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質上是喜歡清閑生活的。所謂“清閑”,就是在為稻粱奔波的同時,還有一些可以用來喝酒、聊天、旅游、吹牛的時間。
認真想來,一個人要活得愜意,光有生理上的清閑是不夠的,我們還得有心靈的清閑。只是一個人要抵達生理上的清閑不難,國家規(guī)定的節(jié)假日那么多,一個人再怎么忙,也會有些空閑,真正難以做到的是心靈的清閑。所謂心靈的清閑,就是放下得失,看輕進退,讓心靈處于一種閑適、寧靜、無牽無掛、自由行進的狀態(tài)中,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樣飄灑自如。
心靈清閑,意義非凡:一是能讓人自省,使我們知道自己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二是使我們的靈魂放松,不經意間激發(fā)出潛能與創(chuàng)造性。
想要心靈清閑,先得控制功利心。功利心這東西是沒有止境的;住了別墅還想莊園,坐了名車還希望擁有私人飛機,娶了美妻還渴盼與女明星來點故事,我們的心靈就不會有寧靜、平和的時刻。只有給物質的追逐劃一根底線,達到某個程度立即按停止鍵,我們的心靈才可以清閑下來。
心靈清閑還要與內心的樂觀精神相向而行。人一樂觀,對世事有個正向的估價,你的心就不會太累。如果天一下雨,你就擔心發(fā)洪災;別人不小心在你門前丟張紙條,你就擔心強盜在做標志,哪怕空閑時間再多,你的心也很難靜下來。
心靈清閑的深處關系著一個人的格局。
(據(jù)“宇明游目”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