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琦
二十二年前,帶著對少兒文化教育的朦朧感知,對文化傳播的探索愿望,讓我走進了少年宮教育這個領域。
如何讓家長認同少兒活動?如何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現(xiàn)代、外來優(yōu)秀文化融合?如何認識對其文化專業(yè)技能傳授與綜合素質并重的規(guī)律?這是自己曾面對的主要問題。
經過理論性思考和不斷地探索實踐,終于讓這些問題有了自己滿意的答案。在學歷教育體系中,傳授知識教化品行,方式是嚴謹的,而在少年宮的文化傳播活動中,形式與內容是生動具像的,習得后的表現(xiàn)與評價,是作品(能力)的展示,是動作的表演。
少年宮開展的藝術、科技、體育文化活動,鍛煉著少兒的意志,啟迪著少兒的心智,養(yǎng)成著少兒的美育素養(yǎng),從根本上塑造著他們的素質。藝術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文化起著塑造靈魂的作用。站在這個層面,才能真正的認識少兒文化教育工作的意義。
隨著一批批孩子的成長,桂林市少年宮的教育文化事業(yè)也在發(fā)展:由兩棟陳舊的建筑體,發(fā)展成有著不同專業(yè)屬性具有現(xiàn)代化功能的建筑群。在主持工作的十年間,組織活動五千多場,參加活動少兒43萬人次;共培訓26萬多人次。創(chuàng)建起“漓江畫童”、“漓江琴童”、“小桂花”等文化教育品牌;創(chuàng)立了“小桂花美麗綻放”、“小桂花飄香”等20多項特色品牌活動;創(chuàng)編、排演少兒作品2450多個;21個原創(chuàng)精品獲國家、自治區(qū)級獎勵;承辦和參與市政府78項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桂林市少年宮組建的“小桂花”藝術團,使人們看到了文化傳承與心靈陶冶、人才培養(yǎng)與才華展示得以結合的希望。少年宮成為全市少兒課余最向往的地方,小桂花藝術團成為少兒最愿意參加的社會組織。
在這個過程中,我與孩子們一起成長:由一個領導助手,成為組織者和引領者;由一個低層級的業(yè)務人員,發(fā)展成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yè)工作者。
“讓兒童認識社會,也讓社會認識他們”,這是桂林少年宮的口號,也是行動。2014年以來,連續(xù)5年承辦全國性少兒藝術體育展演、競賽活動,接待了難以計數的海內外少兒文化教育工作者和表演者;少兒文化,讓他們記住了桂林。
小演員們使藝術的平民化、大眾化得到生動的體現(xiàn)。形成新的優(yōu)秀文化,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是少兒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帶著這樣的思考,我?guī)е慌纳賰何幕囆g表演者,十余次從桂林走向了世界,把民族文化傳播到了亞歐美及大洋洲。學員們用美麗、健康,讓世界認識了今天的中國人。
在工作中,我盡力幫助老師們認識到:從事文化傳播的老師,應該是人間的四月天。對于學生,她是愛,是溫暖;她催生少兒文化之花。一個讓別人美好起來的人,自己首先應該是美好的。所以,在讓他人美好的同時,也就是讓自己美好的過程。想到這些,作為一個少兒文化工作者,就有一種情不自禁的自豪。
我們看到,一批批用形象思維能力、用健美形體證明了自己的學員,更加自信地走向了知識的考場,勇敢地面對人生。
我的人生季節(jié),已是初秋。但因為生活在孩子們中間,浸潤在文化的氛圍里,已忘卻了韶華已逝。當腦海中浮現(xiàn)出孩子們文化活動中永恒的笑臉,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為校外教育工作者,我常問自己,為什么在孩子們中間,會不由自主地眼里常含淚水,會情不自禁地會心一笑?那是因為,我對少年宮這個事業(yè)愛得深沉。
(作者為中國青少年宮協(xié)會理事、廣西桂林市少年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