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平 張新萍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zhuǎn)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shù)、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本透呖级?,“指揮棒問題”是指長期以來以單一的文化考試成績?yōu)闃藴实匿浫藴省?/p>
一、學生體質(zhì)之憂,高考未能解憂
高考作為我國人才選拔的主要方式,對人才培養(yǎng)具有絕對的導向性作用?!耙豢级ńK身”“今日不肯埋頭、明日如何抬頭”等話語不但是激勵考生的激昂口號,更是考場與人生的現(xiàn)實反映,同時也是“重智輕體”“學生體質(zhì)持續(xù)下降”“長跑猝死”“青少年近視率和肥胖率居高不下”等學校體育現(xiàn)實問題的注解。因為高考不考體育,所以學校和家長就不重視體育,高中階段的學習以高考科目為主,體育“靠邊站”“往后放”,永遠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這就直接導致了青少年體質(zhì)持續(xù)走低,很難扭轉(zhuǎn)。
二、眾說紛紜之中,也許會錯失改革良機
高考應不應該考體育?如何考?這個問題是教育界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且在歷次高考制度改革的關鍵時期都會成為熱議的話題。
在以往的討論中,體育納入高考支持者的理由有:一是學校體育不受重視,學生體質(zhì)持續(xù)下降,體育納入高考是重視學校體育的最佳措施;二是高考體育不僅不會破壞教育公平,恰恰是教育公平的體現(xiàn);三是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居于德智體美勞五育之中,應該在人才評價體系中有一席之地。
體育納入高考反對者則認為:體育納入高考不但不能解決學生體質(zhì)下降問題,反而會掉入應試教育的泥淖,使得學生更加不喜歡運動。還有些人提出高考體育對體弱學生不公平,也有些人質(zhì)疑體育考試中的規(guī)范性和公平性,等等。
且不論持這些觀點各自的論據(jù)有多少說服力,事實是,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已40多年,雖然其間不斷改革,但改革的都是考試形式而很少涉及考試內(nèi)容,重點考查的是“機械記憶、簡單重復”的“智育”,使得高考一直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旋渦,也使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和選拔人才中的“體育”缺少硬性標準。如何改革高考制度,構建更加公平、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的人才選拔機制,這是一個至關重要而懸而未決的問題。
三、改革春風再起,謹慎先行先試
《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fā)〔2014〕35號),開啟了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在2014年9月18日的《中國青年報》上旗幟鮮明地提出“體育應該成為高考選考科目”。他分析了體育納入高考的理由和操作方式,提出了疑問:“既然體育與其他學科同樣重要,為什么不能給予其相同的地位,將體育與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放在一起讓學生自由選擇呢?為什么體育不能成為新高考改革方案‘3+X中的‘X之一?”
事實上,雖然體育納入高考爭論不休,阻力重重,但依然有些省份積極嘗試,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2012年,山東省率先嘗試高考加試體育,但體育分數(shù)并不計入高考總分,考生體育測試的結果分4檔計入考生電子檔案,僅供高校錄取時參考。
浙江也率先將技術考試納入高考科目,根據(jù)2014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施辦法》,體育與健康被納入考試科目。其中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門依據(jù)有關規(guī)定組織實施,外語參加全國考試,其余科目實行全省統(tǒng)一考試。
四、破除高考路徑依賴,選考體育正當其時
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diào),凡是不利于實現(xiàn)立德樹人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2019年,重點針對長期以來疏于德、弱于體和美、缺于勞的問題,要抓住考試評價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深化高考、中考改革,形成更加全面的考試、更加綜合的評價、更加公平的選拔,發(fā)揮教育評價改革領頭雁作用。
為響應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號召,1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為2019年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畫出了“施工圖”。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議上提出:要把教育評價改革作為“最硬的一仗”來推進,繼續(xù)大力度深化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瞄準服務高質(zhì)量發(fā)展深化改革,破解繼續(xù)教育發(fā)展難題,深化開放促進改革,在一些標志性、引領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
全國教育大會前后,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待中考體育加試制度愈加成熟、科學、客觀后,可為高考體育測試提供參考。高考中,體育成績也將成為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這意味著今后人才選拔的方向,將從原來單一的考量智力,逐漸走向?qū)Φ轮求w美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梢灶A見,新一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還在路上,將針對頑疾持續(xù)發(fā)力,其中,爭論已久的體育是否納入高考也應取得新的突破。
一旦決定了選考體育,其他操作層面的問題,如體育在高考中的分數(shù)權重、確定考試項目、考試組織和評判、如何防止體育高考作弊和使用興奮劑等問題,都需要相應措施并制定配套細則。體育選考,其實不是學術問題,而是一個頂層設計問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