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惠才 曾興旺 葉妮 郭正財 烏魯合番 鄭世財 金國平
摘要? ? 植物農(nóng)藥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大面積飛播滅鼠,能夠防止生態(tài)系統(tǒng)化學污染。為了解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的應用效果,開展了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一次性大面積飛播滅鼠試驗,方法為野外林地一次性飛機投餌滅鼠,投餌量為2.25 kg/hm2。大面積飛機防治地面自然生物災害的過程中,以確保防治效果為主要目的,以地面信號為主,適當采用了GPS定位導航技術。然后對其在野外大面積林帶對鼠害的防效進行了調(diào)查。結果表明,這次大面積飛播毒餌防治沙漠林帶害鼠的防治效果與野外一次性投餌生物防治效果≥85%的標準無顯著差異(|t|=0.449<1.96),符合防治要求,說明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適合大面積野外害鼠防治,為大面積生物防治提供了示范。
關鍵詞? ? 鼠害;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生態(tài)林;GPS定位導航
中圖分類號? ? S44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89-02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林地由于額河水的滋潤,人工白梭梭、沙拐棗林內(nèi)植物生長茂盛,為視覺、嗅覺感官靈敏且具有遷移習性的大沙鼠、子午沙鼠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和絕佳的隱蔽場所。隨著貨運和人類活動的增加,嚙齒動物豐富度進一步增加,據(jù)昌吉州木壘蝗蟲鼠害測報防治站多年的調(diào)查資料顯示,2004年,該區(qū)域嚙齒動物主要有大沙鼠、子午沙鼠、五趾跳鼠、野兔;2015年增加種類有灰倉鼠[1]。嚙齒動物單位面積數(shù)量分布是其他荒漠區(qū)域的3~5倍。主要受害植物是白梭梭,大小植株的當年生嫩枝均可被啃食,其次是沙拐棗和沙蒿。河岸兩側沙丘上植被稀疏區(qū)域,可見鼠洞層疊。據(jù)昌吉州木壘蝗蟲鼠害測報防治站2018年10月調(diào)查,人工林由于鼠害嚴重,白梭梭死亡率達40%,沙拐棗死亡率達20%,給防風、固沙的人工生態(tài)林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1? ? 材料與方法
1.1? ? 防治區(qū)概況
防治區(qū)域位于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南北寬1 600 m,東西長166 000 m,面積26 666 hm2,內(nèi)緣為額河兩岸人工白梭梭、沙拐棗林,下層植物為油蒿、沙蒿。外緣為自然景觀,種類有白梭梭、沙拐棗、油蒿,白梭梭、沙拐棗、麻黃,白梭梭、油蒿、沙蒿,白梭梭、沙拐棗、沙蒿以及駝絨藜、沙蒿、麻黃等草地類型[2]。年降水量70~120 mm,年蒸發(fā)量大于年降水量的10倍以上。土壤為風沙土。由于額河水的滋潤,兩岸白梭梭、沙拐棗以及下層植物油蒿、沙蒿、三芒草等植物生長茂盛,植被下的地表有苔蘚、地衣生長,有效固定了沙丘,明顯改善了兩岸生態(tài)環(huán)境。
1.2? ? 防治方法
由于防治區(qū)域包括向下游輸水的水源渠道,結合減少生態(tài)污染等因素,本次防治選擇無錫開立達實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植物農(nóng)藥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采用野外林地一次性投餌法,投餌量為2.25 kg/hm2。
本次防治采用直升機噴撒毒餌,載重量為0.7~1.0 t,飛行高度60 m,噴幅50 m。本次防治自10月13日調(diào)用直升機開始防治,由于刮風、降雨等天氣因素影響,至10月27日結束,歷時14 d,撒餌飛行76架次。投餌量為2.25 kg/hm2,防治面積26 666 hm2。
直升機大面積投餌滅鼠,與農(nóng)用飛機投餌防治技術相同[3-4],必須準確應用地面信號。本次大面積投餌滅鼠采用了GPS定位巡航,屬于新技術應用,是同行業(yè)前瞻性技術應用。
1.3? ? 調(diào)查方法
包括防治前鼠密度調(diào)查和防治后滅效調(diào)查。
1.3.1? ? 有效洞口調(diào)查法。害鼠有效洞口調(diào)查法適用于野外害鼠密度調(diào)查,本次害鼠防治調(diào)查采用等距離取樣,同時采用有效洞口調(diào)查法。具體方法為:選取樣點面積1 hm2,第1天黃昏選擇樣點并在樣點內(nèi)堵完所有鼠洞,翌日清晨在樣點內(nèi)觀察記錄開洞數(shù)目,以此代表樣點內(nèi)有效洞口數(shù)[5-6]。樣點間隔10 km,取樣數(shù)11個。
1.3.2? ? 校正方法。在防治區(qū)內(nèi),任選1個樣點。本次調(diào)查樣點面積為1 hm2。第1天黃昏,堵完樣點內(nèi)所有的鼠洞,第2天清晨檢查記錄開洞數(shù),并在每個開洞洞口布夾捕鼠,捕完為止,記錄樣點內(nèi)害鼠數(shù)量[7-8],計算有鼠率。計算公式如下:
有鼠率(%)=(實際捕鼠數(shù)/有效洞口數(shù))×100;
鼠密度=有效洞口數(shù)×有鼠率;
式中,S1—防治前的鼠密度,S2—防治后的鼠密度。
1.4? ? 數(shù)據(jù)分析
根據(jù)野外生物防治效果≥85%的要求,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Excel樣本百分數(shù)與總體百分數(shù)差異顯著性檢驗:
式中,P0為大樣本要求防效85%, 為平均防效,SP為樣本百分數(shù)標準誤。將|t|與1.96、2.58比較,判斷差異顯著性。若|t|<1.96,差異不顯著;若|t|>1.96,差異顯著;若|t|>2.58,差異極顯著。
2? ?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防治前平均密度為160.545 4只/hm2,防治后平均密度為16.363 6只/hm2,平均防治效果為89.8%。這次大面積飛播毒餌防治沙漠林帶害鼠的防治效果與野外一次性投餌生物防治效果≥85%的標準無顯著差異(|t|=0.449<1.96),符合防治要求。說明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適合大面積野外害鼠防治。但此次大面積飛播毒餌投餌量為2.25 kg/hm2,遠高于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使用說明范圍。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防治前平均鼠密度為160.545 4只/hm2,防治后平均鼠密度為16.363 6只/hm2,平均防治效果為89.8%。這次大面積飛播毒餌防治沙漠林帶害鼠的防治效果與野外一次性投餌生物防治效果≥85%的標準無顯著差異(|t|=0.449<1.96),符合防治要求。本次大面積飛播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開展防治有3個亮點,一是使用飛機防治,二是使用植物農(nóng)藥,三是使用GPS導航定位。
飛機防治的優(yōu)點是控制災害速度快、效率高、防治質量好,缺點是費用高。在鼠害高密度、暴發(fā)性發(fā)生危害時,采用飛機防治能以最快的速度在保質保量的同時進行災害控制,挽回經(jīng)濟損失,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免遭破壞。
在采用飛機防治前,要做好單位面積投餌量試驗、飛播毒餌流速測定。根據(jù)滅鼠工作的需要,在開展滅鼠工作前,先在相同生境、害鼠危害密度達到防治標準的區(qū)域進行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針對標靶動物大沙鼠、子午沙鼠的投餌量試驗[9],然后確定單位面積飛播投餌量。昌吉州木壘蝗蟲鼠害測報防治站在滅鼠前已開展了新貝奧生物(植物源)滅鼠顆粒劑針對標靶動物大沙鼠、子午沙鼠在沙漠區(qū)域的一次性防治投餌量試驗。
在飛播毒餌過程中,飛行高度、飛行速度、噴幅、信號準確性均影響飛播質量的因素。其中,地面信號的準確度是確保投餌精確度、均勻度以及保證防治效果的關鍵因素。本次大面積飛機滅鼠采用了GPS定位導航技術。由于該項技術是遙感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應用,屬于民用航空領域先進技術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如果應用不熟練容易出現(xiàn)漏撒和重復撒餌的現(xiàn)象。
4? ? 參考文獻
[1] 田葆萍,李華宇,譚崇陽,等.雷公藤甲素制劑防治達烏爾黃鼠的效果研究[J].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2014,20(2):146-147.
[2] 雷邦海,楊通武,顧芬,等.雷公藤甲素毒殺農(nóng)田害鼠效果觀察[J].中國植保導刊,2015,35(5):61-63.
[3] 尤德康,董曉波,宋玉雙,等.貝奧雄性不育滅鼠劑室內(nèi)藥效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06(2):32-34.
[4] 李季萌,鄭敏,郭永旺,等.雷公藤制劑對雄性布氏田鼠的不育作用[J].獸類學報,2009,29(1):69-74.
[5] 石春玲,黃喬平.“貝奧”雄性不育滅鼠劑林間藥效試驗[J].林業(yè)科技,2010,35(1):30-31.
[6] 唐俊偉,于紅妍,張明.新貝奧生物滅鼠劑控制高原鼠兔試驗[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6(5):158-160.
[7] 金米聰,馬建明,姚潯平,等.全血中痕量雷公藤紅素的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測定研究[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8(7):1242-1244.
[8] 冀仲義,袁錦富,陳伯華,等.貝奧雄性不育滅鼠劑的實驗觀察[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4(4):241-242.
[9] 田葆萍,李華宇,王育兵,等.雷公藤甲素餌劑與莪術醇餌劑防治達烏爾黃鼠效果研究[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14,25(5):461-463.
收稿日期? ?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