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互聯網+”思維已經全面滲入到各個傳統行業(yè)領域,并注入了促進行業(yè)發(fā)展的新鮮血液。進入到“互聯網+”時代,鋼琴教學也突破了過去傳統課堂上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形成了多種不同形式的互聯網鋼琴教學課堂,為兒童鋼琴教學提供了發(fā)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兒童鋼琴教學;發(fā)展新路徑
自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將進入一個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yè)融合創(chuàng)新的新時代。在教育領域,尤其對基礎教育而言,將“互聯網+”與教育結合,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與互聯網平臺,實現優(yōu)質資源共享化,促進基礎教育現代化。音樂作為一門藝術科目同樣需要借助“互聯網+”模式探索出更加普及性的藝術美育教育。鋼琴已經成為兒童開始進行音樂普及的主要入門樂器,傳統的一對一課堂教學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今時代兒童學習的需求,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中豐富的資源為探索更富有樂趣化的課堂形式提供了新的發(fā)展路徑,很多有趣、有料的鋼琴課在利用豐富多元的網絡資源下誕生。
一、“互聯網+”內涵
“互聯網+”到底是什么呢?騰訊集團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先生在《“互聯網+”是如何順勢而為?》中說:“互聯網就像電一樣,多去因為有了電,很多行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每個行業(yè)都可以拿來用,去改變自己的行業(yè)?!ヂ摼W+是一個趨勢,‘+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yè)?!边@里所說的“互聯網+”就是通過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行業(yè)中去,為傳統行業(yè)提供新的發(fā)展平臺和技術指導,從而促進傳統行業(yè)的轉型升級以及新的行業(yè)業(yè)態(tài)的生成。
當“互聯網+”遇到教育的時候,互聯網對教育的變革作用也體現的十分明顯。傳統的教育模式就是學生坐在教室里,老師在講臺上面對一個班級的學生授課。而在線教育只要有一個可以聯網的終端,便可以在任何地點通過網絡選擇喜歡的課程來學習?!澳秸n”的出現使得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共享,這些資源軍由各地優(yōu)秀的教師錄制而成,里面的許多課程由在10分鐘左右的“微課程”構成,而且由一條主線貫穿其中,每個模塊還設置關卡,學生們在學習的同時也能享受到“游戲通關”帶來的樂趣。
因此,鋼琴教育作為一門擁有不同年齡層學習對象的科目,也應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同時基于自身科目學習的獨特性,不斷優(yōu)化適合鋼琴教學的“互聯網+”新模式,通過不斷實踐與磨合,調整與完善,逐漸發(fā)展一條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互聯網+”鋼琴教學新路徑。
二、“互聯網+”兒童鋼琴教學新路徑的多樣化形式
1.微課
微課是借助互聯網渠道傳播的短小的視頻課程,通常的微課只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它圍繞著一個教學目標或主題,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教學方法,進行的有指向性的教學。他更多關注某一個知識重點或技能難點,力求通過一節(jié)微課解決學生的一個難題,給學生啟發(fā)性的學習引導,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提高鋼琴學習效率。其次,微課平臺越來越向著互動教學的方向發(fā)展,多樣化的微課平臺能夠實現資源優(yōu)化重組,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針對性的學習實踐,與老師及時溝通互動反饋,提升學習效率,也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因為微課的規(guī)模較小,信息含量較少,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分散。
2.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亦被稱作“反轉課堂”或者“顛倒課堂”。翻轉,顧名思義,即轉變調換,將傳統課堂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傳統課堂的學習順序是學生課上學習,課下練習實踐,而翻轉課堂則倡導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學習教師推送的學習材料,完成對相關簡單知識與概念的學習,以求對課程內容產生初步的整體感知,而課上則主要是基于課前的知識學習,著力開展探究性學習、深度學習等實踐活動,并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來解答疑惑。課堂更像是探究實踐的場所,學生進行充分地交流、匯報、討論,而教師亦可以在課上參與學生的學習討論,并且可以針對某些問題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從而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3.智能鋼琴課
“智能鋼琴”是在鋼琴保持傳統樂器特點的基礎上,通過科技進步拓展了鋼琴的使用功能,通過連接互聯網使其具備教學、游戲等其他輔助功能的鋼琴。智能鋼琴可以說是將鋼琴、電鋼琴、互聯網+鋼琴的優(yōu)勢結合為一體了。
智能鋼琴課就是利用其智能的的特點,加入現代現代科技的發(fā)展,拓展其使用功能,并與現代社會的各種科技成果相結合,更好地應用與現代音樂教育和生活。由其發(fā)展而來的“智能鋼琴教室”已經被運用于兒童學習鋼琴的啟蒙階段。如“The one 智能鋼琴教室”、“海倫智能鋼琴教室”、“艾范兒智能鋼琴教室”等在不同地區(qū)開展了系列基礎鋼琴課程,對鋼琴進入鋼琴學習的小朋友來說能體驗到音樂和鋼琴的樂趣,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后來漫長的鋼琴學習之路順利打開第一扇大門。
三、“互聯網+”兒童鋼琴教學新路徑的多元化內容
鋼琴課如今在中國家庭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更多的家長希望孩子通過學習鋼琴在掌握一門技能的同時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感性能力以及對于練琴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的意志力和耐心。在此背景中,互聯網思維下鋼琴教學內容的轉變成為了我們音樂教育理念轉型的重點之一,應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提高教學方法的針對性,更好地補充傳統鋼琴教學的效果。
1.以教材為主線的系統化講解內容
鋼琴教育在我國已經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系統化的教育體系,不同階段所使用的教材也形成了一定的經典模式。以教材為主線來進行課堂設置,需要對每一本教材非常熟悉,對每首曲子的重點難點了然于心。同時,要根據“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將具體的系列課程以輕松有趣又不失專業(yè)性的形式開展?!坝谒拐n堂”可以說是較早的一個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分類清晰多元化的一個線上app。筆者在互聯網+音樂教育的聽課形式中,也發(fā)現“于斯課堂”是一個對音樂一線教學老師們的非常有幫助的線上課堂。在這個app中,筆者進行了有關鋼琴的科目瀏覽和針對性的學習,收益頗豐。
2.以技術專題分類的講授內容
隨著互聯網對音樂教育領域的逐漸滲透,越來越多的網絡學習平臺上聚集了大批優(yōu)秀的青年外國留學鋼琴演奏家,他們在國外接觸到了很多更為新鮮、多元的教育資源,通過不斷地積累學習,將所獲得的知識技能整理出來了很多不同的課題,在微課堂中分享給大家。這正是知識共享的完美詮釋。例如,vip微課最初作為微信里的微課,現在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系統化的app在線網絡課堂。很多旅德、旅歐、旅法、旅美等青年音樂教育家或博士研究生在這個微課堂中開設了很多角度新穎、內容豐富的精品課程和直播課,針對某個技術難點或某個新穎的獨特理念進行分享,非常有利于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某個問題,并從不同的角度開闊學生的視野和對音樂及鋼琴彈奏的認知。
3.以解決琴童練琴問題的講解內容
除了很多綜合性、專業(yè)性的系統化的音樂教育app,還有很多課程分享在在各大在線微課堂中。像TeacherL音樂課堂已經入住人人講app,里面有非常豐富的課程。她的鋼琴課程更多的是在研究學生心理、學琴所遇到的困境等方面,像“音樂小游戲”是在啟蒙時期孩子學習小湯時所配合的小游戲,幫助小朋友更加快樂、更有方法的學習鋼琴,畢竟啟蒙階段的小朋友年級很小,注意力和耐心都較差,而游戲教學是非常適合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學習音樂的?!巴孓D《拜厄》”、“玩轉《車爾尼》”等課程也都遵循了啟發(fā)式快樂學習的理念,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于練習曲感到枯燥的學習效率。
這些趣味性較高的教學發(fā)展路徑更加貼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習慣,對促進我國兒童鋼琴教育市場良好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價值和意義。當我們在不斷發(fā)掘這些新路徑下的教學優(yōu)勢和成果的同時,也不要一味的只夸大優(yōu)點,畢竟傳統鋼琴課堂還是鋼琴教學的主要方式,也是不可替代的經歷過時間考驗的教學方式。因此,我們應當利用好“互聯網+”時代對鋼琴教學的積極作用,為孩子們在鋼琴學習的道路上收獲到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樂趣。
作者簡介:
宋冰(1989--)女,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方向:傳媒音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