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在君主集權統(tǒng)治下,帝王個人的性格、情感對王朝政治存在明顯影響,因此,帝王成為傳統(tǒng)史學的研究中心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自年鑒學派興起以來,史學研究關注的重點由傳統(tǒng)的政治史轉向社會史、經濟史等領域,在重視長時段的進程、結構、規(guī)律的同時,個體的人逐漸淡出歷史學家的視野,在增強歷史的理性的同時,歷史研究也在喪失其應有的情感與溫度。歷史是人的歷史,畢竟不僅包括大寫的人,也應該包括個體的人。理解帝王的情感世界,也許是我們審視歷史尤其是政治史的應有的、獨特的視角。
本期推介遼代帝王的情感世界文章四篇:
稅玉婷《耶律阿保機的情感生活與遼初政治》一文,指出耶律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在遼朝建立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前提是耶律阿保機對她的深厚情感。他們夫妻及其三子的關系,頗能留給我們一個溫馨小家庭的印象,然而,契丹建國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卻皆導源于這個小家庭,草原本位還是漢化、南下還是北進以及帝位接班人的選擇等重大抉擇,根源卻是溫馨家庭內部夫妻見解的不同。可以說,本文為我們理解契丹建國史提供了新的視角,使我們對那段歷史有了不同的感覺。
劉麗影《遼景宗的情感世界與遼朝中期政局》一文,指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景宗在位期間都可以說是遼朝的轉折時期。帝國的大船在轉軌的過程中,由于景宗的寵愛,蕭燕燕在不知不覺中被扶到舵手的位置。值得為契丹人慶幸的是,景宗雖然是從個人情感出發(fā)作出的下意識選擇,但后來的歷史進程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因此,與其說是景宗影響了遼朝轉型,莫不如說是景宗的情感深深地影響了遼朝的轉型。景宗去世后,在執(zhí)掌帝國的過程中,重用漢官成為蕭燕燕的必然選擇,由此誘發(fā)的她與韓德讓之間的另類情感生活,卻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本文的研究,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澶淵之盟背后的故事。
王征《遼道宗的情感世界與遼朝后期政治——以蕭觀音案為中心》一文,指出契丹君主多與皇后感情深摯,但遼道宗卻是一個另類。可以說,是道宗的婚變導致了蕭觀音案,皇后與太子竟被大臣誣陷至死,堪稱千古奇觀。對遼代政治影響更為深遠的實際上并不是耶律乙辛的專權,而是在蕭觀音案之后出現(xiàn)帝位接班人的危機,這才使得天祚帝有機會登上遼朝帝位。從這個角度說,道宗的薄情不僅毀了自己的家庭,還間接葬送了契丹人的帝國。本文使我們重新品味大歷史背后的小線索,那自然也是另一個世界。
王金秋《天祚帝的情感世界與遼朝滅亡》一文,指出也許每位亡國之君的身上都存在某種性格方面的缺陷,至少在遼朝末帝天祚帝的身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只不過在本文之前,學界似乎并沒有將此問題作為一個課題單獨進行研究。天祚帝性格的養(yǎng)成與其家庭生活的經歷密切相關,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雖然天祚帝經歷的家庭變故具有偶然性,而傳統(tǒng)帝王生長環(huán)境的共性是否會使帝王的性格也因此必然地具有某些缺憾呢?這是本文引發(fā)的思考。
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