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霞
朗德上寨是貴州黔東南一座只有百戶人家的苗寨,2008年奧運會火炬從朗德上寨傳遞,朗德上寨曾經(jīng)紅極一時,游客絡(luò)繹不絕。奧運會之后,西江千戶苗寨開發(fā),勢頭蓋過朗德上寨,它漸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沉寂下去。
經(jīng)歷了一番商海浮沉,朗德恢復(fù)了往昔的平靜,村民安然過著自己的小日子。我和先生乘坐的那趟班車從黔東南州州府——凱里出發(fā),車上的座位并沒有坐滿,除了幾個當?shù)厝?,就是幾個零零散散的游客。
朗德上寨依山傍水,寨子里的民居都是古色古香的三層木質(zhì)吊腳樓,一樓原用來養(yǎng)牲口,現(xiàn)在大多用來儲物,二樓住人,堂屋、客廳、臥室、廚房一應(yīng)俱全,堂屋外側(cè)建有長廊長凳,裝有靠背欄桿,名為“美人靠”,人們在此刺繡、休息、乘涼,三樓有的開發(fā)成了苗家樂,有的放置雜物。寨子里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玉米,這里盛產(chǎn)玉米和水稻。在寨子里拾階而上,卵石小路別有洞天,巷子里不時竄出一條狗,幾只雞。
寨子里有一條會唱歌的溪流,嘩嘩的流水聲格外動聽。我們住的苗家樂推開窗就看得見遠山近水,二樓就餐的客廳有美人靠,我在美人靠上憑欄眺望,寨子里的村民都很熱情,盡管語言不通,他們走過樓下依然熱情地用苗語和我打招呼。
朗德上寨的夜晚很安靜,看得見繁星點點,聽得見流水淙淙,寨子里幾乎沒有夜生活,聽不見歌舞升平,看不見燈火璀璨。
苗家樂的老板一家人都很好客,連不會說普通話的老阿姨都湊上前和我們嘮嗑。老板的女兒今年七歲,上一年級,家里來了客人,她簡直成了人來瘋,主動領(lǐng)著我們參觀寨子。老板的廚藝精湛,一日三餐都精心烹飪。先生贊不絕口,捧場地連吃三碗米飯。多日來的風餐露宿,這是我們走遍貴州吃過的最家常、最美味的飯菜。
正是農(nóng)忙時節(jié),水田里到處都是赤腳插秧的村民,田野里一派春意盎然,養(yǎng)眼洗肺。我們在田徑里行走,常常走入絕境,有些山路,村民走得了,我們走不了。他們背著背簍赤腳蹚過河水,他們挑著擔子健步如飛,真是讓我們看得眼饞。
第二天,寨子里來了幾撥旅行團,我們有幸欣賞了苗寨盛大的迎賓儀式,村長歡天喜地點燃了迎客炮,身穿苗族服裝、頭戴銀飾的婦女在蜿蜒崎嶇的山道上擺開了十二道攔路酒,身穿藍色長袍、頭戴尖頂斗笠的男性村民吹起了莽筒,大家用苗族人獨特的方式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客人。我和先生夾雜在游客中,我忙著拍照留念,先生被幾個苗族姑娘攔了下來,連喝了三碗米酒還不肯放行,先生趕緊一指我的身影:“我老婆在那兒,再喝下去,晚上就得跪搓衣板了?!贝蠹液逄么笮?,幾個苗家姑娘也抿著嘴笑。苗家人自釀的米酒清香誘人,最高規(guī)格的待客禮儀是高山流水,九碗酒一飲而盡,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節(jié)目在楊大六博物館門前的蘆笙場開演,村民們載歌載舞,老人吹起了蘆笙,大姑娘小媳婦們跳起了迎客舞,孩子們唱起了迎客歌。據(jù)說苗族的孩子生下來就會唱會跳。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卻有自己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語言。
歌舞過后是長桌宴,飯菜很隆重很豐盛,都是用無污染、無公害的蔬菜、稻田魚、土雞等原材料烹制而成。苗族長桌宴的習(xí)俗是主人坐在長桌左邊,客人坐在長桌右邊,賓主相對,對酒當歌,開懷暢飲。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朗德上寨是苗族人自己的寨子,這里沒有濃厚的商業(yè)氣息,沒有經(jīng)過千篇一律的商業(yè)開發(fā),有的是苗家人的安居樂業(yè)和知足常樂,有的是原生態(tài)的山水和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