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琴
摘要:英語教學近些年在中國發(fā)展迅速,但不像漢語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要想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達到與外國人能基本用英語交流的水平,我們更應追求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英語課程標準也要求小學英語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技能為主要內(nèi)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yǎng)英語語感為主要目標,讓學生會用語言表達思想、做事情,并能在聽、說、玩、演等活動中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課堂教學活動占課堂的主導地位。
關(guān)鍵詞:有效性;目標性;認知特征;開放性
一、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現(xiàn)狀分析
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愿意學習英語,關(guān)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英語教師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自己的課像吸鐵石一般讓學生著迷。但是,在現(xiàn)在的公開課上,一部分教師把重點放在怎樣設計更多的有趣的教學活動上,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公開課的氛圍。教師設計大量的活動,學生唱唱跳跳,做做演演,利用圖片、多媒體、實物等教學工具,課堂氣氛活躍,但是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只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課堂表面的那份熱鬧,而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導致活動只流于形式,而課堂實效性則不高。
二、如何設計有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直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深;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英語學習,促進學生持久的全面發(fā)展,這與教師設計有效課堂教學活動是分不開的,我校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充分的考慮到以下幾點:
(一)活動設計的目標性
教學目標引領(lǐng)著師生的教與學。教學目標的制定首先必須符合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的程度,任何活動都應是為了學生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而設計的。如果采用的教學活動形式脫離了教學內(nèi)容,偏離了教學目標,那么再好的教學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根據(jù)課堂的教學所需來制定明確的活動目標。只有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目標指向明確、清晰,才能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活動案例
教學內(nèi)容:《遼師大版小學快樂英語》5上Unit 5 Pass me a hamburger,please.
活動目的:學習hamburger,bread,sandwich,hot dog等詞匯.
活動描述:本校英語教師根據(jù)這幾種食物的共同點,給學生準備各種形狀的面包以及一些輔助配料,讓學生充當小廚師,做出自己喜歡的實物。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做出目標詞匯的實物。教師在根據(jù)食物特點設計出了例如:大小漢堡(大小聲),制作三明治(第一個學生的手充當面包,第二個學生的手放在中間充當奶酪,如果在教師發(fā)出make a sandwich的口令時,面包能把奶酪夾在中間,那么第一個學生獲勝)等游戲。
活動思考:這位教師自編了一個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小操作,小游戲,無疑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而且在學生制作和游戲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學習了部分新詞匯,而這又為后面進一步學習Part4的內(nèi)容奠定了基礎,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更為感興趣。
(二)活動符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征
不同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特征。因此,為其設計的活動難度既不能超越其發(fā)展階段,又不能太幼稚或太容易,如果設計的活動太淺顯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興趣;相反,活動難度過大,會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的心理,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好動,好玩,可設計游戲活動。例如:我校五年級的英語老師講到tall和short這對反義詞時,設計了高矮游戲(教師說到tall 的時候,學生保持站立,說到short的時候?qū)W生往下蹲)。
高年級學生接受能力相對較強,對枯燥的說教和單一陳舊的訓練方式都不感興趣,他們的注意力也比較難于集中到學習上來。這個時期,學生的學習僅僅是簡單的游戲活動不能激發(fā)他們的內(nèi)在積極性,而設計有一定難度的、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的活動會更有效。
(三)活動設計活而有序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創(chuàng)建一個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課堂,要讓課堂活起來。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不要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和學生的絕對服從,而要允許學生稍稍“亂”些,讓學生在忘我地投入課堂活動時動起來,這樣課堂才能迸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當然一堂課的活動既要靈活多變,又要活而有序。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富于變化,難易適中,連貫緊湊,循序漸進,要能給學生一種前進感?;顒禹樞蛞裱珊唵蔚綇碗s、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要使學生在活動之后有成就感。
(四)活動設計要體現(xiàn)開放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應積極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shù)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zhì)得到發(fā)展?!?/p>
例如,我校三年級的英語教師,在講英文字母的時候,讓學生用字母畫簡筆畫。字母A可以變成帽子,字母B可以變成蝴蝶,字母C可以變成月亮,字母F可以變成小木馬,這樣既能記住字母如何書寫,又能認識變化之后的單詞。
教師不僅要精心的設計課堂活動,讓學生樂于參與,還要自身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教學中去。總之,英語學習,以興趣為先,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的開門鑰匙。
小學英語課堂應積極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活動,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考慮全面,盡可能給每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的機會,創(chuàng)造一個有效的、活潑的英語課堂。此外我校的英語教師在課后對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做一定的思考,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是否有不盡如意的地方?是否還有更有效的教學活動適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這還需要廣大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做一個教學的真正有心人。讓學生享受幸??鞓返慕逃?,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