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資產評估在中國古代社會淵源尋蹤

      2019-06-26 06:15:54常華兵
      中國資產評估 2019年6期
      關鍵詞:民間資產評估

      ■ 常華兵

      資產評估是人類社會化生產勞動的內在要素,也是商品交易活動中最重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長河中,資產評估一直緊密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到了近代,在工業(yè)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場逐步形成的推動下,資產評估成為一門專業(yè)的活動逐漸從商品交易和經濟管理活動中獨立出來,并在十多年前的中國以“資產評估”的名稱正式成為一個高校本科專業(yè)。

      在中國古代民間,人們對于資產評估有著豐富的認識和廣泛的應用。探尋資產評估在中國古代民間應用的內在需求、場景、方法等對于對現代資產評估學科的發(fā)展和完善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資產評估是人們從事生產和生活的內在需要

      在中國古代,人們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對資產評估的應用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需求:

      (一)人的生存本能

      戰(zhàn)國時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作《商君書·算地》云:“民之生,度而取長,稱而取重,權而索利”,意思是人生來就會丈量之后取最長的,稱量之后取最重的,權衡之后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法家認為,利益算計是人活在世上的天然品性;好利是人的本性,既改不了,也無須改,它是制訂一切社會政治措施的邏輯起點。政治的樞要在于功利評估——“議多少,論薄厚”(《韓非子·五蠹》),君主就是要利用人性之好利,建立一個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把全國納入控制之中,從而有效地增強國力,造就一個強大的國家,以實現一統江山的宏偉目標。中國民間俗語“家里千萬貫,血財不上算”則反映了依靠流血犧牲(無論是傷別人還是被別人傷)掙來的錢財靠不??;畢竟,平安健康是擁有錢財的前提;沒有了平安健康,錢財又有何用呢?!物質財富豐富了以后,存放屬性上必須有時間持續(xù)性,故清代金纓《格言聯璧·持躬類》有云“難守之財休積”,何謂“難守之財”,則需要進行運用資產評估予以確定。中國民間一般認為其有兩重引申含義:一是物質上理解,如金銀類財富容易引人注意或嫉妒的不要蓄積太多,鮮活物品容易變質腐爛也不可蓄積太多等;二是意識上理解,應注重學習和掌握技術、技藝類本領以及其他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了這些“易守之財”,不愁掙不來財富。此外,“捕生不如捕熟”(出自明代陸人龍編撰的擬話本小說《三刻拍案驚奇》第六回“冰心還獨抱,惡計枉教施”)、“存谷不存面”(中國民間諺語)、“留種如留金,保秧如保命”(中國民間諺語)等都是人們在生產勞動實踐中從人的生存本能出發(fā)對事物利與弊的評估后得出的觀念認識,并利用這些觀念認識來進一步指導自身的生產實踐活動。

      (二)人的求富本能

      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發(fā)現,“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意思是說,要從貧窮達到富有,務農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商。出自宋代蘇洵的《上皇帝十事書》的“傭力之人,計工而受直”則告訴人們,靠出賣體力來掙錢的地位低下的卑傭之人或貧苦之人,會根據自己付出的多少來獲得大小不等的報酬,這其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很多樸素的資產評估知識。出自宋代田況的《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五日州南門蠶市》的“善賈求珍奇”用來說明善于經營的商人都會追求珍奇、稀有的商品,以圖獲得高利。明代徐光啟認為,“千鏹而家藏,不如銖兩而時入”(出自徐光啟《農政全書》第十二卷“水利”),意思是說,家里藏的銀錢縱有千萬,也不如經常有微薄的收入來得可靠。民間也有“床頭千貫,不如日進分文”等類似說法。徐光啟為什么會認為“千鏹而家藏,不如銖兩而時入”呢?因為一個人只有能源源不斷地掙來錢財,才會有花不完的錢;只知消費而沒有進項,總會有坐吃山空的時候。中國民間諺語“家有黃金,外有斗秤”本意是說家有多少金子,外人是有斗或秤來稱量的;常用來表示一個人家里有多大的家業(yè)或財富,外面的人是能夠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和掌握的。此外,中國民間諺語中另有諸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金如草”、“聚財如同針敲土,花錢如同浪卷沙”等說法,無一不是對資產評估之熟練與樸素運用的結果。中國民間還有一個有趣的諺語“家有三件寶,丑妻薄田破棉襖”,意思是說丑妻、薄田、破棉襖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而發(fā)生被嫉妒甚至被搶奪之事,自己倒也過得安穩(wěn)踏實。顯然,在古代人們樸素的資產評估的觀念中,丑妻、薄田、破棉襖都是不具有吸引力的價值極低之物。

      二、資產評估應用場景超越了商品交換的范圍

      中國古人對資產評估知識的運用場景除了商品交換外,還大量應用于日常社會生活,概括起來主要有:

      (一)將人的生存與發(fā)展和物質財富配比評估

      古人云:“以財為草,以身為寶”(出自西漢劉向編的雜史小說集《說苑》中的“談叢”篇),意思是說,人要視金錢財物為普普通通的草,要視自己的身體為至高無上的寶。北宋楊時在《楊龜山集》卷三《寄俞仲寬別紙其一》震撼性地提出了“計產育子”的觀念,認為要根據家產的多寡決定子女養(yǎng)育數量的多少。由于生產力落后,物質資料匱乏,遠古以來民間就有“生子不舉”(生了孩子卻將其拋棄)的遺俗。發(fā)展到宋代,不少地方的百姓注意將人口生育與家庭財力結合起來。這是一種與中國傳統生育觀相悖的生育習俗或現象,比較廣泛地存在于宋代福建路、荊湖南北路、江南東西路、兩浙路等南方地區(qū)的農村家庭中;也有書中稱之為“計產授口”(北宋末年范致明《岳陽風土記》)。與此一脈相承的是,元雜劇中提出的“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元雜劇《瘸李岳詩酒玩江亭》〈作者不詳〉第一折)、“萬貫金銀未為貴,一家安樂值錢多”(《生綃剪》第二回)則認為人活一世,平安快樂比物質財富更重要。清代民間俗語“家有萬貫,不如出個硬漢”(清代錢大昕編纂的考證俗語常言的書《恒言錄》第六卷)則真真切切地道出了家里錢財再多,也不如有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更能給家族帶來威望。而另有中國民間諺語“破家值萬貫,一搬三年窮”,則說出了人的情感對比物質財富的重要性,家中積累以及正在使用中的舊物上包含有家庭的溫暖、兒女成長的痕跡以及社會生活的平凡故事等,這些都不是用金錢能衡量的。如果搬家,總會有一些舊物被丟掉,難以找回往日的情懷不說,更關鍵的是置辦新物品要花費巨大,正所謂“舊物價低可堪用,棄舊置新花費高”。

      (二)重手藝技術,輕物質錢財

      中國古代道家有一句很著名的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原因是“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魚是目的,捕魚是手段,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捕魚的方法??梢隇閭魇诮o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給人以現成的財富,不如教會他如何去賺取財富。東漢哲學家、經學家桓譚在《新論·求輔第三》中云:“多得善物,不如少得能知物”,意思是說,得到很多好的物品,還不如得到少數善于識別物類的人。出自南北朝的“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闡述了同樣的道理。中國民間也有不少表達此類意思的諺語,如“能舍錢一千,不教一招鮮”、“能幫十吊錢,不把藥方傳”等。至于民諺“財主靠家當,窮人靠能耐”則告訴人們,富人依靠祖上留下的財產就能生活,而窮人只得憑借勤勞和技藝吃飯;常用來說明無論處于哪個社會階層,必須要有自己賴以生存的保障或依靠。同是中國古代民間諺語,“識古不窮”具有兩重含義:其一,古董市場自古有假,要靠知識、經驗和眼力生存,引申理解為古董愛好者要能悟得出古董真正的文化和欣賞價值,獲得研究和探索歷史文化的精神享受,豐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其二,一個人若善于從古代智者、圣人的言行中汲取智慧,善于向古人學習,則此人可以在為人、行事、經營中獲得較好的結果,不會落于窮困潦倒的結局。在為人處事上,中國民間諺語“一臉好笑容,終生不受窮”則意在說明,一個人的態(tài)度在經營發(fā)展、立業(yè)理財中具有極端的重要性,是走向事業(yè)成功、財源茂盛的保證;包含有“和氣生財”的意思。一臉好笑容、和和氣氣完全可稱得上是普通民眾的一項生存技能。

      (三)在資產事項的評估中靈活運用辯證思維

      中國古人在長期的生產經營中,發(fā)現了很多極富有辯證思想的對資產或事項進行評估的方法。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有云:“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鐘”,意思是說,如果買谷物是自己食用,就買差一些的谷物,因為這樣可以節(jié)省開支;如果買谷物是當作種子用,就要買上等谷物,因為這樣可以保證來年豐收。顯然,古人已經認識到,種子的用途不同,對種子品質的要求亦可不同,購買時愿意支付的價錢自然也有所不同。同是出自《史記·貨殖列傳》的“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意在說明,當儲存的貨物貴到極點時,要視同糞土一樣及時賣出;當市場上的貨物賤到極點時,要視同珠寶一樣及時購進。西漢陸賈的《新語·術事》中有云:“圣人不貴寡,而世人賤眾,五谷養(yǎng)生,而棄之于地;珠玉無用,而寶之于身”,意思是說,五谷雜糧雖然可以養(yǎng)活人的生命,但因平時很常見,所以不貴重,隨意放置于地上;珠玉對于人的生命沒什么用處,但因稀少卻被人們看得很重而配戴在身上;這其中顯然包含了物品稀有程度對于資產價值評估的重要影響。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觀點是,出自清代杜文瀾輯《古謠諺》中的“馬騎上等馬,牛用中等牛,人使下等人”旨在說明,馬是用來跑路的,所以跑得快的上等馬好;牛是用來耕田的,不挑食料、喂養(yǎng)簡單的中等牛就足夠了;下等人能吃苦,順從聽話,支付的工錢也低,招傭時自然找下等人。該民諺實際上說出了人們在選擇購買資產、物品或勞務時對于功能與成本的評估與權衡問題。

      三、資產評估應用模式突破了時空物觀念限制

      作為物品存在的兩個重要維度,時間、空間以及物品之間的效應對資產評估活動有很大影響。具體來說,表現為:

      (一)時間變換對資產評估的影響

      元末戲曲家高明在南戲《琵琶記》第十七出“義倉賑濟”中寫道:“今日奴家去請糧……若不是相公督并,里正賠償,奴家如何得這些谷回家救濟二親。正是饑時得一口,強似飽時得一斗?!边@種“饑時得一口,強似飽時得一斗”的觀念往往用來比喻急需時得到一點,勝過不需要時得到很多;也說明了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同樣資產的價值會差別很大。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賒三不如現二”,意思是說,賣東西的時候,與其賒賬賣出三件商品,不如收取現金賣出去兩件商品。因為對于賒賬賣出去的商品,以后收取貨款時會有一定的風險,可能收不回來,不如直接收現金賣出商品那樣保險,即便價格賣得低一點。中國民間諺語“早知三天事,富貴一千年”是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重要規(guī)律,它充分說明了時間預測或預期的重要性以及時間預測或預期正確后會有價值豐厚的回報。在商品或物資的經營周轉方面,變現性越差,其價值增值或利率表往往越高。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的是“糧油一分利,百貨十分利,珠寶百分利,古董千分利”,意思是指不同商品種類,其販賣經營的利潤率是不同的;商品利潤率與其對于人民生活的必需程度通常呈反比,隱藏在背后的邏輯是利潤率越高的商品,其變現性越差,周轉越慢。對于古董而言,“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是真實生動的寫照。

      (二)空間位置對資產評估的影響

      “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是西漢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引用當時的一句諺語,意思是說,百里之外,不販賣樵薪;千里之外,不販賣糧食。從經濟學的成本效益角度講,木柴、糧食是價值比較低的商品,如果運到百里、千里以外,運輸成本很高,就賺不到錢了;也可指利潤率低的商品不值得遠途販運。同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齊俗訓》中提出了“林中不賣薪,湖上不鬻魚”的觀點,認為林中柴多,湖上魚多,人們盡可以伐薪、捕魚,不必購買。所以在林中賣柴、湖上鬻魚,既不易售出,又難得好價錢;也說明了在商品經營中要注意財貨的供求關系。同樣在商品經營上,清代李光庭《鄉(xiāng)言解頤·地部》中有云:“鄉(xiāng)言‘貨到街頭死’,言路遠至此,則不得不賣,且有經紀把持之,雖欲居奇而不能?!痹跊]有對市場供求進行調查了解的情況下,盲目地將貨物推向較遠距離外的市場,貨物便會走向“賣也得賣,不賣也得賣”的困難境地,最終必然導致損失嚴重。對于古代民眾最重要生產資料——土地,宋代袁采《袁氏世范》下卷《治家》提出,“凡鄰近利害欲得之產,宜稍增其價,不可恃其有親有鄰及以典至買及無人敢買而扼損其價。萬一他人買之則悔其無及,而爭訟由此以興也。”這種“鄰近田產增價買”的觀點很值得借鑒。與此相似的是,元代王禎《農書·居處之宜篇》提出“近家無瘦田,遙田不富人”,意思是說,田地離家近容易打理,田地遙遠來回奔波勞苦,難以精細打理,自然耕種不好。中國民間諺語“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更是以比喻形式闡釋了空間位置對于財富屬性、價值評估的重要意義,樹林中的鳥再多,也不如在自己手中的真正屬于自己的鳥有意義、有價值;引申為對財富而言,雖多卻沒有把握得到,不如雖少卻有把握得到。

      (三)巧借他物可助增待評估資產的價值

      一件物品的價值看似只與其自身的屬性有關,實際上若能巧借外物,善用外力,往往可使物品價值得到大幅度提升。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燕策二》中記載了一個故事:“人有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視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一旦馬價而十倍?!贝笠馐?,有個賣馬的人連續(xù)三天在集市上賣馬,人們不了解那馬。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想要賣掉它,連續(xù)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您給幫幫忙,去圍著我的馬轉個兒圈看看它,臨走時再回過頭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給您一天的收入?!辈畼方邮芰诉@個請求,就去圍著馬轉圈而看了一看,臨走的時候又回頭看了一眼。該馬的價錢立刻漲了十倍??梢?,“伯樂一顧,馬價十倍”可用以說明能否得到行業(yè)權威人士的賞識對于物品的出售價格影響非常大。南朝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紀傳體史書《后漢書·馬援傳》中有云:“良工不示人以璞”,意思是優(yōu)秀的工匠不會把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拿給人看。清代顧炎武在《譎觚》中對此進行了引申解釋,“歲月既久,漸成卷帙,而不敢錄以示人。語曰:‘良工不示人以璞?!瘧]以未成之作,誤天下學者?!北扔髫熑涡膹姷娜瞬豢想S便將自己認為粗糙的東西拿出來給人看,因為這樣極可能給別人帶來損害,進而影響到自己技藝和商業(yè)聲譽。巧借他物,能使物品價值倍增的要借;舍棄他物,能夠成就更大交易的也要果斷舍棄?!痘茨献印ふf林訓》有云:“逐鹿者不顧兔,決千金之貨者,不爭銖兩之價?!币馑际钦f,專心追逐鹿的獵人不會被一只突然出現的野兔分散了心思,一個做一千兩黃金大生意的人,不會去爭一銖一兩銅錢的價錢。引申為從事數量巨大、價值昂貴的貨物交易的人不會計較微小的差價,即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理大財者不拘小利。

      四、資產評估應用于社會民眾精神與文化層面

      在精神與文化層面,中國古人也會恰當地運用資產或事項評估的方法來進行解釋或闡述,以逼真、形象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和觀點。略舉如下:

      (一)在表達尊嚴與仁義中運用資產或事項評估手法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序》中有云:“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意思是說,有錢人家的子弟即使犯下死罪,也可以用金錢來脫罪,不會被抓去在眾人聚集的地方砍頭;引申為有身份的人不會死于公共刑責,引伸為拿錢買命或行賄之意。中國民間有一些俗語如“有福傷財,無福傷己”、“寧叫錢吃虧,不叫人吃虧”等表達了相似的意思。同是《史記》,在“季布欒列傳”篇中有“得黃金百鎰,不若得季布一諾”之說法,意思是說,得到黃金千兩,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個承諾;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出自明代啟蒙書籍《增廣賢文》的“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指出,在特定時候,仁義和錢財相取舍,應該選擇仁義;而對于錢財,此刻則要象糞土一樣舍棄。幾千年來,老百姓追求錢財幾近于本能,因為錢財是老百姓生活的現實需求。但中國古人在演進過程中逐漸改變了簡單的只求財富的狀況,而發(fā)展到對生存以外的一系列心理和倫理價值之追求,并且發(fā)現這種心理和倫理價值的追求比僅僅滿足生理上的物質需要更讓人有幸福感。

      (二)在調侃和解悶中運用資產或事項評估手法

      東漢辭賦家趙壹在《秦客詩》中寫道:“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本意是擁有淵博的知識抵不上一袋錢的價值,反映出了東漢時的文化人對當時社會世俗的不滿。類似的還有唐代大詩人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寫道:“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意思是說,我在寒窗下吟詩作賦,勤奮寫作,而洋洋萬言的著述連一杯清水也買不到,反映精神文化產品的價值得不到當時社會的承認。出自明代朱鼎唯一流傳下來的作品《玉鏡臺記》(戲曲)第六出“請婚”中的“黃金置身貴,文章不療饑”則指出,黃金乃普世的財富,可以買到很多東西,擁有黃金的人自然身價高貴,人氣興旺;而文章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沒有什么用,只有在賞識的人面前才會有一些尊嚴和價值。而出自明代小說家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的“別人求我三春雨,我求別人六月雪”則用常見到的“三春雨”和極罕見的“六月雪”來比喻別人求我和我求別人的差別,意指別人求我?guī)椭臅r候,我很爽快地答應了;但是當我有事去求助別人的時候,卻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就像六月下雪一樣難。另外,中國民間俗語“黃金再貴米下死”則生動形象地道出了在最困難境地時的價值評估規(guī)則,大米可以維持人的生命,而黃金不能,故大米的價值高于黃金。

      (三)在閑適與情感表達中運用資產或事項評估手法

      明代禮儀思想啟蒙書籍《增廣賢文》有云:“鬧里有錢,靜處安身”,意思是鬧市繁華,川流不息,適宜經商賺錢;清凈之地適合安身立命,修身養(yǎng)性。可指不同的環(huán)境有不同的妙處,也隱含了一種“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情結。出自清代李毓秀編纂的《訓蒙文》(后改名為《弟子規(guī)》)的“財物輕,怨何生”告訴人們,如果把財物看得輕一些,彼此間就不會產生怨恨;意為經濟利益是導致爭端訴訟的重要根源,勸世人要淡看財富。古代民間類似的說法還有“量小名利重,心寬財物輕”。在情感方面,清代早期天花才子的著名世情小說《快心編》卷一第三回“露機關湘煙送信 受刑罰魏義存忠”有云:“三千銀子兵,殺不得鄰里情”,意思是指一個人無論怎樣有錢有勢,都不能在鄉(xiāng)鄰面前耍威風。至于中國民間俗語“千碗到墳頭,不如一碗到心頭”則傷感地告訴人們,老人在世時,要多盡孝心;不要等到失去親人時才想起應該孝敬。

      猜你喜歡
      民間資產評估
      輕資產型企業(yè)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剝離水電資產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評估依據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關于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探討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把維護作為一種資產
      佛冈县| 桦川县| 上蔡县| 茶陵县| 巨野县| 上杭县| 新河县| 乌兰察布市| 崇义县| 乐东| 泗洪县| 蒙阴县| 图片| 北海市| 霍城县| 东莞市| 大邑县| 山西省| 丹江口市| 西和县| 忻州市| 肇东市| 铜鼓县| 淮安市| 平陆县| 通许县| 泸定县| 红安县| 漠河县| 锡林郭勒盟| 镇远县| 年辖:市辖区| 安陆市| 全南县| 宾阳县| 博野县| 兴仁县| 苏尼特右旗| 辽源市| 子长县|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