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麥穗部性狀遺傳和雜種優(yōu)勢分析

      2019-07-03 02:14周芳菊張道榮凌冬湯清益孫華衛(wèi)劉先斌鄒賢斌陸天泰史耀東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9年9期
      關鍵詞:相關分析小麥

      周芳菊 張道榮 凌冬 湯清益 孫華衛(wèi) 劉先斌 鄒賢斌 陸天泰 史耀東

      摘要:對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30個F1代組合的穗部性狀進行超高親優(yōu)勢分析,并對配組的60個親本的穗部性狀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30個組合F1代材料的穗粒重、穗粒數(shù)、穗長、總小穗數(shù)、有效小穗數(shù)均有不同程度的超高親優(yōu)勢,且穗粒數(shù)、有效小穗數(shù)的超高親優(yōu)勢達極顯著水平。子代與親代材料穗部性狀間均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穗粒數(shù)與穗粒重、穗粒數(shù)與總小穗數(shù)、穗粒數(shù)與有效小穗數(shù)、穗粒重與穗長、穗粒重與總小穗數(shù)、穗粒重與有效小穗數(shù)、穗長與總小穗數(shù)、穗長與有效小穗數(shù)、總小穗數(shù)與有效小穗數(shù)間相關性都達到了極顯著水平。

      關鍵詞: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穗部性狀;超高親優(yōu)勢;相關分析

      中圖分類號:S512.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9-0013-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9.003?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s: The over high parent heterosis of spike traits of 30 hybrids i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wa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 among spike traits of 60 parents was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over high parent heterosis of grain weight per spike, grain number per spike, panicle length, total spikelets number and effective spikelet number in all 30 hybrids, and the over high parent heterosis of 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effective spikelet number was significance at the 0.01 level. There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the spike traits in hybrids and parents. And there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kernel number per spike and grain weight per spike, kernel number per spike and total spikelets, kernel number per spike and effective spikelet number, grain weight per spike and spike length, grain weight per spike and total spikelets number, grain weight per spike and effective spikelet number, spike length and total spikelets number, spike length and effective spikelet number, total spikelets number and effective spikelet number.

      Key word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pike traits; over high parent hetero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的雜種優(yōu)勢普遍存在,雜種優(yōu)勢是農作物提高產量、改良品質的一個重要途徑[1,2]。目前中國的雜交小麥已出現(xiàn)創(chuàng)新,相繼有新品種審定推廣[3,4],因此未來雜交小麥的研究應用會日益廣泛。但小麥雜種優(yōu)勢的強弱因親本配制組合不同而異,因而如何選配優(yōu)良親本是獲取強優(yōu)勢組合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選擇了60個基因型不同的材料作親本,配制了30個組合,對F1代及親本的穗部性狀進行分析研究,探索穗部性狀間的相關性及后代出現(xiàn)超親優(yōu)勢的幾率,探討親本選配及強優(yōu)勢組合的選擇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由基因型不同的60個親本(P001至P060)及其所組配的30個F1組合組成。根據(jù)考種結果,對這30個組合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對其相應的60個親本的性狀也進行分析。

      1.2? 試驗方法

      2017年按不完全雙列雜交設計配30個雜交組合,同年10月將30個雜交種和60個親本一起種植。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方法,2行區(qū),行長150 cm,行距20 cm,株距5 cm。在成熟期隨機抽取30穗考察穗粒數(shù)、穗粒重、穗長、有效小穗數(shù)、總小穗數(shù)和不孕小穗數(shù)6個數(shù)量性狀。把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雜種優(yōu)勢分析,并采用SPSS和Excel軟件進行相應的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

      雜種優(yōu)勢分析:超高親優(yōu)勢=(某性狀F1代平均值-高親值)/高親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種F1代穗部性狀優(yōu)勢表達

      從表1可以看出,在30個F1代組合的超高親優(yōu)勢值中,不同性狀的雜種優(yōu)勢表現(xiàn)在各個組合中出現(xiàn)正向超高親優(yōu)勢的頻率不同,穗粒數(shù)的超高親優(yōu)勢占比為83%,穗長的超高親優(yōu)勢占比為73%,總小穗數(shù)的超高親優(yōu)勢占比為80%,有效小穗數(shù)的超高親優(yōu)勢占比為77%,不孕小穗數(shù)的超高親優(yōu)勢占比為63%,穗粒重的超高親優(yōu)勢占比為80%,說明穗粒數(shù)、穗長、總小穗數(shù)、有效小穗數(shù)、穗粒重在多數(shù)組合中表現(xiàn)為傾高親遺傳,大部分組合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超高親優(yōu)勢,各性狀組合總數(shù)的優(yōu)勢順序為穗粒數(shù)>總小穗數(shù)、穗粒重>有效小穗數(shù)>穗長>不孕小穗數(shù)。說明穗粒數(shù)比穗粒重、穗長更易于在后代中表現(xiàn)出來。

      從表2可以看出,穗粒數(shù)、有效小穗數(shù)的超高親優(yōu)勢值達極顯著水平,說明這兩個穗部性狀在不同組合間優(yōu)勢差異較大,也可能是親本這一性狀差異大反映到F1代的;穗粒重、穗長的超高親優(yōu)勢值未達到顯著水平,說明這兩個性狀在后代中可穩(wěn)定地表達出來,在親本選配時要注重穗部性狀的差異表現(xiàn)。

      2.2? F1代與親本間的相關分析

      如表3所示,從F1代和親本間穗部性狀的相關系數(shù)來看,各性狀間的相關性除不孕小穗數(shù)外都為正相關,其中穗粒數(shù)與穗粒重、穗粒數(shù)和總小穗數(shù)、穗粒數(shù)和有效小穗數(shù)、穗粒重和穗長、穗粒重和總小穗數(shù)、穗粒重和有效小穗數(shù)、穗長和總小穗數(shù)、穗長和有效小穗數(shù)、總小穗數(shù)和有效小穗數(shù)這9組性狀間相關性都達到了極顯著水平,穗粒數(shù)和穗長、總小穗數(shù)和不孕小穗數(shù)這2組性狀間相關性為顯著水平。這說明小麥的穗粒數(shù)、穗粒重、穗長遺傳力普遍較高,具有較高的雜種優(yōu)勢,另外某些性狀組合,比如穗粒數(shù)和穗長、穗粒數(shù)和穗粒重這些性狀組合,可以通過對一個性狀的表型選擇,達到選擇另一個性狀的目的。

      3? 結論

      1)本研究表明,小麥穗部性狀的超高親優(yōu)勢普遍存在,在所配置的30個組合中的180個單一性狀中有137個具有超高親優(yōu)勢,優(yōu)勢出現(xiàn)頻率順序為穗粒數(shù)>總小穗數(shù)、穗粒重>有效小穗>穗長>不孕小穗,且大部分組合存在超高親優(yōu)勢,通過表型選擇強優(yōu)勢組合的可靠性較高。

      2)在30個組合的4個穗部性狀優(yōu)勢值方差分析表明,穗粒數(shù)、有效小穗數(shù)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說明穗粒數(shù)、有效小穗優(yōu)勢表現(xiàn)明顯,是較易選擇的性狀,試驗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果趨向一致,選擇效果與遺傳力有很大的關系,遺傳力高的性狀易于選擇,遺傳力低的性狀難于選擇[5-9]。

      3)根據(jù)子代與親本穗部性狀的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子代與親本間除不孕小穗數(shù)外,其他性狀間均存在正相關關系,且有9組穗部性狀相關性達極顯著水平,2組穗部性狀相關性達顯著水平。

      參考文獻:

      [1] 楊春玲,郭瑞林,關? 立,等.我國小麥雜種優(yōu)勢利用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2(9):14-15.

      [2] 陶? 軍,李生榮,周? 強,等.中國西南溫光型兩系雜交小麥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7,33(32):1-8.

      [3] 周愛平,李伯群,高志宏,等.雜交小麥新品種渝麥18配套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18,12(25):23-25.

      [4] 陶? 軍,李生榮,周? 強,等.強優(yōu)勢小麥雜交種‘綿雜麥168選育研究[J].農學學報,2011,1(11):26-29.

      [5] 王兆龍,曹衛(wèi)星,戴延波.小麥穗粒數(shù)形成的基因型差異及增粒途徑分析[J].作物學報,2001,27(2):236-242.

      [6] 阮仁武,傅大雄,戴秀梅.小麥主要產量性狀的雜種優(yōu)勢和遺傳分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2,24(1):141-145.

      [7] 宮? 晶,傅兆麟,孫麗娜,等.有芒小麥芒與穗粒重的關系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24):11977-11979.

      [8] 魏艷麗,王彬龍,李瑞國,等.大穗小麥穗部性狀的遺傳分析[J].麥類作物學報,2015,35(10):1366-1371.

      [9] 吳銀云.小麥穗長性狀遺傳及其在雜交后代選擇上的利用[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1):95-97.

      收稿日期:2018-12-28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試點專項(2017YFD0100800);農業(yè)部現(xiàn)代產業(yè)技術體系專項(CARS-3);湖北省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資助項目(2016-620-000-001-058)

      作者簡介:周芳菊(1977-),女(瑤族),湖南江永人,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育種和高產栽培技術研究,(電話)15872288349?(電子信箱)xiangfan520@163.com;通信作者,張道榮(1972-),女,湖北襄陽人,研究員,主要從事小麥育種研究和新品種的栽培推廣。

      猜你喜歡
      相關分析小麥
      主產區(qū)小麥收購進度過七成
      小麥測產迎豐收
      小麥春季化控要掌握關鍵技術
      孔令讓的“小麥育種夢”
      葉面施肥實現(xiàn)小麥畝增產83.8千克
      哭娃小麥
      海南紅毛丹栽培品系果實礦質元素和品質指標的測定與相關性分析
      城鄉(xiāng)居民醫(yī)療費用的相關性與回歸分析
      南宫市| 互助| 河北省| 景德镇市| 互助| 邛崃市| 成都市| 莲花县| 延庆县| 佛冈县| 张家港市| 柞水县| 铜川市| 交城县| 连云港市| 十堰市| 莎车县| 德安县| 彩票| 红原县| 安岳县| 普宁市| 襄城县| 奉贤区| 昌吉市| 阿坝县| 洛隆县| 二手房| 海门市| 铜鼓县| 宁阳县| 会同县| 凤山县| 房产| 淮南市| 宜城市| 宜兰市| 汨罗市| 开封县| 扶余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