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樑
認識莊向陽兄,緣于十多年前余光中先生在香港的一個活動,余先生的詩歌和散文為我們共同欣賞嘆服的對象。那時候,中文系畢業(yè)的向陽兄,在報社任文化版編輯。這位媒體人表現(xiàn)斐然,且好學不倦,持續(xù)進修,在武漢大學獲得新聞傳播專業(yè)的博士學位,后來轉(zhuǎn)而在大專任教,成為一位學者媒體人;說他又是學者又是媒體人,因為他的教學、著作和媒體關系密切。累積了多年教學“實戰(zhàn)”的豐富寶貴經(jīng)驗,金針在握,他要把這金針度與人——就是這本《新媒體文案寫作》。
有人說偉大的作家是天生的,不用教師的指導。我不能茍同。高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年幼時遇上“鐵杵磨成針”的老婆婆后,勤奮讀書,終于成為大詩人,他讀書時沒有老師教他如何吟詩作文?莎士比亞是另一位公認的天才,年輕時讀書,每天在校時間約九小時,所學的科目包括修辭學,他在寫作方面沒有得到任何教導?更不要說“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圣杜甫了。一般學生接受寫作的訓練,獲得基本功,以應付日后的升學與謀生。有心成為作家的,訓練加上天分,勤奮加上悟性,乃可成功;天分越高,努力越多的,成就越大。包括廣告寫作在內(nèi)的新媒體文案寫作,天資聰穎的作者一樣可以在訓練和努力后,成為這方面的名家以至大師。
當下的新媒體和其他種種新事物,把我們引進名副其實的“新時代”。莊博士在該書中說明何為新媒體,何為文案,進而傳授相關寫作的基本功。該書有如堅實明確的指針,指示訓練的方向。他把全書的主體性論述分為三部分:感覺寫作練習、修辭寫作練習、案例寫作練習。感覺寫作練習是敞開思維的基礎,修辭寫作練習是迅速提升寫作思維的關鍵,而案例寫作練習則針對各種不同文體來練習寫作。
感覺寫作練習為什么重要?他指出:“書寫始于感覺。感覺不僅是書寫的前提,更是人們關于世界所有認識的基礎和源泉?!笔堑?,有感覺,我們才有感情、有思維,形成書寫的中心旨趣,建構書寫的實質(zhì)內(nèi)容,進而技巧地用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對修辭的講究了。書寫始于感覺和思維,這個理論和古人說的“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相通(這里的“詩”可引申為一切文學作品)。
莊博士怎樣教大家“錘煉修辭”?我們先看看一些修辭學專家的做法。陳望道和黃慶萱等學者在他們的著作中,都羅列出數(shù)十種“修辭格”。如此論列,自然有分類詳備、巨細靡遺的好處;卻因為修辭格名目眾多,有如樹林中樹木品種千百,學生要清楚地認識辨別,大有繁難之嘆。我多年前發(fā)表過論修辭的文章,大而化之地把修辭技巧歸納為三大類(后來我增添為五類),是一種“從大處著眼”或者說“擒賊先擒王”的做法,學生頗因為這樣的提要鉤玄而得益。我欣然看到向陽兄在書中有和我類似的做法:他列述了比喻、排比、對比、夸張、雙關、頂真、用典犖犖七大端,對前四端著重析論。前四端中的比喻和對比,正是我所標榜的三大“王牌”修辭中的老大和老二。我國經(jīng)典文學理論之一的《毛詩序》所論“賦比興”三大手法,比和興屬于比喻的范疇;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論修辭技巧,突出三種,對比和比喻恰恰在其中。由此可見,向陽兄這位“造王者”的觀點冥冥中朝向古人的陽光大道。
《新媒體文案寫作》的注意力放在新媒體,強調(diào)實用性,這從作者對各種修辭技巧的解說、舉例和練習設計中可以看到。以論比喻為例,在簡明扼要的闡釋之后,所舉例句既有張愛玲和余光中的,也有敘利亞的阿多尼斯的和智利的聶魯達的,可說是一種“跨國”以至“跨洲”展示。向陽兄更“能近取譬”,舉了我的一個例子:“最近兩個月,陳婕腹部高隆,如籃球在里面,如貼掛著冬瓜,如小山。她坐下來時,腹部上端簡直是個小桌面,可放置兩只小巧的宜興茶杯,供她和我品茗。”(《若衡在深圳出生》)讀該書書稿至此,我的眼睛柔柔閃亮,感謝知音賞識之際,很有和作者相約品茗談文的雅興。如有雅談,我們一定有共識:比喻和夸張兩種修辭格往往親如兄弟,上述的腹部大到如小山、大到可放置茶具是一例;李白形容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比喻與夸張相輔相成,更顯示出浪漫詩人的大手筆。
我們兩人都欣賞嘆服余光中想象力強勁的修辭,該書所舉的眾多例子之外,還可以再舉這位比喻大師別的名句,如“我寫作,是迫不得已,就像打噴嚏,卻憑空噴出了彩霞;又像是咳嗽,不得不咳,索性咳成了音樂”。向陽兄所說“敏銳的感覺”,包括觸覺、味覺、嗅覺、聽覺、視覺;余光中這個句子,就包括了三覺:觸覺、聽覺、視覺。打動人心的書寫,往往訴諸人的五官六感,使讀者“有感”。這,又使我想起文學理論經(jīng)典《文心雕龍》強調(diào)的“感性”(相當于英文的sensuousness):作品的修辭,要做到“看起來有織錦的彩繪,聽上去有管弦的演奏,嘗起來有佳肴的甘美,佩戴了有蘭桂的芬芳”(原文是“視之則錦繪,聽之則絲簧,味之則甘腴,佩之則芬芳”)。這里視覺、聽覺、味覺、嗅覺都有了,只少了向陽兄所列的觸覺。
我一向?qū)V告修辭極感興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倫敦地鐵站看到的一則公益廣告,其措辭之妙,我銘記至今。地鐵的隧道是圓管型,謂之tube;地鐵是地下的鐵道,英國人簡稱為underground;公益廣告呼吁大家捐血以救人,如果不捐,很多倫敦人(夸張地說,有地鐵管道tubeful那么多的倫敦人)就會失救死去(而身埋地下)。那則廣告文案是這樣的:“A tubeful of Londoners need blood;if you dont give,they will end up underground.”顯然,這則文案用了修辭上的夸張和雙關手法。
再舉一例。廣告大師奧格威(David Ogilvy)的著名文案創(chuàng)作之一是:“這部新型號的勞斯萊斯汽車,開到時速高達九十六公里之際,車廂里唯一的聲響,來自嘀嗒的電子鐘?!边@個文案的靈感,照我推想,乃來自“感覺”——感覺到極其寧靜,沒有任何雜音;而其技巧與對比有關:隱隱然與別的牌子汽車相比,普通牌子的汽車車廂里,我們感覺到馬達發(fā)出或車外其他東西發(fā)出的噪聲。奧格威寫文案,有何奧妙的訣竅?他熟悉各種修辭格,巧手著文案,有品有格,乃能威風八面!
語言靈活多變的詩人,每有魔術師之稱。余光中這位魔術師施行“可加可減”的法術,在上引的名句中,他形容打噴嚏和咳嗽,用加法;有一句勸人少買價昂的名牌舶來品,則用減法。他機智地說:LV名貴嗎?它只是LOVE的一半而已!新媒體的文案寫作,不應像某些魔幻寫實主義小說那樣走火入魔,變變文字魔術有時卻是需要的。余光中當年如果肯“下?!边M入廣告行業(yè),其表現(xiàn)一定比奧格威更杰出,所得報酬一定遠高于寫詩寫散文的稿酬。詩人與廣告文案寫手,都應該有高妙的修辭技巧。在廣告無處不在的時代,沙比洛(Karl Shapiro)說我們的很多詩都藏在廣告里。
該書里,莊博士提供了很多相關的修辭實例,我貪婪地多引述自己一個例子:“近年,面對剛?cè)雽W的研究生,我總是引述蘇東坡的話:自孔子圣人,為學必始于觀書。我要學生向錢看,到圖書館觀觀、翻翻、看看錢鍾書的書。”唯利是圖的人,向前看到的只是錢財;錢鍾書淡泊名利,和錢財?shù)年P系極為疏遠?!拔乙獙W生向錢看”的意思正和“向錢財看”相反,即是要學生像錢鍾書一樣“鐘愛書”。這個句子所在的拙文,題目正是《向錢看,鐘愛書》。
我還要多說一兩句?!暗綀D書館觀觀、翻翻、看看錢鍾書的書”的“觀觀、翻翻、看看”六個字,為疊韻字(尾音都是an),其修辭屬于莊博士說的“聽覺寫作”:guanguan,fanfan,kankan一連串的an音,在聽覺上給人連綿不斷之感,即暗含要常常長長讀書之意。寫到這里,我忽然發(fā)現(xiàn)連(lian)綿(mian)也是疊韻,而常常長長更是同音,然則綿長之意就更明顯了。我國的文字有形、音、義三個成分,善于修辭的人,必然充分利用其特質(zhì)與長處。上面多次提及余光中,這里又說到錢鍾書,我要順便指出,錢鍾書是極為重視修辭的文體家,強調(diào)好的作品有“行文之美,立言之妙”,寫作人應引以為座右銘。
誠如向陽兄所說,新媒體文案“無處不在,又形式多樣”。人類的文明色彩繽紛,新媒體所反映的“新時代”社會文化式樣自然千姿萬態(tài),日新又新;我們的書寫要如實反映的話,所用的語言當然要繁富多姿彩。不過,在多元的社會,人的品味多異且常變,平淡以至枯淡也是可有的風格;也因此,水墨般的“淡妝”單色也是有人喜愛的修辭。
本書對文案寫作的種種,已有精當?shù)慕庹f和舉例,我“錦上添花”加了若干理論和實例。讀者或已看到,我補充的,包括古今中外的寫作理論和現(xiàn)代的修辭個案。有分教,我認為,讀者諸君如果要文案寫得出色,勤奮進修、廣泛觀摩是不二的法門。我的“錦上添花”還有其他目的:一在說明莊博士的見解具有貫通古今中外的恒久性、普遍性;二在說明新媒體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不能憑空而來,而應在舊典范的基礎上形成。一二千年前的中、西經(jīng)典理論和創(chuàng)作,具有典范意義;觀摩現(xiàn)代的精彩書寫,同樣可讓我們得益。新時代的新媒體離不開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應該在堅實的中西、古今文化基礎上進行。古老的和不很古老的“舊典范”,都給力新媒體的文案寫作,以至任何形式的文學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