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子涵
這個周末,我和媽媽一起回到了鄉(xiāng)下的姥姥家。
其實我并不愿意和媽媽一起回姥姥家,雖然是暖意融融的春天,我們倆的關(guān)系卻像是進入冰封的冬天,僵了好多天。我認為媽媽每天只顧上班,一點都不關(guān)心我。而媽媽認為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什么都依靠她。在姥姥家,因為刷碗的小事,我們再次發(fā)生了爭吵,我獨自跑了出去。
屋外陽光明媚,四月的春天,到處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各種花兒競相開放,露出可愛的笑臉,各種小草頭頂著一個個綠色的夢想瘋狂長高。我卻無心欣賞,漫無目的地來到了野外的田畔。抬頭一看,我被眼前獨特的景象迷住了,那是城市里沒有的純潔,也是鄉(xiāng)村獨有的芳華,暖洋洋的微風吹拂著,大大小小的蒲公英隨風飛舞,像雪花一樣。剎那間,整個田野都被一種圣潔的美籠罩著。蒲公英像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自由翱翔在空中,感受天空的美好,擁抱新鮮的空氣。
我無意低頭一看,地下有許多大大小小已經(jīng)枯黃的莖,我忍不住巡視周圍,一片片的全都是這種莖,沒有了絨球似的蒲公英花兒,完全被榨干了水分的枯枝,顯得光禿禿的,難看極了。噢,原來這是蒲公英的媽媽呀,她們沉默、平凡又渺小。陽光下,我出神地望著平凡又偉大的蒲公英媽媽,蒲公英媽媽望著她們的孩子。當我回過神來,抬起頭時,許多蒲公英借著風伯伯的手飛向了遠方,它們承載著母親的愛,承載著不舍和使命,到別的地方落戶長大,又看著孩子飄向遠方……
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媽媽和我,我們不就是蒲公英嗎?總有一天,我要離開媽媽,飛向遠方,所以媽媽才要鍛煉我的自立能力。原來我一直在愛中長大,原來媽媽是為了我好。想到這里,我跑回到了姥姥家,媽媽在桌前睡著了,但依然皺著眉頭,有等待,也有擔憂。桌子上放著一大杯水,我嘗了一口,是蒲公英泡的茶。這時我才明白,媽媽回來是為了帶蒲公英,為我熬茶喝。那一刻,我和媽媽所有的矛盾都化解了。感謝媽媽,也感謝你,蒲公英!
(河南漯河市第三中學,指導老師:魏得強)
點評
小作者選材新穎,找到了人和物的相似之處,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技法,以蒲公英為寫作對象,寫出了自己對媽媽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捌压ⅰ笔切形牡木€索,對蒲公英種子和蒲公英的莖分別進行細致描寫,又運用對比,讓人明白蒲公英媽媽的偉大。寫“我”和媽媽的感情運用欲揚先抑的寫法,突出媽媽的用心良苦和偉大之處。結(jié)尾一段讓人拍手稱妙,既點明了習作題目,又前后照應,讀后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