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志輝 陳宜宏
[摘要]目的降糖聯(lián)合他汀降脂療法在混合型血脂異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于2017年1 - 10月期間,納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5例血脂異常的T2DM患者,根據(jù)患者的一般資料、病情狀況確定降糖目標,以降糖目標為依據(jù)予以單純降糖藥物治療或者降糖藥物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在此基礎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降脂治療,對比治療前、治療2個星期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統(tǒng)計血脂、血糖達到標準水平患者的百分比,評估此種治療方案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治療后75例患者的平均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IDI)、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I-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 2hPBG)水平均有明顯改善,TC、TG、LDL-C、FBG、2hPBG水平均降低,HDL-C升高,各項指標平均水平均達到標準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有54例(72.00%)患者的TC、TG、LDL-C、HDL-C各項血脂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51例(68.00%)患者FBG、2hPBG血糖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結論降糖聯(lián)合他汀降脂療法應用于混合型血脂異常的2型糖尿病治療當中,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臨床治療效果理想,應用價值高,值得推廣應用。[關鍵詞]降糖;他汀降脂療法;混合型血脂異常;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 2019) 01-211-04
混合型血脂異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T2DM伴血脂異常的臨床表現(xiàn)[1],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主要危險因素,而動脈粥樣硬化可能引發(fā)全身性血管病變,增加心腦血管病變的發(fā)生風險,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我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防治專家共識》指出治療混合型血脂異常的T2DM的首要目標是控制血糖,降低LDL-C水平,對于降LDL-C首選藥物為他汀類藥物,治療后LDL-C達標,但TG水平仍高的患者應予以貝特類藥物或貝特類聯(lián)合他汀類藥物治療[2]。對于混合型血脂異常的T2DM應用降糖聯(lián)合他汀類藥物治療是否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尚不清楚,尤其是對此此種治療方案能否有效降低TG水平存在爭議?;诖?,本次研究以我院7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降糖聯(lián)合他汀降脂療法在臨床當中的應用可行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75例研究對象,均為2017年l - 10月在我院確診并接受治療的混合型血脂異常的T2DM患者。其中男31例,女44例;年齡37 - 69歲,平均(58.0±6.8)歲;糖尿病病程在2 - 16年,平均(5.8±1.3)年。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T2DM診斷標準;(2)符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4]中關于混合型血脂異常診斷標準;于入院前已應用2型糖尿病飲食控制方案超過1周;(3)年齡≥18周歲;(4)對研究中使用藥物無過敏史;(5)對本研究知情,由本人/家屬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胰腺炎病史或胰腺炎家族史;(2)有他汀類藥物使用史;(3)近3個月內(nèi)服用過貝特類藥物;(4)有精神病史或認知障礙;(5)病史資料不全;(6)排斥研究或無法完成治療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以患者的一般資料、病情狀況、年齡、預期壽命為依據(jù),為每位患者制定降糖目標,根據(jù)降糖目標選擇單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聯(lián)合口服降糖藥。我院首選降糖藥物為鹽酸吡格列酮片(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H20070060.規(guī)格:15mg),每次服用15mg,每天1次,以患者的降糖目標為依據(jù)適當調(diào)整,對于病情嚴重者配合以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S20133006,規(guī)格:3mL: 300單位),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注射量。在降糖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辛伐他汀片(山東魯抗醫(yī)藥集團賽特有限公司,H20083839,規(guī)格:lOmg)或阿托伐他汀鈣分散片(廣東百科制藥公司,H20120021,規(guī)格:lOmg/片)治療。用藥方法:辛伐他汀片初始劑量為每次服用20mg,每天1次,根據(jù)患者的血脂水平調(diào)整用藥劑量,每天最大使用劑量為80mg。阿托伐他汀鈣分散片初始劑量為每次20mg,每天1次,根據(jù)患者的血脂水平調(diào)整用藥劑量,每天最大使用劑量為80mg,連續(xù)治療2個星期。在此基礎上繼續(xù)應用2號飲食方案控制飲食,以避免飲食因素對血脂、血糖水平造成不良影響,并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3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治療2星期后檢測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標,以氧化酶法檢測TC、TG、LDL-C、HDL-C水平,檢測儀器為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使用血糖儀檢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
標準參考值[5-6]: TC: 2.8 - 6.5mmol/L;TG:成人0.56 - 1.70mmol/L; LDL-C: 1.0 - 4.4mmoVL;HDL-C: 1.03 - 2.07mmoL/L;FBG: 3.9 - 6.lmmoL/L;2hPBG:≤7.8m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21.0軟件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結果
2.1 降糖方案應用情況
75例患者中20例患者(26.67%)單用降糖藥物治療,55例(73.33%)患者應用降糖藥物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
2.2 降脂方案應用情況
75例患者中有46例(61.33%)患者應用阿托伐他汀治療,29例(38.67%)患者應用辛伐他汀治療。
2.3 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治療后75例患的平均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明顯改善,TC、TG、LDL-C水平均降低,HDL-C升高,各項指標平均水平均達到標準水平,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經(jīng)過2個星期的治療,75例患者中有54例(72.00%)患者的TC、TG、LDL-C、HDL-C各項血脂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有19例(25.33%)的患者的TC、LDL-C、HDL-C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而TG水平在1.70 - 2.30mmol/L;有2例(2.67%)的患者的TC、LDL-C、HDL-C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而TG水平在>2.30mmol/L以上。
2.4 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治療后75例患的平均FBC、2hPBG均有明顯改善,F(xiàn)BG、2hPBG水平均降低,各項指標平均水平均達到標準水平,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經(jīng)過治療,75例患者中有51例(68.00%)患者FBG、2hPBG血糖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24(32.00%)的患者的FBG、2hPBG血糖水平未恢復至標準水平。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高血糖代謝疾病,其發(fā)生原因為胰島素分泌缺陷,該病的發(fā)生會對機體的各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不良影響,引發(fā)代謝功能紊亂,導致血脂異常,其中T2DM對患者血脂代謝水平的影響更大,更容易引發(fā)血脂代謝異常,導致血脂紊亂[7-8]?;旌闲脱惓5腡2DM在臨床當中極為多見,主要特點為TG、LDL-C升高,HDL-C降低,針對患者的病情程度,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制定血脂控制目標,選取敏感性藥物對患者的進行血脂規(guī)范治療,能夠有效優(yōu)化臨床治療效果。但是臨床發(fā)現(xiàn)混合型血脂異常的T2DM患者經(jīng)過降血脂治療后,部分患者TC、LDL-C、HDL-C各項血脂指標均恢復正常后,但TC仍然偏高[9]。他汀類藥物是治療血脂異常類疾病的主要藥物,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對于其在混合型血脂異常的T2DM中的應用價值還并不清楚,本次研究以我院患者為例分析降糖聯(lián)合他汀降脂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可行性。
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中,血脂異常是較為典型的影響因素,在T2DM患者中,血壓升高以及HDL-C降低為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主要血脂異常體現(xiàn)。高TG血癥是該疾病中較為常見的血脂異常情況,歸結原因,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作用較差,造成機體內(nèi)部脂蛋白酶活性降低,從而造成血液中的TG水平逐漸提升。無論是何種因素造成的T2DM患者,其均會出現(xiàn)胰島素不足情況[10]。因此,對該患者給予相應的降糖治療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部的胰島素水平是完全不夠的。基于上述分析,諸多學者指出采用降脂藥物降低機體TG水平,不僅能夠降低藥物的副反應,還能夠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緩解患者家庭經(jīng)濟[11-13]。有研究[14-15]指出,采用他汀類藥物能夠緩解機體TG水平,但降低幅度并不理想?;诖耍狙芯烤鸵越堤撬幬镏委煘橹?,他汀類藥物降脂為輔進行研究,觀察了對患者TG水平的影響。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2個星期的治療75例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均有明顯降低,TC、TG、LDL-C、FBG、2hPBG各項指標平均水平均達到正常標準,其中有54例(72.00%)患者的TC、TG、LDL-C、HDL-C各項血脂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51例(68.00%)患者FBG、2hPBC血糖水平均恢復至標準水平。但是仍有21( 28.00%)倒患者的TG水平未恢復至正常水平。另有24例(32.00%)患者的FBG、2hPBG血糖水平未恢復至標準水平。此研究結果證實降糖聯(lián)合他汀降脂療法對于混合型血脂異常的T2DM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部分患者TG水平仍然偏高,需要繼續(xù)予以血糖、血脂控制治療。相關研究[6]指出TG水平改善與否與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關,因此對于TG仍然較高的患者應優(yōu)化血糖控制,將口服降糖藥與胰島素聯(lián)合應用。
綜上,應用降糖聯(lián)合他汀降脂療法治療混合型血脂異常的T2DM,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臨床應用可行性高,值得推廣應用。對于治療后TG水平仍然偏高者應針對其病情狀況予以持續(xù)降糖、降脂治療。
[參考文獻]
[1]吳建波,孟雪蓮.山楂降脂丸聯(lián)合普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 7): 950-951.
[2]李淑兵,張?zhí)?,梁嘉?消渴方加減聯(lián)合二甲雙胍片對2型糖尿病患者HOMA-IR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35):138-140.
[3]王麗敏,袁慧娟,趙志剛,等.2型糖尿病治療及合并高血壓和高脂血癥情況調(diào)查分析[.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 12):1245-1246.
[4]蔡曉盛,楊立善,陶凱.∞一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吸煙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內(nèi)皮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55( 36):10-14.
[5]孫燕,饒惠平,李新榮.核因子-KB在新診斷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7,7( 23):185-187.
[6]張?zhí)K皖.他汀類藥物在2型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研究進展叨.臨床與病理雜志,2017,37(7):1529-1534.
[7]范琰,陳亞紅,劉梅林.老年人血脂異常的治療原則和藥物選擇[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5): 4-6.
[8]黃麗,羅圣平,羅曉波,等.某醫(yī)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調(diào)脂藥物應用情況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6,20 (12):2356-2359.
[9]范瑞云,石磊,董均杰,等.不同他汀對絕經(jīng)后高血壓血脂異常合并糖耐量減低患者的療效觀察[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7,35( 6): 571-574.
[10]楊鐵君,陳永鳳.他汀類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14(7):867-868.
[11]尹純,孫藝紅.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及治療[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7,38 (5): 488-492.
[12]彭順剛,盧建剛,余燦,等.辛伐他汀聯(lián)合非諾貝特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并混合型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西南軍醫(yī),2017,19 (2): 112-116。
[13]張賽男.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藥物應用現(xiàn)狀及血糖控制情況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6.
[14]馮建飛,穆瑞斌.他汀類調(diào)脂藥物聯(lián)合普羅布考降低血脂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 24):37-38.
[15]周紅霞.以他汀類為基礎的降脂藥物聯(lián)合應用的不良反應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