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斌
【內(nèi)容摘要】新課改使教學觀發(fā)生了一次重大的變革,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去學習、求發(fā)展,在合作交流的基礎(chǔ)上,打造出高效的課堂。
【關(guān)鍵詞】動機 ?需要 ?信念 ?頑強毅力 ?滿足 ?舞臺 ?措施
新課改使教學觀發(fā)生了一次重大的變革,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去學習、求發(fā)展,在合作交流的基礎(chǔ)上,打造出高效的課堂,已成為當今教育發(fā)展的主題。
一、讓學生有一種學習的動機和需要機會措施
我們的學生雖然已經(jīng)到了高中階段,但是絕大部分同學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追求。老師在學生中間講父母的辛苦,說老師的期待,談競爭的激烈。給了學生壓力,但沒有給學生動力。
有的學生想當老師,去塑造人的靈魂,有的學生想當一位醫(yī)生,去解救人類的病痛,有的學生做一名歌手讓自己的歌聲傳遍五湖四海,去溫暖每個人的心靈。有的學生想做一個旅游者,登上泰山去體驗一攬眾山小的豪氣,去感受峨眉山的清秀以及青城山的曲徑通幽。有的學生想做一名科學家而名垂史冊,還有的學生想做一外政治家而實現(xiàn)自己中流擊水的凌云壯志。有的學生想當一位記者,有的學生想成為一位外交官,有的學生想做一名位工程師,有的學生想當兵,去保衛(wèi)祖國,保護我們愛的人和深愛著我們的人。還有不少同學想考入清華大學,到那兒去接受最前沿的思想,最先進的科技,享受最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為自己搭建最理想的舞臺。所以,讓學生動起來的起點應(yīng)該是解讀生命的意義。
二、讓學生有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和克服困難的頑強毅力
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法寶。小說《藍色的海豚島》講了一位十二歲小女孩卡拉娜獨自一人在孤島生存的故事。卡拉娜流落到孤島上,她摘海草,捕小魚當食物,克服恐懼,艱難地制作武器,搭建宿營地,冒險獵殺海象,也因此差點兒送命。卡拉娜并沒有被殘酷的命運打倒,而是奮力和命運抗爭,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她歷經(jīng)艱險,無論情況多么糟糕,無論困難再大,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援救她的船只一定會再次到來。靠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她獨自一人在海豚島上孤零零地生活了整整十八年。因為堅信,她迎來了陽光,因為堅持,她得到了人們的尊重。給學生講一些勵志故事,確能幫助他們堅定信念。林肯、貝多芬、海倫·凱勒、張海迪、霍金等人成功的歷程更是激發(fā)學生斗志的良好素材。
三、讓學生有一種精神上的滿足
要想讓學生動起來,首先要讓他嘗到成功的快感,精神上的滿足,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實現(xiàn)自身存在的價值。因此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關(guān)注學生,特別關(guān)注中下等生。當他們學習認真時,我表揚他們;當他們題做對時,我鼓勵他們;當他們不積極發(fā)言、不上堂演板時,我啟發(fā)誘導、激勵他們。學習基礎(chǔ)差的同學,讓他們做一些容易的題目,久而久之,他們開始參與討論,經(jīng)常問老師,爭著上黑板,學習熱情高漲。我的理念是一個都不放棄,一直都不放棄。
四、讓學生有一個合作交流、解疑答惑的機會。
學生交流解答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老師給他們講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交流中,學生各自發(fā)表意見,相互傾聽,方法多樣、思路敏捷。在交流中得到了解題的最佳途徑。以前我們大家都頭痛的差學生不發(fā)言,學習無興趣,上課瞌睡,有疑惑不敢問老師的難題,如今不都迎刃而解了嗎?在課堂上我再也沒有發(fā)現(xiàn)上課睡覺的了,同學們再也不認為學習枯燥無味了。相反,他們的學習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回答問題爭先恐后,總埋怨老師不叫他。害怕舉手的同學,害怕演板的同學都自覺主動的舉起了手,走上了講臺。這樣學生的能量在課堂上得到了釋放,想發(fā)泄的心理在交流中得到了緩解,每個同學的學習在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了提高。
五、讓學生有一個展示的舞臺
學生的求知欲比較強,然而學生的表現(xiàn)欲更強,要想讓學生動起來,我們必須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臺,讓他們的成果得到肯定,從而達到精神上的滿足,于是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新的研究中。展示可分為兩種:一種個人展示;另一種小組集體成果展示。然后給以評價,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興趣而且還可以加強團體的合作意識。例如,在練習時,每組先派一至二名學生上黑板展示,再派人出來糾正其成果。做對的給以掌聲,錯的及時得到了補救。然后換人接著展示,這樣每個人一節(jié)課都有不同的展示機會,平時不愛出風頭的同學,看到別人都展示自己,他們也不甘落后,慢慢也動了起來,所以每個同學都有了自己的展示舞臺,整個課堂都成了學生的天地,老師講課輕松了,學習效率提高了,課堂也就實現(xiàn)了高效。
六、讓課堂有一個評價激勵的措施
沒有評價機制的課堂,學生就沒有積極性。就是他會說、會做,他也不愿意說,不愿去做。因此,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激情,我采用了如下的評價方式,小組展示成果做得好的全班鼓掌,課堂評價為優(yōu)。積極發(fā)言、主動上板的給個人獎分,加在小組中為小組掙分。一周后,組長總結(jié)得出個人的積分,評選出小組中的優(yōu)秀個人,課代表評選出優(yōu)秀的小組,然后在班上給以表揚。對于不積極、不主動的同學實行扣分,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不僅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而且在課下輔導時,學生也爭著問問題,每個人也都動起來了。
總之,要想打造高效的課堂,必然要讓學生動起來。在課堂上要激發(fā)學生的動機和需要,激勵學生頑強的斗志,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的機會。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肅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