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合同編下情勢變更原則的重構

      2019-06-29 10:00鄭佳佳
      北方經貿 2019年5期

      鄭佳佳

      摘要:情勢變更原則是在“公平原則”之下孵化,其產生后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同,其旨在矯正合同履行中的利益,是平衡合同當事人雙方權益的重要原則。目前,我國情勢變更不僅在內容上不夠完善,且在立法體系上的地位也略顯尷尬,以至于在司法實踐的適用上問題重重,且這種問題越來越明顯。既沒有明確其自身的界限,又沒有足夠的構成要件和商業(yè)風險、不可抗力與政策變更等其他規(guī)范區(qū)別開來。鑒于《民法總則》已經頒布實施,情勢變更原則只能在合同編加以確認。未來民法典的合同編應當繼續(xù)采用二元模式,將情勢變更原則規(guī)范在合同編第一章節(jié)或合同履行的章節(jié)中。同時,明確其適用的程序和條件,并引入“再協(xié)商義務”條款。

      關鍵詞:情勢變更;商業(yè)風險;政策變更;再協(xié)商義務

      中圖分類號:D9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5-0066-05

      一、合同法下情勢變更原則的考察

      (一)情勢變更之立法考察

      梁慧星教授認為,情勢變更原則是合同成立且有效后,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原因所發(fā)生的,致使合同成立之基礎動搖或者喪失,如果繼續(xù)維持合同原有效力將導致雙方當事人之顯失公平,故允許變更原有合同之內容或者解除合同。究其實質,情勢變更原則為誠實信用原則之具體運用,目的在于消除合同因情勢變更所產生的不公平現(xiàn)象。《民法通則》早已明文規(guī)定公平及誠實信用原則,且《經濟合同法》(1981年頒布施行,1993年修正時刪除該規(guī)定)第27條第4項對情勢變更原則有相應規(guī)定,加之我國加入《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且未對第79條規(guī)定的情勢變更原則提出保留意見。故認為我國已然在1981年的《經濟合同法》中對情勢變更原則之規(guī)定予以了確認。

      此種理論固然能為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尋找適當?shù)姆煽臻g,但也具有不可磨滅的缺陷。首先這種理論中,將情勢變更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融合起來具有牽強性。誠實信用作為民法的基本原則,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誠實、守信用,正當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在合同法中側重的是嚴格履約、恪守合同權利義務。情勢變更原則是維持合同履行中的“公平”,一旦達到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顯失公平,則不能要求當事人基于誠信嚴格履行合同義務。在此將情勢變更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的混同,必然導致情勢變更原則的司法適用步入困境。

      其次,無論是《民法通則》還是2017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與1999年頒布的《合同法》都只對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作了規(guī)定,未設有情勢變更原則的條文規(guī)范?!逗贤ā凡莅冈O有情勢變更原則的條款,然在正式文本中并未規(guī)定?!督洕贤返?7條第4項是合同解除之規(guī)范還是情勢變更之確認,一直未有定論,現(xiàn)如今隨著《合同法》頒布實施,《經濟合同法》的廢止而煙消云散。故此也無法談及為情勢變更之法律依據?;厥住堵?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9條之規(guī)定,如果系爭案件適用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時,在國內合同糾紛由人民法院審理時,當然可以適用公約所規(guī)定的情勢變更原則。

      現(xiàn)今適用的情勢變更原則規(guī)范最早只能追溯至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fā)〈全國經濟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第二條第6點:“由于不可歸責于當事人雙方的原因,作為合同基礎的客觀情況發(fā)生了非當事人所能預見的根本性變化,以致按原合同履行顯失公平的,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按情勢變更的原則變更或解除合同?!保┲嘘P于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通知。至于《經濟合同法》第27條第4項,即“由于不可抗力或由于一方當事人雖無過錯但無法防止的外因,致使經濟合同無法履行;”雖包含情勢變更原則的因素,但并不是對情勢變更原則的規(guī)范,不能作為情勢變更適用的法律依據。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關于公平原則的規(guī)定,在總結審判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隨后于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頒布《合同法解釋(二)》第26條規(guī)定了情勢變更條款,并且同年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進一步明確了情勢變更原則適用的條件?!度珖洕鷮徟泄ぷ髯剷o要》是我國最早明確規(guī)定情勢變更原則的法律文本,在法院具體審判實踐中被廣泛運用,其效力等同于法律?!逗贤ń忉專ǘ菲浞傻匚粸樗痉ń忉?,但第26條只是提及了情勢變更的效力,對其原則內容及適用并未明確。故關于情勢變更原則最明確的法律文本只有《商事合同糾紛案件的指導意見》,但其法律效力并不高。情勢變更原則以指導意見和通知的形式加以確認,在立法層面必然導致該原則的效力較低,其在司法實踐的權威性也會受到大幅度的削弱,導致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尷尬境地。情勢變更原則既然被《合同法》所接納,在效力上來看,應該在立法層面上做出相應的一般性規(guī)定,即與其他原則一致在《合同法》中加以規(guī)范。

      (二)情勢變更之司法考察

      情勢變更原則雖未在1999年《合同法》正文中規(guī)定,但人民法院早在個案中適用了該原則,且最高人民法院的指示對此表示了肯定的立場。1992年的“武漢市煤氣公司訴重慶檢測儀表廠案”及相應的最高人民法院法函(1992)27號文最先確立了情勢變更原則的司法適用,同時也是《經濟合同法》(于1981年頒布實施,1999年廢止)誠實信用原則在中國司法實踐的首次運用。在該案的判決書中,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發(fā)生了當事人無法預見和防止的情勢變更,即生產煤氣表散件的主要原材料鋁錠的價格,由簽訂合同時國家定價為每噸4400元至4600元,上調到每噸1.6萬元,鋁外殼的售價亦相應由每噸23.085元上調到41元,如要求儀表廠仍按原合同約定的價格供給煤氣表散件,則顯失公平。故法院認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規(guī)定的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及經濟合同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四項的規(guī)定,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公平合理地予以處理?!碑斒氯丝梢砸笞兏蚪獬洕贤4税钢蟹ü賲^(qū)別了正常的商業(yè)風險和情勢變更,即認為在經濟活動中,符合一般合同當事人依據當時經濟形式所作出的預期判斷,在該范圍合理波動的情形,屬于正當?shù)纳虡I(yè)風險。國家對原材料鋁錠的價格上調至1.6萬元,這是當事人根本無法合理預見和有效防止的政策性變更,繼續(xù)履行合同會導致雙方當事人之間顯失公平。該案判決為情勢變更與商業(yè)風險、政策變更劃立了分割線,同時也為《全國經濟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關于情勢變更原則的出臺做了鋪墊。但情勢變更并不是完全的和兩者有明顯的楚河漢界。在《商事合同糾紛案件的指導意見》中第一條之第二點,要求人民法院嚴格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對于涉及大宗物品以及股票、期貨等風險投資型金融產品標的物之合同慎重適用情勢變更原則。以及第一條之第三點中關于情勢變更和商業(yè)風險的區(qū)別。這兩點都能看出無法預見之商業(yè)風險在一定情況下能適用情勢變更。

      從情勢變更提出之初,立法者都在為情勢變更設立“非不可抗力造成”的前提條件,力圖撇清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的關系,使得兩者涇渭分明。誠然,兩者的關系真的是涇渭分明嗎?我們可以試圖通過“成都鵬偉實業(yè)有限公司與江西省永修縣人民政府、永修縣鄱陽湖采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采礦權糾紛案”看出法院的觀點。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按照鄱陽湖常年水位,從5月初到10月底,開采6個月(180天)是沒有問題的。鵬偉公司是因為遇到三十幾年罕見的低水位,導致采沙船不能在合同約定采砂區(qū)域作用,被迫停止采砂作業(yè),并因而遭受巨額虧損。這一客觀情況是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不可能預見到的,且所造成的損失也非商業(yè)風險所導致。此種情形之下,仍然依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對鵬偉公司來說顯失公平。鵬偉公司要求變更合同符合合同法公平原則和《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由此可見,在不可抗力之情形中,也有情勢變更原則生存之空間。

      從情勢變更原則司法適用第一案至今,司法案件主要爭議點集中在上述與商業(yè)風險、政策變更與不可抗力之辨析上。情勢變更與商業(yè)風險之辨析,法院認為需更加注重商業(yè)風險的可預測性,超越一般商業(yè)風險之預測范圍的世界宏觀經濟形勢突變則需嚴格適用情勢變更原則。與政策變更之爭論,各地法院則未有統(tǒng)一之認知,趨同的判例之上,主要是考量政策變更因數(shù)影響之范圍,宏觀經濟政策之突變影響合同成立之基礎者,法院更趨向與情勢變更原則之適用。

      二、情勢變更之司法審視

      (一)案例檢索和分類

      第一, 在法院適用情勢變更之前所需必要之程序或者條件,應該如何界定?法院司法判例則主張協(xié)商先行,如果當事人之間沒有先行協(xié)商或調節(jié),法院對于當事人在訴訟中所主張的情勢變更,不予支持?!扒嗪B『乐脴I(yè)有限公司與青海三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項目轉讓合同糾紛案”之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隆豪公司無法提供證據證明其在受讓涉案土地使用權后曾與三新公司協(xié)商變更或者解除《協(xié)議書》。”即認為隆豪公司沒有在訴訟行為之前與被申請人青海三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進行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協(xié)商。并且:“隆豪公司認可在案件執(zhí)行過程中,向執(zhí)行法院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書面同意將拆遷安置義務移交給三新公司。隆豪公司也已經認可接受了三新公司支付的1310萬轉讓款?!惫事『拦局袨楸憩F(xiàn)出其在為繼續(xù)履行合同做必要之準備。隆豪公司在訴訟之前既沒有現(xiàn)行進行協(xié)商,其后在訴訟行為之中,其行為仍在繼續(xù)履行合同之核心內容。盡管青海三新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履約行為部分遲延,但并不構成根本違約行為,且其積極履行合同剩余之義務。故,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隆豪公司依據合同成立之基礎發(fā)生重大變更,請求適用情勢變更原則解除合同的訴訟請求不應得到支持。

      第二, 合同成立之基礎所發(fā)生的變更時間,是區(qū)別顯示公平與情勢變更原則的重要節(jié)點?!逗贤ā返谖迨臈l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合同。在此,合同法之顯失公平需當事人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即獲得法律所允許限度之外的利益,通常是利用自身優(yōu)勢的方法?!拔髌娇h搬運公司與王永合同糾紛案”一案中,法院查明:“爭議房屋價格在交易時已經評估,房屋交易時間在評估報告的有效期內”。即在合同成立之初,房屋價格的評估是合理,且合同并未違反評估的價值基礎。法院認為無法認定交易時交易房屋價格未經評估且未公開拍賣之程序的合同符合顯失公平之要件,故,既滿足合同成立之初沒有顯示公平,即使履行中的合同標的價格明顯上漲,雙方當事人簽訂合同也不符合顯失公平。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唐德華所言,情勢變更是在公平原則之下,其和顯失公平具有密切的關系,但合同法之顯失公平在時間點上是和情勢變更原則不同的。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就是在公平原則之下來協(xié)調當事人之間的不平等性,但不能亂用公平原則而規(guī)避市場中固有的風險和風險的轉換,更不能用風險作為擋箭牌而不履行合同約定的責任。

      第三, 商業(yè)風險不能完全排除情勢變更原則,商業(yè)風險之中有情勢變更活動空間。商業(yè)活動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機會和損失是正常的商業(yè)風險,但情勢變更原則并沒有完全的排除商業(yè)風險之上的情勢變更認定。法院曾經嘗試在判決中對兩者加以區(qū)分,在“上海同在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中,認為2008年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及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是一個緩慢演進的過程,市場主體應當具有相應的預判能力,但由于交易標的物為有色金屬這種市場活潑、價格波動巨大的大宗商品,超過一般商業(yè)風險的波動,如人為的整體市場操縱行為導致的波動,不排除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應當慎用情勢變更原則。而《商事合同糾紛案件的指導意見》中并不排除期貨市場的情勢變更,可得非可預見范圍內之“商業(yè)風險”導致的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顯失公平,可以適用情勢變更。當然,這之間的界限,更多的是法官自由裁量權。

      第四, 政策性變更導致合同成立之基礎變更,是否是情勢變更適用之理由?因政府政策的調整,導致不能繼續(xù)履行合同或者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屬于合同當事人意志之外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情形,能否認定為情勢變更,法院對此有不同的裁判。在“常州新東化工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蘇正通宏泰股份有限公司與常州新東化工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蘇正通宏泰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技術委托開發(fā)合同糾紛案”中,法院認為:“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常州市政府明確要求新東公司自備電廠在2012年6月底前拆除燃煤鍋爐,客觀情況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導致新東公司原定的對燃煤鍋爐進行脫硫工程改造項目繼續(xù)進行已經沒有意義,無法實現(xiàn)合同目的,該變化是當事人無法預見的,這種合同風險顯然也不屬于普通的商業(yè)風險”。判決中,法院依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認為該種情況屬于情勢變更,解除合同不屬于違約行為。但在“大宗集團有限公司、宗錫晉與淮北圣火礦業(yè)有限公司、淮北圣火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渦陽圣火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案”中,法院認為:“涉案三處煤炭資源一直申請辦理采礦權手續(xù)或立項核準,直到2014年10月12日《指導意見》之前,也未獲得批準,并且該意見規(guī)定,只是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東部地區(qū)原則上不再新建煤礦項目。這種政策性原因并不是導致合作開發(fā)項目不能核準的唯一原因,不能認定為情勢變更”。在后一案件中,政策性原因變更所導致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成立基礎顯著改變之情況,不能夠認定情勢變更。故法院排出了部分政策性變更導致的合同基礎改變適用情勢變更的情形。政策性變更是否是情勢變更原則適用之情形,法院系統(tǒng)沒有統(tǒng)一的裁判意見。

      (二)司法裁判中的問題

      第一, 情勢變更原則使用之條件、時間未能明確。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原因,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喪失的情形。但沒有規(guī)范指出情勢變更適用之條件為何,當事人在何時才能主張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當然,情勢變更作為原則性條款而非制度性條款,并不能詳細式列舉其構成要件,但在適用邊界上,應該加以明確,指出何種條件不應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其次,關于情勢變更適用之時間,指導意見和司法解釋都沒有明確指出。但在司法判例中,法院并不支持當事人雙方在先行自主協(xié)商的情況前主張適用情勢變更。故法院更多的主張協(xié)商義務先行,主張情勢變更之時間需在協(xié)商義務之后。但這沒有相應之法律規(guī)范確定。

      第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通知,適用情勢變更原則之疑難案件需報高級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審核。故如上述之案件,情勢變更原則的爭議案件大都經過兩次及以上的審理,大多都是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級人民法院在適用情勢變更原則。這體現(xiàn)出的問題,是延長了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時長。時間即成本,間接增加了雙方的訴訟成本,無法快捷有效地處理經濟合同糾紛。盡管對情勢變更原則的嚴格適用,是對契約嚴守精神的尊重。但在市場經濟之中,時間成本給當事人雙方帶來的不僅僅是訴訟成本增加,還有交易機會的丟失。情勢變更適用之審核必然加長了訴訟時間,故應在慎重適用情勢變更原則之下重新考量報審的必要性。

      第三, 情勢變更原則適用條件與界限模糊,給予了法官高度的自由裁量權,且在現(xiàn)有司法體系之中,必然導致同一案件事實在不同法官手中出現(xiàn)相反判決。在上述分類案件之中,情勢變更原則與顯失公平、商業(yè)風險與政策變更的區(qū)分并沒有明顯界限,在案件判決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F(xiàn)有情勢變更原則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故各級各地法官對此認知并不相同,且我國系成文法國家,判例沒有約束力。因而常常出現(xiàn)不同省份下屬中級人民法院對同一案件情形的情勢變更認定不同,導致“不同省份、不同政策”的錯覺。這也削弱了法院整體的司法公信力。情勢變更作為原則必然會擴大自由裁量權,在此情形之中,應在司法體系中建立對情勢變更原則的統(tǒng)一認識,以此“限制”法官個人的自由裁量權。

      三、合同編下情勢變更原則之重構

      (一)明確情勢變更之效力

      我國確立情勢變更原則是通過對《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的解釋,這雖然在法律上確定了情勢變更原則的地位,但是司法解釋也未明文確定該原則。而情勢變更原則的規(guī)定并不完善,即沒明確情勢變更之地位,也沒明確情勢變更之條件。造成我國在司法裁判的活動中,出現(xiàn)許多不同的判決結果。我國系成文法國家,司法裁判員用既有的法律規(guī)范,而司法判例并不具有法律效力。通過上述對我國司法裁判對情勢變更原則適用之分析,再結合長遠來看,我國合同法應當對情勢變更原則以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確規(guī)定。恰好此時我國也正在進行民法典的編纂工作,民法總則之編纂工作已經完成,而民法分則之合同編尚在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在合同編明確規(guī)定情勢變更原則,并對其地位、條件加以規(guī)范,有利于區(qū)別情勢變更原則和其他合同法原則的差異。

      當然,在現(xiàn)有之規(guī)范中,規(guī)定情勢變更原則的法律后果是變更或者解除合同。而其兩者之間是否有先后適用之順序,這也有許多不同的爭論。在最高院的《指導意見》和紀要通知之中,最高院認為:“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要積極引導當事人重新協(xié)商,改訂合同;重新協(xié)商不成的,爭取調解解決”。尋查其背后深意,是否表明法院系統(tǒng)在變更和解除合同之結果上,需優(yōu)先適用變更合同之效果,非經變更合同之意,不得主張解除合同。故,除了以立法的形式在民法典之合同編確立情勢變更原則的一般條款外,對該原則的適用結果及其他構成要件和適用時間做出相應的司法解釋,這有利于統(tǒng)一情勢變更之標準,也利于法院在司法審判中正確而慎重的適用該原則。

      (二)構建情勢變更原則適用之條件

      現(xiàn)有情勢變更原則之適用條件主要規(guī)定在《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中。首先要求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fā)生變化,即要求合同履行的客觀基礎情形在履行中發(fā)生了異乎尋常的巨大變化。根據司法解釋,情勢變更之“情勢”是指合同訂立時的客觀環(huán)境,而一切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情勢”并不被包括。其次,該重大變化非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之時能夠合理予以預見的,這種變化必須超出了當事人雙方的合理預期才能構成情勢變更。最后,造成該重大變化的原因非不可抗力和商業(yè)風險。不可抗力之適用由合同法正文加以規(guī)定。但情勢變更原則沒有完全排除商業(yè)風險。在結果上,情勢變更之情況將導致“繼續(xù)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可以請求變更或解除合同。司法解釋僅僅只有一條規(guī)范情勢變更原則,如上述之分析,在此原則的適用條件上略顯不足,無法區(qū)別合同法的其他基本原則。在合同編之上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重構其條件,以統(tǒng)一情勢變更的適用。

      第一, 時間條件上,應在合同成立之后履行完畢之前對所發(fā)生的情勢變更情形進行主張。情勢變更不僅僅包括履行合同中的“顯失公平”,還包括履行中發(fā)現(xiàn)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情形。這就要求在主張情勢變更之時,合同已經成立,出現(xiàn)上述情勢時才可向法院主張。故應該明確適用情勢變更之時限,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完畢前。

      第二, 現(xiàn)有情勢變更之條件如上所述,應在其基礎上進一步釋明條件。司法解釋中要求當事人雙方在訴前有先行協(xié)商處理,沒有先行協(xié)商,法院不支持當事人主張情勢變更。在界限確定上,需進一步明確與不可抗力、顯失公平之間的區(qū)別??梢悦鞔_何種情形不能適用情勢變更原則,以確定情勢變更原則的核心概念。對于商業(yè)風險,應當明確商業(yè)風險之上可以適用情勢變更原則,不能將兩者所對立。在政策變更之上,則應該把合同編之情勢變更與行政法相協(xié)調,明確抽象性行政干預行為可以適用情勢變更。最后,對于合同目的之不能實現(xiàn)的情形,應該明確其成因為何種狀況才能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明確排除主觀之情勢變更。

      (三)再協(xié)商義務之構建

      “再協(xié)商義務”概念從何而起尚待進一步的考證,但是其已經在諸如《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簡稱PICC)及《歐洲合同法原則》(簡稱PECL)等模范法中出現(xiàn)過。再協(xié)商義務是指現(xiàn)存合同之雙方當事人依合意調整適用于情勢之變化,為此目的的應當相互進行交涉的義務。再協(xié)商的目的是通過雙方當事人自主協(xié)商的方式達成新的合意內容,盡量以最大的可能避免糾紛進入司法機構,通過雙方積極的交涉及時止損,防止情勢進一步惡化,也體現(xiàn)契約嚴守的精神。也有學者認為該再協(xié)商義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延伸。我國并沒有規(guī)定再協(xié)商義務,但在最高院的指導意見和通知上,規(guī)定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要積極引導當事人重新協(xié)商,改訂合同;重新協(xié)商不成的,爭取調解解決。在司法實踐之中,法院要求當事人雙方需在訴前自行協(xié)商,沒有自行協(xié)商的,法院對其主張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主張不予支持。在此情形之下,我國已經有了再協(xié)商的影子,但其相當不完善。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訴前協(xié)商和訴中協(xié)商都被加以規(guī)定。雖然強調了協(xié)商的重要性,但有強行調節(jié)結案之嫌疑,加重了當事人的調節(jié)成本。第二,雖然規(guī)定了兩次調節(jié),但并未設定為當事人之義務。在此種情形下,訴前調節(jié)則可能變?yōu)橐环N形式,雙方更注重訴訟中的調節(jié),難以做到訴前分流的效果。

      我國構建再協(xié)商義務時,則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需對再協(xié)商義務有正確的認識。當事人雙方在再協(xié)商過程中對原合同確立的權利義務進行調整,體現(xiàn)的是私法之意思自治,應區(qū)別于法院的強制性調整。再協(xié)商義務是一種權利,請求合同相對方重新協(xié)商合同的權利;也是一種義務,是變更合同內容的必經程序。再協(xié)商義務只要求雙方秉著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磋商,不要求必須達成一定的合意,即不包含承諾義務。由此,再協(xié)商義務也就不是真正的義務。當事人不履行再協(xié)商義務,只是請求調整或解除合同的權利受到限制,并不承擔義務不履行再協(xié)商等其他賠償?shù)姆珊蠊?。具體在司法實踐中,法院要求訴請人和對方當事人有協(xié)商變更或解除合同的行為,否則對于訴請人之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主張不予支持。第二,需構建符合我國實踐的再協(xié)商義務。在法學理論研究中,學者認為應當將情勢變更原則引入民法典的合同編中。如果當事人在發(fā)生情勢變更以后,能夠通過自行協(xié)商對各方的權利義務重新約定,這更符合合同法的基本精神,體現(xiàn)出私法的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原則。我國現(xiàn)在對訴前和訴中的協(xié)商都有規(guī)定,有浪費司法資源的狀況。如將在協(xié)商義務引入情勢變更原則的司法實踐中,則應該考慮將訴中調解環(huán)節(jié)弱化或者取締。將再協(xié)商義務作為必要的前置程序,即當事人在申請變更或解除合同前,必須要與對方當事人進行協(xié)商,進行合同權利義務的再磋商。只有再磋商無果的情況下,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法院才能支持其情勢變更 的訴訟請求。

      參考文獻:

      [1] 梁慧星.民商法論從(第5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2] 王 軍.美國合同法(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3] 梁慧星.合同法上的情事變更問題[J].法學研究,1988(6).

      [4] 崔建遠.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 褚 陽.大陸法系情勢變更制度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6.

      [6] 王利明,姚 輝.完善我國違約責任制度十論[J].中國社會科學,1995(4).

      [7] 韓世遠.情事變更若干問題研究[J].中外法學,2014(3).

      [8] 張建軍.情勢變更與商業(yè)風險的比較探討[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4(2).

      [9] 萬 方.我國情勢變更制度要件及定位模式之反思[J].法學評論,2018(6).

      [10] 程順增.論情勢變更制度與我國合同法體系之契合——以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6條的適用為視角[J].法律適用用,2012(6).

      [11] 于 震.對完善我國情勢變更原則的思考[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7(4).

      [12] 劉曉暉.論情事變更制度法律效果之構造模式[D].濟南:山東大學,2017.

      [13] 王利明.民法分則合同編立法研究[J].中國法學,2017(2).

      [14] 劉鵬飛.中國司法實踐中情勢變更制度適用問題探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15] 韓 強.情勢變更原則的類型化研究[J].法學研究,2010(4).

      [16] 程順增.論情勢變更制度與我國合同法體系之契合——以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6條的適用為視角[J].法律適用用,2012(6).

      [17] 曹守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之情勢變更問題的理解與適用[J].法律適用,2009(8).

      [18] 孫美蘭.情勢變動與契約理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9] 吳 冰.論情勢變更制度的法律適用[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8.

      [20] [德]英格博格·施文策爾.國際貨物銷售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和艱難情勢[J].楊娟,譯.清華法學,2010(3).

      [21] 劉驥榮.情勢變更原則適用的合理性分析——基于重新協(xié)商義務為方向[A].最高人民法院.法院改革與民商事審判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9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最高人民法院:國家法官學院科研部,2018:10.

      [22] 參見[德]馮.巴爾等主編.歐洲私法的原則、定義與示范規(guī)則: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M].高圣平,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3] 董 方.論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6.

      [責任編輯:蘭欣卉]

      龙陵县| 游戏| 永川市| 信阳市| 房产| 内江市| 延长县| 南郑县| 子洲县| 海丰县| 特克斯县| 寻甸| 正蓝旗| 永新县| 新郑市| 湘阴县| 宁安市| 怀仁县| 东阿县| 尤溪县| 永寿县| 岳西县| 新源县| 大余县| 巴塘县| 曲松县| 夏邑县| 丹江口市| 楚雄市| 宝应县| 滕州市| 宝丰县| 胶州市| 永康市| 山东省| 中牟县| 澳门| 大洼县| 西峡县| 神池县|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