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光質(zhì)及脅迫處理對鼠尾藻及附生藻類光合生理的影響*

      2019-06-21 02:29:02袁艷敏劉福利梁洲瑞汪文俊孫修濤
      漁業(yè)科學進展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硝酸銨光質(zhì)白光

      袁艷敏 劉福利 梁洲瑞 汪文俊 孫修濤

      (1.上海海洋大學水產(chǎn)與生命學院 上海 201306;2.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海洋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重點實驗室 中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chǎn)研究所 青島 266071;3.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shù)試點國家實驗室 海洋漁業(yè)科學與食物產(chǎn)出過程功能實驗室 青島 266071)

      鼠尾藻(Sargassun thunbergii)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溫性海藻,在我國北起遼東半島,南至雷州半島的硇洲島均有廣泛分布,是某些海域潮間帶的優(yōu)勢藻種(曾呈奎,1962)。鼠尾藻在食品、工業(yè)、醫(yī)藥、飼料(餌料)、環(huán)保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價值,如鼠尾藻是海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優(yōu)質(zhì)飼料,是提取褐藻膠、甘露醇、碘等的重要工業(yè)原料,還是降低海區(qū)富營養(yǎng)化、凈化重金屬污染海區(qū)的優(yōu)質(zhì)藻種等(包杰等,2008; 韓曉弟等,2005; 劉朝陽等,2006; 張爾賢等,1995; 鄭怡,1994; 魏玉西等,2002)。

      近年來,對鼠尾藻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和完善,鼠尾藻的人工養(yǎng)殖技術(shù)不斷成熟(王飛久等,2006; 李美真等,2009; 孫修濤等,2010; 陳潔等,2016)。但在海藻的人工育苗過程中,雜藻附著是很突出的問題,鼠尾藻育苗時期最主要的是附著硅藻的侵害,其他的附著雜藻主要是綠藻和紅藻類(李美真等,2009),如剛毛藻(Chladophora)、滸苔(Enteromorpha)、水云、石莼(Ulue pertusa)和仙菜等,常用的除雜藻方法有洗刷苗簾、藥浴(檸檬酸、硫酸銨、硝酸銨溶液)和淡水浸泡苗簾、干露等(賈檉等,2012; 李美真等,2009; 李生堯等,2009),但這些藥物處理均對海藻幼苗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傷害。藥物處理和淡水浸泡能有效去除雜藻,但在鼠尾藻幼孢子體時期,使用這些藥物和淡水處理對種苗是否有影響還未知。本研究以山東青島太平灣海區(qū)自然生長的鼠尾藻為材料,以此海區(qū)常見的石莼和絹絲藻(Callithamnion corymbosum)為綠藻和紅藻類雜藻的代表藻,探究以淡水配制的1%檸檬酸、1%硝酸銨、3%硫酸銨溶液和淡水分別處理不同時間,是否能有效去除雜藻,又能保證鼠尾藻苗種的健康生長。

      光是調(diào)控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關(guān)鍵生態(tài)因子之一,藻類對可見光的吸收波長主要集中在400~510 nm的藍紫光區(qū)和 610~720 nm 的紅橙光區(qū)(韓軍軍等,2017)。汪文俊等(2009)研究發(fā)現(xiàn),藍光始終促進海帶(Laminaria japonica)幼孢子體的生長,在紅光下藻體生長極為緩慢。趙鳳娟(2007)研究表明,相同光強條件下的藍光和白光相比較,藍光不能滿足鼠尾藻幼苗早期生長的需要。Kim等(2015)研究發(fā)現(xiàn),日光燈、紅光、綠光下生長的紅藻龍須菜(Gracilaria tikvahiae)具有較高的生長速率。而不同光質(zhì)對鼠尾藻的光合和生長的影響還未知。本研究以白光為對照,探究藍光、紅光分別對鼠尾藻生長和光合生理的影響。

      本研究利用不同光質(zhì)、不同藥物濃度和淡水對鼠尾藻幼苗及其附著雜藻進行處理,采用葉綠素熒光和液相氧電極技術(shù),揭示了鼠尾藻和雜藻在不同處理時光合生理的變化與異同,探究鼠尾藻人工育苗過程中,適宜的光質(zhì)培養(yǎng)條件及幼苗期間有效的雜藻清除方法,旨在進一步完善鼠尾藻人工育苗技術(shù),為鼠尾藻的大規(guī)模養(yǎng)殖提供技術(shù)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本研究于2017年6月20日在山東青島太平角潮間帶礁石區(qū),采集健康、近成熟的雌雄鼠尾藻,在野外進行簡單清洗,然后帶回實驗室,用過濾消毒的海水徹底清洗,在顯微鏡下檢查生殖托的成熟情況。低溫室中(14℃左右)培養(yǎng),培養(yǎng)液為滅菌海水,營養(yǎng)鹽為 NaNO3-N:4 mg/L,KH2PO4-P:0.4 mg/L,放置適量比例雌雄生殖托(雌∶雄=3∶1),下層鋪滅菌玻璃片用于受精卵的附著和收集。采樣第2天即排卵和精子,2~3 d后取出藻體,海水中的游離幼孢子體充氣懸浮培養(yǎng),玻璃片上的幼孢子體按下面的方法進行實驗。本研究所使用的鼠尾藻幼孢子體大小均在0.5 cm 以下。

      將附著在鼠尾藻玻璃片上的菱形藻(Nitzschia)刮下后懸浮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與鼠尾藻相同。

      葉綠素熒光實驗的鼠尾藻嫩芽(梁洲瑞等,2011)、石莼和絹絲藻樣品于2017年9月11日在青島太平角潮間帶礁石區(qū)采集,藻體生長狀態(tài)良好。

      1.2 實驗方法

      將實驗材料置于GXZ智能型光照培養(yǎng)箱(寧波江南儀器廠)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液為滅菌海水,營養(yǎng)鹽為NaNO3-N:4 mg/L,KH2PO4-P:0.4 mg/L,光強為 60 μmol photons/(m2?s),溫度為 18℃,每 3 d換水 1次,使用Oxygraph液相氧電極測定表觀光合速率(Pn)和呼吸耗氧速率(R),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tǒng)(IMAGING-PAM)測定光系統(tǒng)Ⅱ(PSⅡ)的最大熒光產(chǎn)量Fv/Fm。測定方法:樣品暗處理30 min后測定Fv/Fm。每個處理組設(shè)置3個重復。

      1.2.1 光質(zhì)對鼠尾藻幼孢子體光合生理、相對生長速率及菱形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取出藻體后,將附著在玻璃片上的鼠尾藻幼孢子體分為3組,共9個玻璃片,每個玻璃片在顯微鏡(Nikon E200,日本)下隨機選取約50個鼠尾藻幼孢子體拍照記錄。用1 L的燒杯分別放在以白光(色溫為5000~7000 K)、藍光(波長為460~475 nm)、紅光(波長為 620~635 nm)LED 燈為光源的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 d后再次在顯微鏡下拍照。采用Image-Pro Plus 5.1圖像分析軟件,對實驗所拍照片進行分析,測量鼠尾藻幼孢子體的長度。幼孢子體相對生長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計算公式:

      式中,L1、L2分別為培養(yǎng)前后幼孢子體的長度,t為培養(yǎng)時間。

      懸浮充氣培養(yǎng)的鼠尾藻幼孢子體在不同光質(zhì)的光照培養(yǎng)箱中適應3 d,分別在對應光質(zhì)下測定Pn和R。

      將菱形藻按照同樣的方法測出不同光質(zhì)下的Pn和R。

      1.2.2 不同藥物濃度對鼠尾藻及雜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將鼠尾藻幼孢子體(長度為0.5 cm以下)及鼠尾藻新生嫩芽分別在淡水配制1%檸檬酸(pH=2.27)中浸泡1、3、5 min,在淡水配制 1%硝酸銨(pH=5.96)中浸泡3、5、10 min,在淡水配制3%硫酸銨(pH=5.88)中浸泡 3、5、10 min,浸泡后,馬上用海水沖洗 5 min,測定浸泡處理后,在對照條件下恢復培養(yǎng)2 、24 h后的Pn和R。

      用相同的藥物處理方法處理鼠尾藻幼孢子體、石莼和絹絲藻,測定浸泡處理后,在對照條件下恢復培養(yǎng)1d或1、3d后的Fv/Fm。

      1.2.3 淡水不同時間對鼠尾藻及雜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將鼠尾藻幼孢子體、鼠尾藻新生嫩芽、石莼及絹絲藻分別在淡水中浸泡 30 min、1 h,測定浸泡處理后,在對照條件下恢復培養(yǎng)1 、3 d后的Fv/Fm。

      1.3 數(shù)據(jù)分析

      數(shù)據(jù)分析與作圖采用Excel軟件,用T檢驗進行顯著性差異分析(P<0.05為顯著差異)。

      2 結(jié)果

      2.1 光質(zhì)對鼠尾藻幼孢子體光合生理、相對生長速率及菱形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從圖1a可以看出,在不同光質(zhì)培育7 d后,鼠尾藻幼孢子體的Pn在藍光下最大,白光下次之,紅光下最小。其中,幼孢子體在藍光下的Pn明顯大于白光和紅光下(P<0.05),而白光與紅光間無顯著差異(P>0.05)。幼孢子體的R在白光下最大,紅光下最小,其中,白光和藍光明顯大于紅光(P<0.05),而白光與藍光間無顯著差異(P>0.05)。從圖1b可以看出,在不同光質(zhì)培育7 d后,菱形藻的Pn在紅光下最大,藍光次之,白光下最小。菱形藻在紅光下的Pn明顯大于白光和藍光(P<0.05),白光與藍光間無顯著差異(P>0.05)。菱形藻的R在藍光下最大,白光下最小,藍光明顯大于白光(P<0.05),其他無顯著差異(P>0.05)。

      圖1 不同光質(zhì)下培育7 d后鼠尾藻、菱形藻Pn和R的影響Fig.1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espirator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S.thunbergii and Nitzschia after cultured in white,blue and red light for 7 days

      從圖2a可以看出,在白光、藍光和紅光下鼠尾藻與菱形藻Pn比值均小于1,其中,藍光下最大,白光次之,紅光下最小,各組間均有顯著差異(P<0.05)。從圖2b可以看出,在不同光質(zhì)下,鼠尾藻Pn/R值藍光下最大,白光下最小。其中,藍光下Pn/R值顯著大于白光和紅光(P<0.05),白光與紅光間無顯著差異(P>0.05)。鼠尾藻幼孢子體在藍光下Pn/R最大,即光合活性最大,藍光適宜鼠尾藻幼孢子體的生長。從圖2c可以看出,不同光質(zhì)下,菱形藻的Pn/R值紅光下最大,白光下最小。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白光、藍光和紅光3個處理組間均差異顯著(P<0.05)。菱形藻在紅光下Pn/R值最大,即光合活性最大,紅光適宜菱形藻的生長。

      圖2 不同光質(zhì)對鼠尾藻Pn/菱形藻Pn、鼠尾藻Pn/R、菱形藻Pn/R的影響Fig.2 The ratio of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S.thunbergii,and Nitzschia,the ratio of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espirator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S.thunbergii and Nitzschia

      從圖3可以看出,不同光質(zhì)條件下,培育7 d后,鼠尾藻幼孢子體的RGR藍光下最大,為18.08%,紅光下最小,為17.17%。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3個處理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2.2 不同藥物濃度對鼠尾藻及雜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1%硝酸銨(pH=5.96)處理鼠尾藻幼孢子體后,對應時間的Pn、R和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的總和)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3 min組隨著恢復時間的延長,幼孢子體的Pn逐漸降低,R逐漸升高,總光合速率逐漸升高,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處理5、10 min組隨著恢復時間的延長,鼠尾藻的Pn、R和總光合速率都逐漸降低。5 min后,隨著恢復時間延長,Pn和R逐漸下降,藥物處理可能對鼠尾藻幼孢子體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超過了其恢復的極限,時間越久越趨于死亡。

      表2為3%硫酸銨(pH=5.88)處理鼠尾藻幼孢子體后,對應時間的Pn、R和總光合速率。恢復2 h和恢復 24 h的Pn、R和總光合速率均未恢復正常水平,且處理 3、5、10 min 組恢復 24 h 的Pn、R和總光合速率均分別低于其恢復2 h的,3%硫酸銨比1%硝酸銨酸性稍強,3%硫酸銨藥物處理可能也對鼠尾藻幼孢子體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時間越久越趨于死亡。

      圖3 不同光質(zhì)條件下培育7 d后鼠尾藻幼孢子體的RGRFig 3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the young sporophytes after cultured in white,blue and red light for 7 days

      1%檸檬酸(pH=2.27)處理鼠尾藻幼孢子體后,對應時間的Pn、R和總光合速率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1%檸檬酸處理對鼠尾藻幼孢子體有較大傷害,且時間越長傷害越大。處理1、3、5 min組恢復2、24 h時,Pn均為負值,R隨著處理時間的增加逐漸降低,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逐漸升高,但仍遠遠低于對照組,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相對于硫酸銨和硝酸銨,檸檬酸對鼠尾藻幼孢子體的傷害更大。

      圖4為1%硝酸銨、3%硫酸銨組處理鼠尾藻幼孢子體后,各對應時間的Fv/Fm。從圖4a可以看出,1%硝酸銨處理 3 、5 min和3%硫酸銨處理3 min并在恢復 1 、3 d 后,F(xiàn)v/Fm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各組處理后,恢復1 、3 d之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謴? d后的鼠尾藻Fv/Fm值均小于0.6,鼠尾藻不能恢復正常水平。從圖4b可以看出,硝酸銨、硫酸銨處理組對鼠尾藻嫩芽影響較小,1 d后均可恢復正常水平,1%硝酸銨處理 3 、5 min和3%硫酸銨處理3 min后,F(xiàn)v/Fm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各處理組恢復1 d后,F(xiàn)v/Fm與對照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其中,1%硝酸銨 5 min、3%硫酸銨 3 min組處理后,F(xiàn)v/Fm均顯著低于恢復 1 d的Fv/Fm(P<0.05),3%硝酸銨處理 3 min 后,與恢復 1 d 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從圖5a可以看出,1%硝酸銨和 3%硫酸銨處理對石莼的影響不同。1%硝酸銨藥物處理時間越長,石莼的Fv/Fm越低,1%硝酸銨處理5 min恢復1 d后,F(xiàn)v/Fm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他無顯著差異(P>0.05)。3%硫酸銨處理對石莼影響較小,各組間無 顯著差異(P>0.05)。從圖5b可以看出,1%硝酸銨、3%硫酸銨藥物處理對絹絲藻Fv/Fm的影響顯著不同。1%硝酸銨處理3、5 min,各組Fv/Fm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中,處理 3 min 后恢復 1 d 時,F(xiàn)v/Fm顯著低于 3 min其他時間(P<0.05),其他無顯著性差異(P>0.05)。3%硫酸銨浸泡 3 min,對絹絲藻Fv/Fm的影響不明顯(P>0.05)。

      2.3 淡水不同時間對鼠尾藻及雜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從圖6a可以看出,淡水處理對鼠尾藻幼孢子體的Fv/Fm有顯著影響。淡水處理 30 min、1 h后,各組Fv/Fm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處理后與恢復1 、3 d 各組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淡水處理對鼠尾藻幼孢子體有一定的傷害,不易恢復。由圖6b可以看出,淡水處理30 min、1 h后,鼠尾藻嫩芽Fv/Fm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他無顯著差異(P>0.05),淡水處理對鼠尾藻嫩芽影響較小,且1 d后可恢復 正常。

      表1 1%硝酸銨處理不同時間對鼠尾藻幼孢子體Pn和R的影響Tab.1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espirator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S.thunbergii young sporophytes after 1% ammonium nitrate treatment (nmol/g?min)

      表2 3%硫酸銨處理不同時間對鼠尾藻幼孢子體Pn和R的影響Tab.2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espirator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S.thunbergii young sporophytes after 3% ammonium sulfate treatment (nmol/g?min)

      表3 1%檸檬酸處理不同時間對鼠尾藻幼孢子體Pn和R的影響Tab.3 Apparen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respiratory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of S.thunbergii young sporophytes after 1% citric acid treatment(nmol/g?min)

      圖4 不同藥物處理對鼠尾藻幼孢子體、鼠尾藻嫩芽Fv/Fm的影響Fig.4 The optim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Fv/Fm) of S.thunbergii young sporophytes and newborn branches after different medicine treatment

      圖5 不同藥物處理對石莼、絹絲藻Fv/Fm的影響Fig.5 The optim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Fv/Fm) of U.lactuca and C.corymbosum after different medicine treatment

      圖6 淡水處理不同時間對鼠尾藻幼孢子體、鼠尾藻嫩芽Fv/Fm的影響Fig.6 The optim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Fv/Fm) of S.thunbergii young sporophytes and newborn branches after fresh water treatment

      淡水處理對石莼Fv/Fm的影響見圖7a。從圖7a可以看出,淡水處理 30 min、1 h對石莼Fv/Fm的影響不太明顯。淡水30 min恢復1 d的Fv/Fm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取樣點誤差。淡水處理30 min與對照組及處理 1 h各組間與對照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從圖7b可以看出,淡水處理時間越長,絹絲藻的Fv/Fm越小,恢復時間越長,絹絲藻Fv/Fm逐漸變大,藻體逐漸恢復。淡水 30 min、1 h處理后和恢復 1 d的Fv/Fm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和恢復 3 d組(P<0.05),恢復 3 d與對照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圖7 淡水處理不同時間對石莼、絹絲藻Fv/Fm的影響Fig.7 The optim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s (Fv/Fm) of U.lactuca and C.corymbosum after fresh water treatment

      3 討論

      3.1 光質(zhì)對鼠尾藻幼孢子體光合生理、相對生長速率及硅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傳遞過程,褐藻的主要捕光色素為葉綠素a和巖藻黃素,巖藻黃素的吸收峰恰位于藍光區(qū),可高效吸收利用藍光。因此,當照射光中藍光的比例增加時,其光合活性明顯增大。對于藍光對鼠尾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及其機制,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硅藻是微藻的一種,在地球上分布廣泛,硅藻污染是藻類配子體及幼苗早期培育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硅藻與配子體爭奪營養(yǎng)、光照、附著基等生長因素,從而限制和影響配子體的生長發(fā)育。莊樹宏等(1999、2001)研究發(fā)現(xiàn),紅光能高效激活硅藻葉綠素分子從而加速光合速率,而藍光對硅藻細胞的生長具有抑制和傷害作用。本研究中,菱形藻在紅光下的光合速率和Pn/R值明顯高于白光和藍光,但藍光和白光無顯著差異,紅光下硅藻的光合活性最大,紅光對硅藻葉綠素分子的激活作用效果明顯。不同光質(zhì)下,鼠尾藻硅藻光合速率Pn的比值在藍光下最大,顯著大于紅光。綜上所述,在鼠尾藻的培育過程中,增大藍光的照射或減少紅光的照射,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鼠尾藻的生長且抑制硅藻的生長。

      凈光合放氧速率與凈呼吸耗氧速率的比(Pn/R)是衡量細胞內(nèi)物質(zhì)積累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它受眾多因素影響,如細胞生長狀態(tài)、營養(yǎng)環(huán)境等,Pn/R值越高,說明光合作用活性越高(王超等,2008)。在變化的生長環(huán)境中,不同物種光合作用比值以及個體本身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比值,對衡量物種新陳代謝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Humphrey,1975)。光質(zhì)對鼠尾藻幼孢子體生長的影響已有報道,趙鳳娟(2007)、趙自國(2008)研究表明,在藍光條件下,幼苗的生長速度顯著低于在相同光強白光條件下的幼苗生長速度,藍光不能滿足鼠尾藻幼苗早期生長的需要。但本研究中,鼠尾藻幼孢子體在藍光照射下,生長速率和光合速率均高于白光,且鼠尾藻幼孢子體的Pn/R在藍光下最大,即其在藍光下光合活性最大。汪文俊等(2009)研究發(fā)現(xiàn),藍光可作為一種能量來源,從而直接影響光能吸收和

      3.2 不同藥物濃度對鼠尾藻及雜藻光合生理的影響

      雜藻附著是鼠尾藻早期幼苗培育過程中常見問題,雜藻往往擁有比苗種更廣的環(huán)境適應范圍,雜藻大范圍的覆蓋苗簾,會使剛下海的幼苗大量脫苗、窒息死亡,導致人工育苗失敗(李美真等,2009)。本研究發(fā)現(xiàn),1%硝酸銨3 min處理組對鼠尾藻幼孢子體光合和呼吸作用幾乎無影響,而1%硝酸銨處理 5、10 min、3%硫酸銨、1%檸檬酸處理后,鼠尾藻幼孢子體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顯著受到影響,可能對鼠尾藻幼孢子體產(chǎn)生了不可逆的損傷,超出了其恢復極限,且時間越長,傷害越大。葉綠素熒光實驗中,藥物處理抑制了鼠尾藻幼孢子體 PSⅡ的活性,對其光合作用產(chǎn)生了不可恢復的損害;對鼠尾藻嫩芽的影響較小,且一定時間后可恢復正常;對石莼和絹絲藻也有傷害,且隨著時間延長,傷害越大。1%硝酸銨、3%硫酸銨和1%檸檬酸處理分別對鼠尾藻、石莼、絹絲藻的光合生理產(chǎn)生了不同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藥物酸堿度不同、不同藻類細胞壁和細胞膜對酸的透性不同引起的。海藻的細胞壁外層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內(nèi)側(cè)主要是細胞膜,不同藻類中成分不完全一致,對酸的透性也不一樣;且細胞內(nèi)的代謝活動主要是由蛋白質(zhì)組成的各種酶的酶促反應引起的,酸透過細胞壁和細胞膜進入細胞內(nèi),對酶的活性產(chǎn)生降低或失效的影響,從而影響藻類的代謝活動,對藻的光合生理產(chǎn)生影響(趙煥登等,1987)。

      液相氧電極和葉綠素熒光實驗均表明,1%檸檬酸、1%硝酸銨、3%硫酸銨藥物處理能對鼠尾藻幼孢子體和絹絲藻等雜藻產(chǎn)生不可逆的傷害,而對鼠尾藻嫩芽影響較小,因此,在鼠尾藻早期幼苗的雜藻清除中,應避免使用這些藥物。

      3.3 淡水浸泡處理對鼠尾藻幼孢子體及雜藻的光合生理的影響

      李美真等(2009)研究表明,淡水浸泡 1 h,鼠尾藻苗簾可有效除去多管藻、三叉仙菜(Ceramium kondoi)等紅藻類雜藻。陳潔等(2015)研究發(fā)現(xiàn),淡水浸浴法去除污損藻類的效果因種而異,需要根據(jù)污損藻類的種類而定,對于三叉仙菜,1 h淡水浸浴可100%去除,同時不會損傷鼠尾藻藻體。劉啟順等(2006)研究表明,淡水浸泡苗簾,每次30 min,可清除雜藻,對鼠尾藻的幼苗無傷害。本研究結(jié)果為淡水浸泡對鼠尾藻幼孢子體有傷害,對鼠尾藻嫩芽的影響很小,可能是因為鼠尾藻幼孢子體生理機能未完全成熟,承受淡水浸泡的能力還比較弱,隨著鼠尾藻幼苗的長大,其承受淡水浸泡的能力逐漸變強。淡水 30 min、1 h對石莼影響較小,對絹絲藻有較大影響,且在3 d后有所恢復,需及時沖洗。鼠尾藻育苗早期不宜使用淡水浸泡除去雜藻,待鼠尾藻長大一些后,每次淡水浸泡30 min,可清除雜藻,對鼠尾藻的幼苗無傷害。

      4 結(jié)論

      鼠尾藻的人工育苗技術(shù)趨于完善,但在育苗早期過程中,雜藻附著問題還沒有簡單易行的方法。光質(zhì)的選擇方面可以用白光和藍光的組合調(diào)節(jié)生長。藥物處理對雜藻生理狀態(tài)有一定的影響,但在鼠尾藻幼苗的早期生長過程中不宜使用藥物清除雜藻,在鼠尾藻嫩芽時期用淡水浸泡30 min,可清除雜藻,對鼠尾藻的幼苗無傷害。

      猜你喜歡
      硝酸銨光質(zhì)白光
      光質(zhì)對疊鞘石斛形態(tài)及生理指標的影響
      LED光質(zhì)對彩色馬蹄蓮組培苗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中國硝酸銨鈣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
      大爆炸后硝酸銨市場何去何從?
      大顆粒硝酸銨、硝酸銨鈣生產(chǎn)技術(shù)的開發(fā)與應用
      不同光質(zhì)對黃瓜幼苗抗旱性的影響
      白光LED無線通信的研究進展
      白光(選頁)
      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2016年9期)2016-03-01 01:26:18
      LED光質(zhì)促進“夏黑”葡萄生長
      平潭县| 平南县| 安阳县| 洞头县| 象州县| 塔河县| 射洪县| 潞西市| 康平县| 白玉县| 台湾省| 香港| 辽源市| 杂多县| 古交市| 酒泉市| 林周县| 凤城市| 东阳市| 海阳市| 阳泉市| 林州市| 元氏县| 金昌市| 祥云县| 正宁县| 南皮县| 什邡市| 米林县| 扶沟县| 潢川县| 高淳县| 广宗县| 客服| 罗甸县| 稻城县| 壤塘县| 罗平县| 钦州市| 平乐县|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