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立
(包頭醫(yī)學院職業(yè)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本文旨在分析PBL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具體的研究內容現作出以下報道。
選取在本校指定實習醫(yī)院的實習護理實習生共50名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實習生均為女性,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0.64±0.57)歲;其中本科學歷的有6名,專科學歷的有25名,中專學歷的有19名,將所有實習生分為PBL組和傳統(tǒng)組,每組各有25名,兩組實習生在一般社會性資料方面的差異較小,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傳統(tǒng)組實施常規(guī)教學法進行護理教學,包括崗前教育、醫(yī)院環(huán)境熟悉以及一對一帶教等內容。PBL組實施PBL教學法進行護理教學,具體的教學內容如下。
(1)教師培訓:首先醫(yī)院應積極開展有關PBL教學法的培訓活動,增強帶教老師自身知識儲備,并通過科學的獎懲制度提升教師的對于工作的責任感[1]。
(2)教學準備:根據護理實習大綱中的內容要求以及各科室護理工作的特點,由各科室護士長帶領本科室內的帶教老師制定并編寫護理病歷教案,并注意將臨床護理實踐中遇到的典型問題體現出來。在實習生來院學習的第一天發(fā)放,并告知實習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帶著問題學習,并積極通過查閱資料或者咨詢帶教老師的方式解決問題。
(3)教學過程:帶教老師帶領實習生進行臨床教學的過程中,應靈活運用提問式教學法,首先向學生進行提問,待問題回答完畢之后,帶教老師應先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然后再對答案進行補充和進一步的完善。
(4)問題討論:在實習生學習的最后一星期,帶教老師可以選出在本科室內治療的癥狀表現具有代表性的患者作為案例,并提出相應的臨床護理問題,鼓勵實習生一起查閱資料,并積極討論答案,所有實習生表達自己的看法之后,帶教老師再進行總結完善[2]。
在所有實習教學內容完成后,對所有實習生進行考核,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病例書寫、理論知識以及操作能力三方面的內容,三項考核內容的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教學成果越好。
設計《護理教學滿意度調查表》在實習結束后,分發(fā)給實習生進行填寫,回收后計算護理教學滿意度。
選用EXCEL電子表格工具對對照試驗中得到的各項數據進行統(tǒng)計匯總,數據處理工具選擇最新版的SPSS 19.0統(tǒng)計工具,n表示計數值,%代表百分比數值,使用(±s)作為統(tǒng)計中的計量數值,使用t或x2進行檢驗,當得到的P值<0.05時,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統(tǒng)計學意義。
PBL組實習生的病例書寫、理論知識以及操作能力成績均明顯高于傳統(tǒng)組,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的數據匯總詳情見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各項考核成績統(tǒng)計(±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各項考核成績統(tǒng)計(±s,分)
PBL組實習生對護理教學的滿意度為96%,傳統(tǒng)組實習生對護理教學的滿意度為76%,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 人數 病例書寫成績 理論知識成績 操作能力成績傳統(tǒng)組 25 93.54±3.13 94.26±1.65 93.72±3.54 PBL組 25 88.27±4.89 88.62±3.14 91.53±4.02 t - 4.5384 7.9501 2.0442 P - 0.0000 0.0000 0.0464
通過本次的對照研究結果可以看出,PBL組實習生的病例書寫、理論知識以及操作能力成績均明顯高于傳統(tǒng)組,且對臨床護理教學的滿意度更高,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PBL教學法在提升實習生考核成績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實習生對于此教學方法的認可度也更高。
綜上所述,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在提升學生實習成績的同時,能有效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