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前 兩個男孩的父親
男兒當自強,對于男生來說,最重要就是要有自信,我覺得這不是能夠說得清楚的,而是通過爸爸身上的一些特質(zhì)逐步來感染孩子。
第一次去之前,我已經(jīng)跳過兩次,那是年輕的時候,現(xiàn)在年紀大了,快40了。他第一年去,太小,只有5歲,第二年去,人家才說可以跳了。上去之后,60多米,我們?nèi)苏驹谏厦?,說不怕,那是假的,渾身都在發(fā)抖,因為身邊什么都沒有,就一個圈,把兩個人圈起來,一根繩子拉著人,結(jié)果也不知道怎么樣就下去了——估計是教練推的,要不然我肯定不敢下去。我就把他抱著跳下去,跳下去之后,彈了幾彈。這是很好的體驗,帶著孩子一起,特別是男孩子,一起去體會這種驚險刺激。
還有一次是去攀巖,在天秀山,那里有一個國家級的攀巖基地,我?guī)?,他當時是年紀最小的,我們倆一直攀過去,有一個教練在旁邊跟著他。當時我記得很清楚,他趴在上面,臉貼著巖石,說“爸爸救命,救命”,我說:“爸爸也要你救,我也要救命?!焙髞?,兩個人就一起上去了。
很多小學生都曾義賣過報紙,但有多少家長會在義賣時給孩子分析目標人群、藍海紅海(已知和未知的市場空間),核算成本呢?
我大兒子的學校舉行過一次報紙的義賣,我跟他一起去的。我們?nèi)チ艘粋€廣場。每一個小朋友都拿著報紙,攔著路人說叔叔買一份吧。那個時候是上班高峰期,很忙,大家沒有時間,我就跟他進行分析:“因為報紙一份一塊錢,送一包餐巾紙,你可以思考一下,周邊的人群在哪里,目標客戶在哪里,誰要餐巾紙?”他說:“那些吃早點的人?!薄昂茫俏覀兛梢缘侥睦锶ベu?”“去到廣場旁邊的小巷子里面,吃早點的早餐店去賣?!?/p>
轉(zhuǎn)移陣地之前,我又教他幾點,比如要盯著排隊去買早餐票的人,因為有時候買了票之后,就會有零錢,有零錢的時候,再買一份報紙是很隨意的事情。又比如,找坐在那里的叔叔阿姨,或者叫美女也好,帥哥也好,叫爺爺奶奶也好,嘴巴一定要甜,一定要利用你的天然優(yōu)勢。你還可以改變思路,不賣報紙,賣餐巾紙,報紙是送的。因為吃早點的人都需要餐巾紙來擦嘴,你可以說這是一塊錢的餐巾紙,但送一份報紙……
這樣子就轉(zhuǎn)變了思維。十分鐘他就把十張報紙賣完了。我沒有跟進去,就在早餐店外面等著他,他出來后跟我說,“這個方法挺好的,要不要告訴同學?”
我追著問,現(xiàn)在還想不想再賣,他回答說還想再去領一點,好,那我又說:“要賣,就不用告訴,因為這一塊還是藍海,你告訴他,競爭就進來了,就是紅海,你的利潤,你的銷售模式又要改變,利潤又沒有那么高。”就這么教給他,他又去領了十份,十分鐘內(nèi)又銷售完。
既然是對他的財商教育,那么我還要跟他算成本。這是義賣,收入是5毛錢一份,賣了二十份,成本就是13塊錢,3塊錢是怎么來的——是我的停車費,爸爸媽媽的指導不用錢,陪伴不用錢,但這個硬性成本,我們要計算出來。最后得出利潤是7元,他非常高興,因為他看到還有一個同學在那里,拉著別人的手,卻賣不出去,很頭疼。還有一個同學基本上沒有賣,哭哭啼啼地給他爸爸,他爸爸全部買走了。
在探討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我和我的太太都聽過很多課,但最后我體會到,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我有兩個孩子,當我發(fā)現(xiàn)大兒子從小就比較優(yōu)秀的時候,我認為是我培養(yǎng)出來的,但當我老二出來,我才發(fā)現(xiàn),雖然教育方法一模一樣,但結(jié)果卻完全不同。人不可能被培養(yǎng)出來,對于孩子,唯一的可能性只是發(fā)現(xiàn),給他更多的體驗。有人說,孩子的智慧來自于母親,孩子的毅力來自于父親,所以媽媽們自己多學習,爭取給他的智慧做乘法,作為爸爸的也多跟他們出去玩,給他們的毅力做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