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慕尼黑有個70多歲的老太太,是一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老太太整天郁郁寡歡,不愛說話,時常坐在臨街的窗前發(fā)呆。對此,老太太的女兒露易絲非常難過。
一天,老太太和平時一樣坐在窗前,兩眼無神地盯著遠方,露易絲也靜靜地坐在母親身邊。突然,老太太猛地站了起來,還興奮地用手指向對面。露易絲順著母親指著的方向看去,見到街邊一戶人家的窗戶上有一大盆盛開的鮮花。遠遠望去,翠綠色的葉子鑲嵌在一大片粉紅色的花朵中,顯得既爛漫又溫馨。
露易絲猜測,母親愛看花兒。于是,她買來幾盆花放在家中。奇怪的是,母親對這些花兒并沒有興趣。但是,只要對面那戶人家將花兒搬到窗臺上,母親就非常高興,反之,則悶悶不樂。
為了能讓母親開心,露易絲拜訪了那戶人家。露易絲向他們說了母親的情況,并請求他們將那盆花一直放在窗臺上。那戶人家不僅爽快地答應了露易絲,還表示,要在窗戶外面安裝一個小吊籃來放那盆花,好讓老太太更大角度地觀看。
后來,在那對夫婦的奔走相告下,對面越來越多的窗戶外面都放置了盛開的鮮花,這讓露易絲的母親格外高興。老太太天天看著對面的花兒,樂得合不攏嘴。
露易絲想:“他們?yōu)榱宋业膵寢屇苄蕾p到漂亮的花兒,自己卻看不到這些美麗,我何不將自家的花兒也放到窗戶外面,讓他們也能觀賞到好看的花兒呢?”
在露易絲的帶動下,整棟樓的住戶紛紛將花兒搬到了窗戶外面。到后來,大街兩旁的所有住戶的窗戶外面都擺放了美麗的鮮花,組成了一片姹紫嫣紅的花的世界。
(節(jié)選自方湘玲《為別人盛開的花兒》,題目為編者加)
素材解讀
有道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當你為他人慷慨地獻出自己的“孤芳”時,得到的將是百花爭艷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