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
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同學習類型對于學習材料的掌握程度不同。只通過視覺(visual)僅能記住學習材料的25%,只由聽覺(auditory)僅能記住學習材料的15%。在高中英語課堂,學生需要用多種方式結合:用耳聽、用眼看、用嘴說、用手寫、用腦思考。如此,方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而這也是教師的終極目標。課堂不是看教師講得如何,而是看學生學得如何。“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只是被動聽課,這是效果很差的學習方式,而通過努力獲取知識,才能達到極佳的學習效果。導學案就是教師規(guī)劃課堂教學,“教”和“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的很好載體。教師可以借由這一載體結合教材、整合內容、設置任務,設計適合學生的題材、形式、內容,如同“導航”,指引學生的學習之路。高中英語課堂應用導學案要注意如下方面:
1. 適應學情
現代社會,學生學習可以借助多種途徑,如網絡、教輔書、軟件等等。導學案不同于教輔書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情整合材料,選取適合學生的內容和形式,當堂用于組織教學,方便快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情增減內容、整合教材、有詳有略、有的放矢,克服教輔資料繁、難、不適用的問題,讓學生在完成導學案的過程中有明確的任務,不至于在預習時、課堂上及課余時間學習時無從下手。導學案可以簡單如課文單詞的翻譯,復雜到開放式問題、書面表達等,根據學生學情需要,靈活多變。
例如,高二英語必修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的閱讀課文中有“To their credit, the four countries do work together in some areas...”對其中credit的知識點學習,一些教輔資料有半頁內容,指出credit作為可數、不可數名詞的用法、不同意思的用法、例句等,這些內容適合基礎較好的學生,而對于大多數如筆者所帶的學生,這些知識點偏多偏難。筆者在導學案只要求學生記to ones credit意思,以及不同人稱ones用詞如its、our(這是筆者班級學生的易錯知識點)。這樣的導學案對本班學生而言更實用、更有效。
2. 結合現實
在當今的信息社會,學生通過網絡、手機等媒介能了解多種時事資訊,教師課堂不宜固守老一套,可以多聯系現實,在導學案聯系現實、反映時事會更吸引學生關注。
2018年10月3日,范冰冰因為逃稅問題寫了道歉信并公布,網絡上有語文老師在課堂將這封信作為改錯例子,筆者作為英語老師,就將英語版的范冰冰道歉信作為一篇學習材料用在了英語課堂上。筆者設計的導學案內容如下:(此處省略原道歉信的內容)
(1)How did Fan Bingbing feel? She felt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Did Fan Bingbing cooperate with the taxation authorities?
(3)Will Fan Bingbing pay the taxes?
(4)仿寫文章原句:Without the love of people, there would not have been Fan Bingbing. (虛擬語氣)
Without people, Fan Bingbing _____? _____? _____. 沒有人民,范冰冰就不會成功。
從原文找出并翻譯如下詞語:羞愧、利用、感到驕傲、傳播、社會正能量、樹立好榜樣、遵紀守法、道歉……、把成功歸功于……
重點句型:As a..., I should have done...;Without..., ...would (not) have done...;
(5)寫作:How to Write a Letter of Apology(如何寫道歉信)
根據原文翻譯如下句子:
1)我寫這封信是為了表達我的歉意;
2)我深感羞愧、內疚,在這里向……誠懇道歉;
3)作為一個……應該遵紀守法。
在導學案,先以原英語道歉信作為閱讀理解材料,結合知識點后拓展為書面表達訓練。在課堂使用導學案教學時,發(fā)現學生對虛擬語氣的用法及表“成功”的succeed和success用法存在問題,就適時補充相應的講解,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多元化學習。這種時事出現在導學案,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更有動力完成導學案的學習任務。
3. 顧及多種層次學生
分發(fā)至每個學生手中的導學案形式是一模一樣的,而學生學習水平卻有不同層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做到分層教學。仍以上述“道歉信”導學案仿寫句子(虛擬語氣)練習為例,課堂要做到“保尖、促中、補差”,基礎好的學生做到自己仿寫無誤,基礎一般的學生回顧結構“If...had done..., ...would have done...”,基礎弱的學生做到能區(qū)分succeed和success。分級要求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有不同的成就感。
4. 合理評價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所用的導學案也應有差異。前面的仿寫虛擬語氣句子,教師預期的標準答案是Fan Bingbing wouldnt have succeeded.但是有學生答Fan Bingbing would not be successful.教師要肯定其可取之處,不要一味否定。對于討論、書面表達、寫poster等,外向的學生樂于在班級展示,而部分學生不敢或不善于展示,教師就要鼓勵并提供機會,同時也可以認可、點明學生答案中的亮點,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給予合理評價。
5. 傳播積極態(tài)度
研究多年來的英語高考題,我們就會發(fā)現題材內容多是積極正面的。同樣,課堂導學案也要傳播正能量,以正確積極的態(tài)度和認識去引導學生。在以上范冰冰事例的導學案,筆者就在進行知識教學的同時,讓學生明確正確的道德和行為觀念。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認識和實踐,篇幅有限,還有許多不足,有待進一步探究。在導學案的應用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利用導學案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獲取知識、獲取能力,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讓教師個人提升教研能力,實現雙贏。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