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不斷發(fā)展、獨居老人逐漸增多,日本掀起“死前準備”熱潮。近來,日本多家寺院開展了形式各樣的“死亡體驗”活動,令人驚訝的是,20-40歲中青年都非常歡迎這一活動。
日本《日刊SPA!》雜志網(wǎng)站11日報道稱,橫濱市俱生山的平和庵開展的“死亡體驗旅行”活動在首都圈(指以首都東京為中心的城市群)頗具人氣?;顒又校瑓⑴c者被要求先在20張卡片上寫下最重要的人或物的名字,伴隨幽暗的燈光、舒緩的音樂,在住持的引領(lǐng)下想象自己即將離世的場景,接著將卡片按照重要程度依次“舍去”。40分鐘的死亡模擬體驗結(jié)束后,參與者彼此交流感想,不少人甚至激動落淚?;顒影l(fā)起人浦上哲也住持表示,直面“死亡”使人生變得簡單,許多人在活動結(jié)束后作出了結(jié)婚、轉(zhuǎn)業(yè)等重大決定。
與之相似,以關(guān)西地區(qū)為“主陣地”的京都明覺寺“死亡咖啡館”茶話會活動也受到追捧。這一交流活動使素不相識的參與者聚在一起,就“安樂死·有尊嚴的死亡”等主題進行開誠布公的探討,從而收獲對“死亡”新的認知。
報道稱,最讓人意外的是,參加此類“死亡體驗”活動的多為20-40歲的中青年人士。對此,“死亡咖啡館”活動發(fā)起人霍野廣由住持認為,當今社會“生活不易”的現(xiàn)狀,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促使更多年輕人渴望找到人生真諦與理想,因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參加此類活動。
此外,不止日本,韓國的“棺材學院”和以色列的“衰老體驗館”等活動都在以不同的體驗方式展現(xiàn)當代人對死亡的思考,向人們傳達生命的意義,倡導積極面對生活。某種程度上來說,“死亡體驗”活動正逐漸成為一種大的趨勢。▲
(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