基層團建工作。2018年10月份推出輪值模式2.0,納入村居團支部、企事業(yè)單位團支部共19個團支部。
二是創(chuàng)新聯(lián)合輪值形式。從原來每月一村輪值升級為每月由一個村居團支部和一個企事業(yè)單位團支部兩兩聯(lián)合輪值,村居團支部書記為輪值班長,協(xié)助街道團委工作。如2018年12月是石粘村團支部和城北醫(yī)院團支部聯(lián)合輪值,并由石粘村團支部書記擔任輪值班長,統(tǒng)一調配各項資源、協(xié)調各方力量,大大提升了服務的輸出口徑,提升了服務質量。創(chuàng)新機制以來,擬定出臺了溫嶺市首份村級團支部考核辦法,建立17個村居團支部微信群,爭取3.4萬專項團支部活動經(jīng)費。
三是重度打造輪值作品。由街道團委把握方向,從黨政中心工作、公益熱點、青年關心的事項等確定活動主題,每月遞交一場高品質活動作為輪值作品。自開展輪值以來,轄區(qū)內(nèi)村居團支部已全部參與輪值,做到每月每村有活動。截至目前,一共開展“煙蒂兌糖果”文明行動、村園企文明宣講活動等村級青年活動153場,街道級青年活動14場,參與人次達2400余人,惠及500余名農(nóng)村青年。
輸送“公益電伏力”,提供360°貼心服務
以服務站為中心載體,以輪值吧臺為公益服務窗口,以活動項目為支線,以點帶面,助力黨政中心工作,提升社會群體服務體驗。
一是“待用快餐”服務弱勢群體。實踐“待用”新理念,通過公眾自愿認購、政府把關享用群體、志愿者派送快餐的模式,給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一頓免費餐飯,傳遞愛心、信任和尊嚴。搭建微公益草根平臺,積極探索社會正能量傳播新途徑。從站點開啟至今,共開展5次集中送餐活動,累積寄存“待用快餐”4334份,被環(huán)衛(wèi)工人、殘疾低保人士、孤寡老人等有需要的群體領取,惠及困難群眾4000多人。
二是“千團計劃”助力社會治理。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全面打造“千團計劃”,動員志愿隊和團支部投身社會建設,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積極開展“河小二”助力五水共治行動,“禮讓斑馬線”助力文明城市建設行動,“綠色行動”助力小城鎮(zhèn)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和“平安巡查”助力消防安全工作。截至目前,共計開展相關活動82次,參與人數(shù)多達1280人。
三是“暖心行動”打造志愿之城。每周組織志愿者前往敬老院、火車站、孤兒院等地開展常規(guī)性志愿活動。寒暑假和周末期間,在群團服務站開展“七彩課堂”和“候鳥守護”行動,努力提升志愿服務品質,打造志愿之城和文明之城。截至目前,已開展冬至日活動、重陽節(jié)活動等33次小型活動和4次大型活動,2018年平均服務時間540小時,平均服務人次1520人?!昂蝤B計劃”共吸引200名農(nóng)民工子女參加,“七彩課堂”共開展4次主題活動,覆蓋188名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