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定南縣中山醫(yī)院,江西 定南 341900
骨質(zhì)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steoporotive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 是常見的老年性骨折,骨折部位以胸腰段椎體為主,其臨床特點為疼痛劇烈,體位改變時尤為明顯。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 PVP,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是目前較為流行的骨科微創(chuàng)手術,其擁有諸多保守治療及常規(guī)手術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是目前治療椎體壓縮性骨折最主要手段[1-2]。雙柏散是常用的臨床中藥制劑,廣泛應用于骨科疼痛等領域,其療效得到臨床驗證認可。筆者在傳統(tǒng)五味雙柏散基礎上加以改良,自制七味雙柏散,將其應用于老年壓縮性骨折患者PVP術后康復?,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7 年4月至2018 年4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行PVP治療的老年患者6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性別、年齡、基礎疾病及損傷椎體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納入標準 ①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新鮮椎體壓縮性骨折:胸腰椎側(cè)位X線影像或CT、MRI提示椎體高度≥20%[3]; ②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③局部皮膚完整無破損;④無合并心、肺、肝、腎等功能異常及器質(zhì)性病變;⑤無相關藥物過敏史。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表 (例)
1.3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②涉及糾紛患者; ③既往存在脊柱手術史;④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其余重要臟器嚴重疾患者; ⑤神志異常無法配合手術者及精神異常者。
1.4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患者取俯臥位,各放置一軟枕于胸前及骨盆處,在X 線透視下確定病變椎體椎弓根,1% 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多次正位、側(cè)位 X 線透視下沿椎弓根方向緩慢進針,穿刺至椎體的前 1 /3 處,穿刺過程未出現(xiàn)神經(jīng)刺激癥狀,拔出針芯, 將合適黏度的骨水泥緩慢注入椎體, X 線透視下無骨水泥滲漏, 通常情況下注射 2~5 mL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后緩慢拔出穿刺針,穿刺部位給予加壓包扎,手術結(jié)束。
1.4.1 對照組 在術后治療的基礎上予骨科常規(guī)護理,并予相應康復指導及基礎治療。①心理疏導。由于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的認知缺乏,容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等情緒,醫(yī)者及時給與相應的知識普及及言語安撫,有利于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康復。②康復訓練指導。患者術后返回病房后即可指導踝關節(jié)、足趾關節(jié)活動,并逐漸過度到膝關節(jié)乃至整個下肢的主動及被動活動。術后當日即指導其佩戴腰圍離床活動,由家屬或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其于床邊側(cè)向起身坐起離床,活動量由小到大,注意防跌倒。③術后常規(guī)治療。按患者降壓降糖方案合理使用高血壓、糖尿病用藥,維持相對正常血壓、血糖水平。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服用鈣片,調(diào)整骨代謝。④對癥止痛。每日口服塞來昔布膠囊200 mg(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40106、H20140107;分裝批準文號:國藥準字 J20140072;規(guī)格:0.2 g/粒,6 粒/盒)。 術后治療1周。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每日予七味雙柏散外敷。七味雙柏散(自制外用制劑,由大黃、黃柏、側(cè)柏葉、澤蘭、薄荷、艾葉、牛膝組成)200 g以溫水蜜調(diào)勻,以玻璃紙包裹,外敷腰部3~4 h,每日兩次,囑患者如出現(xiàn)紅、腫、癢等不適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術后治療1周。
1.5 觀察指標 記錄術后24 h、術后1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4]、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估治療(JOA)評分[5]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ADL)[6]。
2.1 兩組術前、術后24 h及術后1周JOA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JO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兩組的JOA評分均有明顯提升,但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1周觀察組JOA評分較術后24 h有所提升,且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組別例數(shù)術前術后24h術后1周對照組3010.97±1.0920.33±1.0220.40±0.93觀察組3010.83±0.9520.47±0.7724.60±1.32?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術前、術后24 h、術后1周VAS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兩組的VAS評分均有顯著下降,且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1周兩組VAS評分較術后24h均有所下降,且觀察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組別術前術后24h術后1周對照組7.07±0.633.04±0.532.10±0.47觀察組7.22±0.662.91±0.550.99±0.36?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術前、術后24 h、術后1周ADL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兩組的ADL評分均有顯著提升,但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術后1周兩組ADL評分較術后24 h均有所提升,且觀察組ADL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4。
表4兩組術前、術后24h、術后1周ADL評分比較
組別術前術后24h術后一周對照組57.33±3.4073.17±3.3478.17±3.34觀察組57.17±4.0873.67±3.4587.17±5.36?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康復治療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理念。系統(tǒng)的康復治療貫穿于術前、術中術后至出院。近年來有不少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復訓練及護理利于鞏固老年患者PVP手術療效[7]。康復內(nèi)容包括以下內(nèi)容:①術前宣教及胃腸道管理。制定個體化的疾病教育和心理疏導;術前禁食 6 h 、禁水2 h。②術中力求縮短手術及麻醉時間,手術創(chuàng)傷最小化術后,快速清醒。③術后鎮(zhèn)痛、早期飲食、減少補液、早期拔除導尿管、早期下床活動[8]。其中術后疼痛的治療是術后康復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較多學者認為 PVP 術后殘余腰背痛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水泥后傷椎強度增加,以致與相鄰椎體產(chǎn)生剛性梯度,負荷增加[9]。張偉等[10]認為PVP術后傷椎高度及后凸畸形仍存在,其導致傷椎受力不均,骨質(zhì)疏松進行性加重后,應力集中處的骨小梁可再次受損,因而產(chǎn)生疼痛。劉保新等[11]認為由于長期骨質(zhì)疏松回導致與椎體相連的韌帶、肌肉、筋膜等軟組織繼發(fā)退變和勞損,而這些軟組織病變所致腰背部疼痛則不是PVP術式所能解決的疼痛。
本研究使用的七味雙柏散為傳統(tǒng)雙柏散加味所成。傳統(tǒng)五味雙柏散組方為大黃、黃柏、側(cè)柏葉、澤蘭、薄荷。方中大黃清熱解毒破瘀,側(cè)柏葉清熱涼血止血,黃柏清熱解毒燥濕,澤蘭活血化瘀消腫,薄荷清熱消腫止癢。五藥合用可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多年的臨床應用及各種研究表明,其在腹痛、四肢關節(jié)痛、扭傷、骨折疼痛甚至癌性疼痛等的治療上有著可觀的效果[12-13]。傳統(tǒng)的五味雙柏散其組方方藥均為寒性藥物,而骨質(zhì)疏松多責之腎虛不足,故考慮在傳統(tǒng)雙柏散基礎上加用艾葉、牛膝。艾葉其性溫,有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毒霸廊珪吩疲骸盎虺礋岱箪?,可通經(jīng)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本草綱目》云:“艾葉炙之則透諸經(jīng),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臨床上運用較廣泛的為艾灸。艾灸廣泛應用于包括腎虛、寒濕、血瘀等各種證型腰痛,均有良好的療效。牛膝性平,有活血散瘀之功,又可補肝腎,強筋骨,走十二經(jīng)絡,助一身元氣,《本草綱目》云:“故凡病在腰腿踝之間,必兼用之而勿缺也。”此兩味藥與傳統(tǒng)雙柏散合用,力求標本同治。PVP術后病人應用七味雙柏散于腰背部局部溫敷,一則活血化瘀止痛,二則補肝腎強筋骨,促進術后康復。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術后溫敷七味雙柏散一周后,其JOA、ADL評分較對照組均有顯著提升,VAS評分明顯降低。表明七味雙柏散確實能有效改善PVP術后患者的疼痛,促進康復,可在廣大基層醫(yī)院推廣,但其長期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