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牛
中國內(nèi)地32城(暫缺長春)2019年4月總客運量19.74億人次,日均近6584萬人次,(除無錫與濟南之外的30城)日均環(huán)比上月增長0.79%。
中國香港2019年4月地鐵網(wǎng)換算總客運量為2.87億人次(總進站量為1.71億人次),日均換算客運量956.49萬(進站量為569.34萬),環(huán)比上月減少0.53%。
全中國33城2019年4月總客運量近22.61億人次,日均7540萬人次,日均較上月略有增加。
·月客運量>1億:內(nèi)地從高至底依次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南京7家,加上香港共計8家,與上月一致。
·月客運量1~0.5億:從高至底依次有重慶、西安、杭州共計3家,與上月一致。
·月客運量5~1千萬:從高至底依次有天津、蘇州、鄭州、沈陽、長沙、南寧、昆明、大連、青島、合肥、南昌、寧波共12家,與上月基本一致(青島與合肥順序?qū)φ{(diào))。
·月客運量1千萬~1百萬:從高至底依次有無錫、哈爾濱、石家莊、福州、廈門、東莞、貴陽共計7家,較上月增加無錫(廈門與東莞順序?qū)φ{(diào))。
·月客運量<1百萬:從高至底依次有烏魯木齊、濟南、溫州共計3家,較上月增加1名新成員濟南。
點評:北京、上海分別以3.4億、3.3億的量級,北京雖仍略占優(yōu)勢,但近來京滬之差越發(fā)接近;香港、廣州在2.7-2.9億人次上下,本月以香港略占優(yōu)勢勝出。內(nèi)地北上廣深前“四大”城市約占內(nèi)地總客運量的一半以上(56.68%),而北上廣深加香港,前五大一線城市占全國總客運量的六成有余,此局面短期內(nèi)(至少一年)內(nèi)應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日均客運量>1100萬:北京、上海2家,上海本月晉級;
日均客運量>900萬:香港1家,廣州本月降級;日均客運量>800萬:廣州1家;
日均客運量>500萬:深圳1家;
日均客運量>400萬:無;
日均客運量>300萬:成都、武漢、南京3家;
日均客運量>200萬:重慶、西安2家;
日均客運量>100萬:杭州、天津、蘇州3家;
日均客運量>50萬:鄭州、沈陽、長沙、南寧、昆明、大連、青島、合肥8家;日均客運量<50萬:南昌、寧波、無錫、哈爾濱、石家莊、福州、廈門、東莞、貴陽、烏魯木齊、濟南、溫州12家。
點評:內(nèi)地前12家“日均百萬豪門”仍貢獻了內(nèi)地總客運量的近9成(88.33%),剩余的一成多(11.67%)份額由鄭州為首的20家中小兄弟共同分擔。
內(nèi)地日均客運量超百萬前12城與香港的每日走勢圖見圖2,日均客運量100-40萬的各城每日走勢圖見圖3,日均客運量40萬以下的各城每日走勢圖見圖4:
圖2
圖3
圖4
環(huán)比上月,30城之中18城上漲、12城下降,上漲幅度前幾名依次為福州(17.32%)、溫州(14.44%)、青島(7.52%)、烏魯木齊(7.31%)、大連(4.84%),哈爾濱(4.82%),其中福州與哈爾濱當月有新線加入因素,溫州、青島、烏魯木齊、大連屬于客流的自然增長,總體上本月客流增長較大的多為基數(shù)較下、中下規(guī)模的城市,而反觀百萬以上的城市增幅最大的北京僅為3.07%;下降幅度前3名依次為石家莊(4.25%)、南京(3.58%)、東莞(3.49%)。
同比去年4月,增加絕對值最大的為上海(77.02萬),其后依次為成都(76.97萬)、武漢(66.64萬);增加幅度最大的則為天津(53.90%),其后依次為廈門(32.05%)、青島(26.95%)。
同比去年,一半城市有新線加入,在未增加里程、客流純自然增長的城市中,廈門以增幅32.05%居第一,其后分別為合肥(22.56%)、杭州(17.90%);值得關注的是,在客流200萬以上城市中深圳為唯一一個沒有新線加入的一家,其客流純自然增加了52.12萬(增幅10.28%)。
工作日日均客流>休息日日均客流:北、上、廣、深及香港等18家(表中工作日客流強度箭頭朝右上方)。
工作日日均客流<休息日日均客流:蘇州、鄭州、長沙、南寧等共計14家(表中工作日客流強度箭頭朝右下方)。
點評:全月工作日日均客運量最大的仍是北京(1260.93萬),但北京休息日(838.60萬)下降絕對值高達422萬,僅剩下工作日的三分之二,為最典型的通勤型城市;工作日其后依次為上海(1214.30萬)、香港(990.48萬)、廣州(923.85萬);休息日客運量最大的本月變?yōu)橄愀郏?97.76萬),昔日榜霸廣州本月退居上海(870.31萬)、北京(838.6萬)之后列第四(832.60),其中原因或與4月雨水天氣影響有關。
在全月日均客運量100萬以下的名單中,鄭州未能再現(xiàn)以往在休息日日均突破100萬的狀況(原同在此級別的蘇州本月繼續(xù)保持在日均、工作日日均、休息日日均全線突破100萬的高水平狀態(tài),一騎絕塵、不再回頭)。
2019年4月有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西安、杭州、天津、蘇州、鄭州、青島、合肥、寧波、無錫、福州、濟南等共計16城26次客運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主要集中在2個時間節(jié)點,一是清明期間,一是五一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4月30日,可參見圖2-圖4,各城每日走勢圖中此2個時間節(jié)點的異動一目了然,比如圖3中鄭州、圖4中寧波,在4.4日與4.30日均直線上揚、甚為壯觀)。
(1)內(nèi)地32城本月每日平均客流強度為1.29萬人次/公里,其中:
日均客流強度>平均值:從高至底依次有西安、深圳、廣州等共計9家(表中客流強度數(shù)字標黑色的),數(shù)量與上月一致。
日均客流強度>0.7<平均值:從高至底依次有南寧、武漢、哈爾濱等共計11家(表中客流強度數(shù)字標綠色的),數(shù)量與上月一致。
日均客流強度<0.7:有天津、昆明等共計12家(表中客流強度數(shù)字標紅色的)。
(2)中國香港的日均客流強度高達4.30,約為內(nèi)地最高水平的2倍,難以逾越,其全城平均水平幾乎接近于內(nèi)地最繁忙線路的水平。
本月內(nèi)地日均客流強度最大也是唯一超過2.0的城市為西安,其次為深圳、廣州;在最為重要的工作日客流強度中,超過2.0的還有深圳(2.05)與北京(2.01);休息日中客流強度唯一超過2.0的也是西安,其次為廣州(1.75)與深圳(1.73)。
從客流強度亦可看出,在日均客運量200萬以上的一二線城市中,北京變化起伏最大,“冰火兩重天”;西安變化起伏最小,工作日與周末幾乎沒有變化,可理解為工作日通勤客流不少,休息日客流一樣“火爆“?。ㄎ錆h也類似)。
在客運量100萬以下規(guī)模的城市中,長沙以1.47表現(xiàn)最佳!
此節(jié)為本月月報新增內(nèi)容,目的是通過解剖麻雀的方法,就某一典型工作日的數(shù)據(jù)進行深入解讀分享,讓大眾能更好了解中國城軌的日常具體表現(xiàn)。2019年4月30日(節(jié)前最后一個工作日)中國31城地鐵客運量等數(shù)據(jù)見圖5:
2019年4月30日中國內(nèi)地客流前10城單線客流情況總體概括:當天內(nèi)地客運量上百萬的線路共26條(含上200萬的僅廣州3號線1條線),其中北京6條、上海5條,廣州4條,南京3條、深圳、成都各2條、武漢、重慶、西安與杭州各1條。
當天客運量前5名分別為廣州3(含3北共252.85萬),北京10(187.58萬)、上海2(171.7萬)、廣州2(164.84萬)、北京4-大興(154.30萬)。
當天內(nèi)地10城客流強度超過3.0萬人次/公里的線路共18條,其中北京6條、廣州5條、上海2條、深圳2條、西安2條、南京1條。
客流強度前5名的線路分別為廣州1(5.983)、廣州2(5.184)、廣州 8(4.931)、北京2(4.862)、西安2(4.608)。
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