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林
“駕齡越長,司機的膽子越小?!边@句實話包含了三層意思:其一,老司機見過不少前車之覆,自己也吃過明虧暗虧,深知道路上危險四伏,一個不起眼的水坑、一口丟了蓋的窨井就能讓你吃盡苦頭;其二,老司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技術(shù)嫻熟,但馬路上總有一堆菜鳥和新手躍躍欲試,蠢蠢欲動,隨時隨地弄道難題來讓老司機搶答;其三,老司機自覺遵受交通法規(guī),但保不準行人走太空步,電動車駕駛員頂著紅燈上演生死時速。太多的案例提醒老司機,千萬不要以膽小為恥,這才是值得留意的要點。酒駕者夠不夠膽肥?醉駕者夠不夠膽肥?毒駕者夠不夠膽肥?飆車黨夠不夠膽肥?他們被警察刑拘的概率高,被無常勾命的概率也不低。
在正常情況下,明智的司機是不會強行變道的,在車流量大的道路上,尤其如此。強行變道是以橫蠻的方式壓縮對方的空間來贏取自己的空間,就算駕駛員技術(shù)嫻熟,也不知對方肯不肯及時禮讓,要是碰上路怒族,電光火石間,當(dāng)場懟上來,結(jié)果很難美妙。給對方留有余地,就是給自己留有余地,對于這條法則,有些司機要么是沒有仔細過腦子,要么就是唯我獨尊,開慣了霸王車,一旦甲霸王與乙霸王狹路相逢,“好戲”立刻開鑼。在高速公路上,有些后車司機怒火攻心,尚且故意猛撞強行變道的前車,致使車毀人亡,更何況在城市道路上排長龍,某些司機強行加塞,如此肆無忌憚地侵占對方的行車空間,挑戰(zhàn)陌生人的心理底線,后果真不好說。由此可見,司機強行變道,其難點并不在于把握時機,而在于不觸發(fā)別人的爆脾氣。收拾甲霸王的多半是乙霸王,謂之“惡人還須惡人磨”,并不過分。
在一個崇尚創(chuàng)新的年代,我們都贊賞挑戰(zhàn)精神,這無疑是對的,謹小慎微的人適合守成,卻很難成為創(chuàng)業(yè)者。司機也需要挑戰(zhàn)精神嗎?我們觀看達喀爾汽車拉力賽的時候,會看到那些職業(yè)賽車手挑戰(zhàn)沙丘、河灘、陡坡、亂石崗、荊棘叢、沼澤地,此外還要挑戰(zhàn)惡劣的天氣,至于拋錨、翻車、迷路之類的事故,則考驗賽車手的應(yīng)變能力。達喀爾拉力賽極度艱險,全程險象環(huán)生。倘若職業(yè)賽車手缺乏挑戰(zhàn)精神,就得趁早回家洗洗睡。普通的汽車司機畢竟不是職業(yè)賽車手,也不用駕駛賽車在人跡罕至的荒野和沙漠上馳騁。高速公路上車流不息,有些司機喜歡駕車穿梭于重卡之間,這就有點挑釁死神的意思了。在一百碼左右的時速范圍,重卡對小車能形成輾壓之勢,跟大胖子捏死瘦螞蟻差不多,這樣的挑戰(zhàn),小車的勝機等于零。有的司機說,“一上高速,我的腎上腺素就直線飆升”,這種情形與找死有何區(qū)別?開飛車頻繁變道可能很刺激,但絕對荒唐,既可能害了自己,害了車上的親友,也可能害了無辜的卡車司機。車禍網(wǎng)上有許多觸目驚心的圖片和視頻,其血腥程度超過了《殺死比爾》的暴力鏡頭,其死狀真是慘不忍睹。
會開車的人未必會倒車,倒車時盲區(qū)和死角更多,撞人和翻車的危險更大。有人統(tǒng)計過,開車撞死親友的事故較少,倒車撞死親友的事故較多,原因很簡單,倒車時有些人會把油門錯當(dāng)剎車踩,簡直六親不認,轉(zhuǎn)瞬就會悲摧。因此聰明人永遠都對倒車者抱有戒心和警惕,哪怕對方是一位頂呱呱的老司機,甚至是自己的親爹。
會開車的人也未必會停車。有些司機將車停在小區(qū)門口,停在人行道上,停在拐角處,停在禁停區(qū)。最過分也最令人抓狂的是,有的司機腦筋短路,居然將車停在高速公路上,導(dǎo)致連環(huán)追尾的特大交通事故。很顯然,教養(yǎng)、公德、安全意識和法律觀念,有些司機不是單缺,而是樣樣欠缺,他們開車上路,簡直就是職業(yè)殺手一般可怕的存在。
司機出門,都想跑得輕快,跑得順溜,主觀愿望如此,客觀事實卻難以匹配。有些人抱有僥幸心理,喜歡打“擦邊球”,甚至有恃無恐,出事之后找關(guān)系擺平,還有一些奇葩,錢多燒心燒得慌,不找尋額外的刺激都有點瞧不起自己,也許他們是好萊塢大片《速度與激情》的忠實影迷。如此一來,老司機開車上路,要跑得輕快,跑得順溜,并不容易。
無論在何處,理智的司機都會放下“強者”的架子,謙卑,謙卑,更謙卑,低調(diào),低調(diào),更低調(diào),面對行人、騎車人、駕車人、乘車人要如此,面對土路上偶爾出現(xiàn)的動物也要如此。說到底,司機與殺手之間的角色轉(zhuǎn)換實在是太容易了,稍不留神,稍不小心,就會釀成大禍。
一位好友說:“社會就是一輛車,我們都在車上?!边@是升級版的感悟,且留待下回分解吧。
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