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 ? 本文總結(jié)了藍杉播種育苗技術(shù),包括圃地選擇與區(qū)劃設計、整地、施肥、做床、種子選擇與處理、播種、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方面內(nèi)容,以期為藍杉的擴繁和推廣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 藍杉;播種育苗;實用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 S791? ? ? ? 文獻標識碼? ? B?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6-0098-02
藍杉(Picea pungens Engelm.)原產(chǎn)于北美,是歐美傳統(tǒng)彩葉觀賞樹種,更是世界上唯一的藍色常青樹。藍杉株高9~15 m、冠幅3~6 m,樹形為金字塔狀或柱狀,結(jié)構(gòu)緊湊,外形美觀,可孤植或叢植于廣場、草坪綠地、庭院、建筑物前等,亦可用來制作盆景。藍杉被引入我國后,現(xiàn)已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廣泛栽培。播種育苗是繁殖藍杉的主要方式,本文對其具體技術(shù)進行總結(jié),以期為藍杉的擴繁和推廣提供參考。
1? ? 圃地選擇與區(qū)劃設計
1.1? ? 圃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通透性良好、地下水位適宜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塊用作苗圃地,同時要求交通便利、排灌方便、有電源設施等。
1.2? ? 區(qū)劃設計
按國標《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GB/T 6001—1985)[1]規(guī)定執(zhí)行。
2? ? 整地、施肥與做床
2.1? ? 整地
原有苗圃整地要在育苗前進行,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鎮(zhèn)壓,做到耕耙及時、深耕細作、地平土碎、清除石塊和草根等雜物。在播種的上一年秋季深翻土壤25~30 cm,隨耕隨耙,翌春施壓平整。新建苗圃整地按《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GB/T 6001—1985)規(guī)定執(zhí)行。
2.2? ? 施肥與土壤處理
施肥原則為施足基肥、適當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用腐熟的農(nóng)家肥75 t/hm2、磷酸二銨300 kg/hm2,在翻地前將基肥均勻撒施在圃地地表,翻耙后做床前施入磷酸二銨。土壤消毒與滅蟲用硫酸亞鐵粉末225 kg/hm2、甲胺磷20 kg/hm2與肥料混勻后,借助深翻施入土中。
2.3? ? 做床
在播種前3~5 d做床。苗床規(guī)格為床寬100 cm、床高20 cm、床溝(步道)寬30 cm。苗床長依灌溉方式和地勢確定,一般長為10~30 m。做床后播種前要灌足底水,以達到充分接墑為準。床向為南北向,務求做到面平、床直、沿整、土壤細碎、上塇下實、疏松適度。
3? ? 種子選擇與處理
3.1? ? 種子選擇
選擇經(jīng)過選育的優(yōu)良種源的種子。種子質(zhì)量按國標 《林木種子質(zhì)量分級》(GB7908—1999)[2]中規(guī)定的Ⅰ、Ⅱ級標準執(zhí)行。
3.2? ? 種子處理
一是雪藏處理。春季播種時,可在農(nóng)歷春節(jié)前后用雪埋藏種子,將雪和種子按3∶1的比例混合,置于0~5 ℃的房間內(nèi)自然存放。2—3月,待混雪開始融化后,將種子浸泡于水中,促雪完全化開。二是種子消毒。于播種前4~5 d,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 min,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三是種子催芽。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透明塑料袋中,置于25~30 ℃環(huán)境中催芽,其間每天進行1次溫水過濾,防止其變質(zhì)腐壞。約7 d后種子即開始發(fā)芽,待有1/3的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4? ? 播種
4.1? ? 播種時期和播種量
4月下旬至5月上旬,當表層土壤5 cm深處的土溫穩(wěn)定達到12 ℃以上時即可播種,播種量為30 kg/hm2?;虬慈缦鹿接嬎悴シN量[3]:
式中:X為單位長度或單位面積實際所需的播種量;A為單位長度或單位面積的計劃總產(chǎn)苗量(株);W為種子千粒重(g);C為損耗系數(shù),一般可取值1.1;P為種子純度(小數(shù));G為種子發(fā)芽勢(小數(shù))。
4.2? ? 播種方法
藍杉播種育苗多采用撒播。播種前,給床面澆足水,當水自然滲透后再進行撒種。將種子(混沙)均勻播于床面,播種后覆蓋0.4 cm厚的細沙土,接著鎮(zhèn)壓苗床。此時,可噴灑除草劑封閉床面,即將25%除草醚可濕性粉劑兌水配成濃度為1%的藥液,按床面0.5~1.0 g/m2的用量,用噴霧器均勻噴灑于床面。其上再用鋸末或秸草等進行覆蓋,厚度為0.6~2.5 cm。在此之后,可在床面架設塑料拱棚,以起到保濕、提溫的作用,但當拱棚內(nèi)溫度超過35 ℃時,應當加蓋遮陽網(wǎng),并確保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播種時不宜撒種過密,以保證苗床具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防止病菌滋生。在種子萌發(fā)后,可逐漸撤除上層覆蓋物。
5? ? 苗期管理
5.1? ? 當年苗管理
5.1.1? ? 出苗期管理。一是水分控制。播種后出苗前澆水要及時,原則是少澆勤澆,保持種子層持續(xù)濕潤。播后6~7 d開始出苗時,可酌情增加澆水量。二是溫度控制。當床面溫度超過30 ℃時,應立即澆(噴)水降溫。三是病害防控。出苗后每隔7 d噴1次0.5%高錳酸鉀溶液,連噴3次。
5.1.2? ? 幼苗期管理。一是水肥控制。酌量追肥,本著少量多次原則,追肥量漸次遞增,間隔期為10 d左右,年度共追肥2~3次。所用肥料尿素(含純N 45%)、磷酸二銨(含P2O5 18%)、氯化鉀(含K2O 60%)按2∶1∶1比例混配,施肥量由60 kg/hm2漸次增至90 kg/hm2。施肥后及時用清水沖洗葉面,以避免莖葉被肥料灼傷。施肥后要澆透水1次;幼苗期可適當減少澆水次數(shù),同時增加每次澆水的量。注意采取措施避免烈日灼烤,當?shù)乇頊囟冗_到34 ℃以上時,立即實施噴水降溫措施。二是光照控制。當幼苗的出土率達到70%以上時,應設法適當增加光照,但要在10:00—15:00進行遮陽,待到幼苗完全適應生長環(huán)境即可解除遮陽。三是預防早晚霜危害??刹扇∞篃煼ɑ蚬嗨?。四是病害防控。幼苗期每隔7~10 d噴1次0.3%高錳酸鉀溶液,噴后用清水沖洗葉面,其間連續(xù)噴灑2~3次[4]。
5.1.3? ? 速生期管理。一是水肥管理。每隔7~10 d噴1次氮肥,用量為100 kg/hm2,同時混施磷酸二氫鉀1.5 kg/hm2,連續(xù)施用2次。施肥選在早、晚或陰天、空氣濕度大時進行。9月上旬以后停止噴水。二是病蟲防控。按《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GB/T 6001—1985)相關(guān)規(guī)定執(zhí)行。三是松土、除草。根據(jù)自然降水情況,及時進行疏松土壤作業(yè),深度2~3 cm。按“除早、除小、除了”原則及時除掉雜草,可配合施肥、松土進行。
5.1.4? ? 苗木硬化期(生長后期)管理。一是追肥。自8月中旬開始葉面噴施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用量5~10 kg/hm2,每隔5~7 d噴灑1次,連噴2~3次。二是水分控制。圃地干旱時,盡量以松土代替灌水,同時注意防范早霜危害。三是越冬管理。11月上旬前后,在土壤封凍前7~10 d灌1次透水。即將結(jié)凍時將步道土翻松打碎,均勻蓋嚴苗木,厚度要高出苗梢1.5~2.0 cm,其上再覆蓋1層草簾[5]。
5.2? ? 2年苗管理
5.2.1? ? 前期管理。一是春季管理。春季土壤解凍5~7 cm深時,澆1次解凍水。在4月中下旬后挖好排水溝,及時松土和培土蓋根。二是撤土。春季土壤解凍10~15 cm深時,分2~3次撤除床面覆土,每次間隔2~3 d,撤完土后立即噴透水。
5.2.2? ? 生長期管理。一是水肥管理。當苗木開始顯現(xiàn)泛藍顏色后,給苗床灌足水分。5月初開始噴肥,以后每周噴肥1次,按尿素計算,用量分別為10、12、14、15 g/m2,后2次增加等量的過磷酸鈣,噴肥后用清水洗苗。6月中旬后停水停肥。二是間苗。二年生苗木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間苗定株,保留密度為300~400株/m2。三是松土、除草、病害防控和越冬管理等。同上述當年苗管理。
5.3? ? 3年苗管理
5.3.1? ? 起苗和選苗。盡量選在早春時節(jié)起苗。起苗方法為機械起苗或人工起苗。起苗后即刻進行選苗,亦即選出頂芽飽滿、苗干通直、充分木質(zhì)化、針葉完整、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苗。
5.3.2? ? 移植前處理。修剪過長的主根,保留長度12 cm左右,條件允許時可用保水劑或生根粉進行浸根處理,至少也要用泥漿蘸根處理。要求各道工序銜接緊密,及時假植、澆水,確保根系不失水。
5.4? ? 苗木移植
5.4.1? ? 移植時間和方法。4月末前后,當土壤解凍15 cm深時進行移植。按前述要求做床,移栽前澆透水,株行距為30 cm×30 cm。栽苗時,用植苗鏟直立下蹬開縫寬4~5 cm,放苗時深送高提,埋沒地跡徑,用鏟分2次擠實,防止露根、窩根、下窖,栽正踩實,澆透水。
5.4.2? ? 緩苗期和生長期管理。移植后2~3周內(nèi),重點進行水分管理,及時松土保墑,噴水降溫。生長期管理及越冬防寒,同上述2年苗木。
6? ? 苗木出圃
6.1? ? 春季起苗
6.1.1? ? 起苗時間。4月下旬苗木萌發(fā)前起苗,起苗前2~3 d灌透水。
6.1.2? ? 起苗深度及方法。藍杉起苗深度要控制在20 cm左右。起苗方法有機械起苗和人工起苗2種。起苗后要立即就地假植。
6.2? ? 秋季起苗
6.2.1? ? 起苗時間。10月下旬苗木完全停止生長后起苗。管理措施同春季起苗,但起苗后要進行越冬假植。
6.2.2? ? 越冬假植。假值坑規(guī)格長5 m、寬3 m,底面平整,無雜草、碎石等雜物。具體假植方法:將苗木散捆單擺在假植溝內(nèi),其他要求同臨時假植。每坑假植完后澆1次透水,做到隨假植隨澆水,對有露根的部分苗木進行補土。
6.2.3? ? 覆土。10月下旬,在土壤封凍前(夜凍晝消時節(jié))7~10 d灌1次透水,在即將結(jié)凍時將床溝土翻松打碎并蓋嚴苗木,厚度高出苗梢1.5~2.0 cm,其上再覆蓋1層草簾。
6.2.4? ? 撤土。翌年春天4月中下旬前后,栽植7 d前(土壤解凍10~15cm深時)撤土,撤土后及時澆透水1次。
6.3? ? 技術(shù)檔案
按《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GB/T 6001—1985)要求,建立育苗技術(shù)管理檔案。
7? ? 參考文獻
[1] 國家標準局.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GB 6001-1985[S].北京:國家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1985.
[2] 國家質(zhì)量技術(shù)監(jiān)督局.林木種子質(zhì)量分級:GB7908-199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
[3] 周慶營,張汝利.美國藍杉播種育苗技術(shù)[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7(5):66.
[4] 楊振宇.藍杉圃地育苗技術(shù)及管理[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7(20):145-146.
[5] 蘇寶玲.克羅拉多藍杉的播種繁殖及管理[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