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凱凱
母親用微信發(fā)來視頻,要我?guī)е迌夯丶页燥垼f做了好吃的給我們。我和妻子相視一笑,母親可真是與時俱進,她最近對手機的興趣大增,經(jīng)常抱著手機,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媽,我們還是早點去吧。奶奶做的飯可真是……”兒子看了我一眼,笑著改口道,“可真是一言難盡?!蔽已鹧b生氣,伸手拍了兒子一下,卻也忍不住笑起來。
說實話,按照妻兒的標準,母親做的飯確實不算美味。這倒不是因為母親手藝差,主要是和母親的生活環(huán)境和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吧。外婆去世得早,母親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做飯,那個年代條件本來就差,所以只要能把生的做成熟的,能填飽肚子就算成功。口感、營養(yǎng)、搭配等等根本不在人們考慮的范圍之內(nèi)。在這種環(huán)境下,母親無師自通地學(xué)會了做飯,除了主食,其它的菜都是一通炒,不同的菜吃到嘴里竟然幾乎都是同一種味道。
從小就吃母親做的飯,我倒也習(xí)慣了。但妻子是南方人,而且小時候家境還不錯,一直到現(xiàn)在,她都吃不習(xí)慣母親做的飯。每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時,妻子總是會主動下廚,幫母親做飯。母親直夸妻子勤快,卻不知道妻子只是為了讓飯菜更合胃口一些,免得吃不下飯讓大家尷尬。
我們早早地來到母親家,卻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做好了幾道菜擺在餐桌上了?!巴廴棠?,這是你做的嗎?”兒子驚喜地大叫。我和妻子也大吃一驚,可樂雞翅、油燜大蝦、清蒸鱸魚……我敢說,在這之前,母親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些菜名。妻子進廚房幫忙,也只能打打下手,洗個菜、剝根蔥什么的,都搶不到掌勺的機會了。
菜全部上桌后,我們大快朵頤,母親也笑得合不攏嘴。吃飽喝足之后,母親還打包了一些菜讓我們帶回去吃,兒子迫不及待地接了過去。
之后每次來母親家里吃飯,我們都能吃到不同的菜式,就連妻子都贊不絕口。我問母親:“媽,你做菜的功力怎么突然大增了?難道吃了什么靈丹妙藥?”“熟能生巧唄!”母親笑著回答。我當然不相信母親的說法,但也找不到一點蛛絲馬跡。
直到有一天,母親讓我?guī)退龣z查手機的網(wǎng)絡(luò),我才在母親的手機里發(fā)現(xiàn)了她的秘密。母親的手機里,下載了很多短視頻軟件,關(guān)注的都是教人做菜的視頻。打開搜索引擎,搜索記錄里竟然也都是關(guān)于做菜的內(nèi)容,如“糖醋排骨怎樣做更好吃”“如何去除蝦線”“水煮肉片怎樣處理會更嫩滑”等。這時,微信里收到一條語音留言,點開后傳出了一位阿姨的聲音:“蕙蘭啊,上次你問的那個毛血旺的做法,我專門問了我們樓下川菜館的師傅……”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總是看見母親對著手機屏幕看得津津有味。我還在心里暗笑她,跟年輕人一樣迷上了手機。原來她是在偷偷地學(xué)習(xí)做菜呀!
“大半輩子都過去了,你媽非要學(xué)做菜,這倒好,我成了試驗品了。你們不知道,她一開始做得多難吃,還非要逼著我吃完?!甭犞赣H跟我“訴苦”,我笑著笑著,卻不由自主地紅了眼眶。一部小小的手機,讓我看到了母親隱藏的最深沉的愛。
(摘自《晚霞》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