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扶養(yǎng)”還是“撫養(yǎng)”?

      2019-06-18 07:54王迎春
      中國科技術語 2019年2期

      王迎春

      摘 要:“扶養(yǎng)”和“撫養(yǎng)”是一對易混淆詞語。文章討論了二者在語義和語用層面上的異同,指出“扶養(yǎng)”具有術語詞和通用詞的雙重身份,當它作為法律術語時具有廣義和狹義,作為普通詞語時只有廣義;而“撫養(yǎng)”的詞義只是“扶養(yǎng)”詞義的一部分。根據語文詞典的收詞范圍和釋義原則,《現代漢語詞典》只釋出“扶養(yǎng)”的廣義且其配例只體現廣義的一種用法,這種處理方式本身并沒有問題,但為了避免誤解可以改進。

      關鍵詞:扶養(yǎng);撫養(yǎng);法律術語;普通詞語

      中圖分類號:D9;H083;H06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9.02.012

      “Raise”or “Bring up”?//WANG Yingchun

      Abstract: “Raise” and “bring up” are a pair of confusing words in Chines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words on the semantic and pragmatic levels, and points out that “raise” has dual identity with terminology and generic words. When used as a legal term, “raise” has broad and narrow meanings, while as a common word, only generalized. But the meaning of “raise” is only part of the meaning of “ bring up”. According to the scope of the words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pretation of general-purpose dictionarie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Dictionary only releases the generalized meaning of “raise” and the cases only reflect a generalized usage. This treatment is no problem in itself, but we can make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avoid misunderstanding.

      Keywords:raise; bring up; legal terminology; common words

      有從事法律工作的讀者給我們來信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中第二十條規(guī)定:“夫妻有互相扶養(yǎng)的義務。”①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yǎng)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yǎng)的義務。由兄、姐扶養(yǎng)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yǎng)的義務?!睋怂J為,“扶養(yǎng)”關系的雙方是平輩,故“扶養(yǎng)”一詞不適用于長幼之間,因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以下簡稱《現漢》)中“扶養(yǎng)”釋義的配例“把孩子扶養(yǎng)成人”是欠妥的,同時指出該句的正確說法應該是“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那么這種觀點究竟是否正確呢?請先看“扶養(yǎng)”和“撫養(yǎng)”在《現漢》中的釋義②:

      【扶養(yǎng)】養(yǎng)活:把孩子~成人。(第399頁)

      【撫養(yǎng)】愛護并教養(yǎng):~子女。(第404頁)

      從表面上看,這是讀者對“扶養(yǎng)”在《現漢》中配例妥當與否的質疑,但實際上卻反映出了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讀者沒有分辨清楚“扶養(yǎng)”和“撫養(yǎng)”二者之間的語義關系是什么;其次是讀者不了解《現漢》的收詞范圍和釋義方法,“扶養(yǎng)”和“撫養(yǎng)”在《現漢》中的配例體現的都是同一種用法,即長輩對晚輩③,這使得讀者難以區(qū)分二者;再次,“扶養(yǎng)”和“撫養(yǎng)”的讀音相近④,這也是讀者將二者混淆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更好地解答讀者的疑問,下面我們先討論“扶養(yǎng)”和“撫養(yǎng)”在語義和語用層面上的異同,后討論《現漢》對“扶養(yǎng)”等詞條的處理。

      實際上,“扶養(yǎng)”既可以作為法律術語來使用,也可以作為普通詞語來使用,即它具有術語詞和通用詞的雙重身份。當“扶養(yǎng)”作為法律術語來使用時,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如《精編法學辭典》中對“扶養(yǎng)”的定義為:“廣義指一定親屬間一方基于身份關系,對無生活能力的另一方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的幫助和照顧。包括平輩之間的扶養(yǎng)、長輩對晚輩的撫養(yǎng)以及晚輩對長輩的贍養(yǎng)。狹義專指夫妻之間在物質上和生活上的幫助和照顧?!盵1]由此可見,廣義的“扶養(yǎng)”涵蓋了“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兩詞的詞義,也就是說,“撫養(yǎng)”的詞義只是“扶養(yǎng)”詞義的一部分。在中國的法律體系中,某些法律規(guī)范使用的都是廣義的“扶養(yǎng)”,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guī)定:“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包括了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倍痘橐龇ā肥褂玫膭t是狹義的“扶養(yǎng)”,專指夫妻間互相供養(yǎng)和相互扶助的法定權利義務。

      當“扶養(yǎng)”作為普通詞語來使用時,只有廣義,沒有狹義?!冬F漢》將“扶養(yǎng)”釋為“養(yǎng)活”,解釋的就是廣義的“扶養(yǎng)”。而“扶養(yǎng)”釋義的配例“把孩子扶養(yǎng)成人”是長輩對晚輩的用法,屬于廣義的“扶養(yǎng)”的用法之一,從現代語料來看,此種用法的用例不少,如:

      (1)階段性就業(yè)指勞動者在其職業(yè)生涯中,因生育、扶養(yǎng)子女、照顧親屬、就學或參加其他沒有報酬的活動而自愿退出勞動力市場一段較長時間,之后再次就業(yè)的一種就業(yè)形式。(《人民日報》2001年4月19日第5版)

      (2)在中、青年人中,大部分是夫妻兩人都工作,這樣,料理家務及扶養(yǎng)孩子的任務自然也就由兩人共同承擔。(《人民日報》1994年5月25日第7版)

      此外,也有另一種廣義的用法,即晚輩對長輩的用例,如:

      (3)誰都有老的時候,孝敬扶養(yǎng)老人是子女應該做的。(《人民日報》2018年3月25日第11版)

      (4)對于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每個人都應當孝敬贍養(yǎng),這在我國的婚姻法中有明確的規(guī)定,刑法還規(guī)定了虐待和拒絕扶養(yǎng)父母的法律責任。(《人民日報》2000年3月29日第11版)

      由此看來,狹義的“扶養(yǎng)”一般僅用于法律領域,其用法是“平輩對平輩”,以跟“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相區(qū)別,如《婚姻法》中明確規(guī)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逼渲小皳狃B(yǎng)”只能用于長輩對晚輩,“贍養(yǎng)”只能用于晚輩對長輩,《現漢》的解釋是很明確的:

      【撫養(yǎng)】愛護并教養(yǎng):~子女。(第404頁)

      【贍養(yǎng)】供給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對父母在物質上和生活上進行幫助:~費〡~父母。(第1140頁)

      一般而言,“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更多情況下是作為普通詞語來使用,而不是作為法律術語來使用,其中“撫養(yǎng)”是并列式結構,其釋義“愛護并教養(yǎng)”分別釋出了“撫”和“養(yǎng)”的語素義,釋義本身就暗含了“長輩對晚輩”的用法,其配例“撫養(yǎng)子女”是對這種用法的舉例說明,也是對釋義的進一步補充;“贍養(yǎng)”是偏正式結構,其釋義不僅釋出了本義,而且還釋出了特指義,即“子女對父母在物質上和生活上進行幫助”,這就明確指出了“晚輩對長輩”的用法,其配例“贍養(yǎng)費”是對字面義的輔助說明和補充,而“贍養(yǎng)父母”則進一步凸顯了“贍養(yǎng)”的特指用法,由此可見,《現漢》對“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兩個詞條的處理是頗費思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術語詞典中雖然沒有收錄“撫養(yǎng)”但卻收錄了由“撫養(yǎng)”構成的術語,如《地理學名詞》中收錄了“撫養(yǎng)比”并釋義為:“總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的百分比?!盵2]實際上,該釋義中的“非勞動年齡人口”不僅包括了少年兒童,而且還包括了老人。再如《老年醫(yī)學名詞》中收錄了“撫養(yǎng)系數”(又稱“撫養(yǎng)比”)并釋義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與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 [3]該釋義中明確指出了“老年人口”。此外,《醫(yī)學名詞》中直接就收錄了“老年撫養(yǎng)率”[4],這與“老年撫養(yǎng)系數”是同義的。但根據“扶養(yǎng)”和“撫養(yǎng)”的詞義和用法,“撫養(yǎng)比”“老年撫養(yǎng)系數”“老年撫養(yǎng)率”其中的“撫養(yǎng)”寫作“扶養(yǎng)”更為妥當,這樣也可以保持與法律術語相一致。

      我們在考察中還發(fā)現,人們有時也將“贍養(yǎng)”與“扶養(yǎng)”并用,這更能讓人體會到兩者的區(qū)別,如:

      (5)要發(fā)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引導人們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強化家庭成員贍養(yǎng)、扶養(yǎng)老年人的責任意識,促進家庭老少和順。(《人民日報》2017年9月1日第2版)

      (6)子女或其他贍養(yǎng)人、扶養(yǎng)人應當經??赐蛘邌柡蛄羰乩夏耆?,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人民日報》2018年2月26日第8版)

      由上可見,當“贍養(yǎng)”與“扶養(yǎng)”并用時,“贍養(yǎng)”用來突出“供給財物、滿足生活需要”[5]的語義,“扶養(yǎng)”則用來強調“扶助、供養(yǎng)”[5]的語義,二者各有側重,卻并不顯得重復。顯而易見,以上例句中的“扶養(yǎng)”都是廣義的用法,通過具體的語境以及與“贍養(yǎng)”并用確定了它們皆屬于“晚輩對長輩”的用法。

      《現漢》是語文詞典,這就決定了其收詞范圍是以語文詞語為主,其釋義解釋的主要是普通義位,這與??圃~典解釋術語的學科義位是有所不同的。語文詞典通常根據詞目的內部結構、使用頻率以及詞性等方面采用多種釋義方法進行釋義,如同義對釋法、定義法、描寫說明法,等等?!冬F漢》采用同義對釋法將“扶養(yǎng)”釋為“養(yǎng)活”,這是一種比較寬泛的釋法,雖然細究起來,二者的語義并不完全等值。如前所述,廣義的“扶養(yǎng)”需要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確定其到底屬于哪種用法,《現漢》中“扶養(yǎng)”的配例“把孩子扶養(yǎng)成人”體現了 “長輩對晚輩”的用法,所以是能夠成立的。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配例中的“扶養(yǎng)”換為“撫養(yǎng)”,改為“把孩子撫養(yǎng)成人”,但這并不能反過來說“把孩子扶養(yǎng)成人”不能成立。當然為了避免誤解,《現漢》可以在“扶養(yǎng)”條目下補充一個配例“扶養(yǎng)父母”,這樣更能較全面地反映“扶養(yǎng)”的用法。

      此外,不同類型的詞典,其配例的數量和詳略程度都是不同的,其中學習詞典、用法詞典的配例數量較多且包括短語、句子等多種層次,如《現代漢語學習詞典》中“扶養(yǎng)”就有4個配例:“扶養(yǎng)老人/夫妻有互相扶養(yǎng)的義務。/你應該把孩子扶養(yǎng)長大。/父母死了,誰來扶養(yǎng)這個孩子?”[6]而語文詞典尤其是中型語文詞典,因為受篇幅所限,其配例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體現出詞目的所有用法,一般只選擇其中最典型的用法或特殊用法,所以其配例數量相對較少甚至沒有配例,而且多以短語為主,句子為輔。不過語文詞典也要適當地照顧詞語的用法,所以我們認為《現漢》在“扶養(yǎng)”條目下補充上“扶養(yǎng)父母”的配例,這是解決這位讀者所提出的問題的一個較好的處理辦法。

      注釋

      ① 文中下畫線為筆者所加,下同。

      ② 本文所列釋義皆出自《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后只注明頁碼,注音、詞性等信息略去不標,下同。

      ③ “扶養(yǎng)”的配例“把孩子扶養(yǎng)成人”用的“把”字句型,正常的語序為“扶養(yǎng)孩子成人”。

      ④ “扶養(yǎng)”的讀音是“fúyǎnɡ”,“撫養(yǎng)”的讀音是“fǔyǎnɡ”,但“撫養(yǎng)”因為兩個上聲連讀產生語流音變,前一個上聲就變?yōu)殛柶?,即“撫養(yǎng)”音變?yōu)椤癴úyǎnɡ”,所以這兩個詞在口語中讀音十分接近。

      參考文獻

      [1]曾慶敏. 精編法學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463.

      [2]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地理學名詞[M]. 2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老年醫(yī)學名詞[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4]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醫(yī)學名詞第四分冊[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5]張志毅,張慶云. 新華同義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272-273.

      [6]孫全洲. 現代漢語學習詞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346.

      祁阳县| 青田县| 灵丘县| 乳源| 兴海县| 出国| 彭山县| 阳东县| 南雄市| 苍梧县| 新乡县| 襄城县| 新密市| 平江县| 闻喜县| 仁怀市| 谷城县| 义乌市| 吉木萨尔县| 玛沁县| 环江| 蒙山县| 禹城市| 锡林郭勒盟| 佛坪县| 彭泽县| 富平县| 锦州市| 云浮市| 北碚区| 太仆寺旗| 海口市| SHOW| 玉山县| 射洪县| 洛浦县| 平度市| 景东| 莆田市| 开封市|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