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之心
對于人工智能,知名物理學家霍金曾多次表達自己的擔憂。他曾呼吁全球都要警惕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工智能可能毀掉人類。而特斯拉的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也曾警告,人工智能可能會將人類變成瀕危物種。
此外,國內的騰訊公司也在最近提出“科技向善”,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科技企業(yè)必須守住底線,要用“善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
然而搜狗的王小川則認為,人工智能永遠都不會超過人類,同時還大肆鼓吹“被人工智能搶走工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p>
就在幾天前,搜狗發(fā)布AI變聲功能,并將此應用到搜狗輸入法中。此舉引發(fā)了網(wǎng)友對人工智能侵犯人類安全和隱私的廣泛擔憂。
助長詐騙犯罪
5月24日,搜狗CEO王小川在極客公園rebuild大會上現(xiàn)場演示了其智能語音模擬系統(tǒng),將自己的聲音模擬成高曉松和東北妹子的聲音。
而且搜狗宣布,這種“AI變聲”技術已經(jīng)被應用到擁有數(shù)億用戶的搜狗輸入法中。消息一出,便引發(fā)了微博上的廣泛熱議,其中談論最多的就是這個技術是不是會助長電信詐騙。
“突然間感到一絲不安全?!比A爾街見聞APP。
“小心被壞人用來搞電信詐騙?!背馑龠M化。
“周知,以后收到馬云的電話,請小心,謝謝?!彼南?。
“這東西有意義么?就算真的有用,有必要向民間開放技術么?” Enzo-四敢怪杰。
對于AI變聲被用在電信詐騙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
首先,電信詐騙帶來的損失十分巨大,讓人觸目驚心。
2018年全國公安機關電信詐騙案件立案69萬起,共造成經(jīng)濟損失222億元。
另外,通過模仿人聲實施詐騙早已出現(xiàn)。
2016年央視曾報道,一種新型電信詐騙,打電話能模仿親人的聲音。而中科院研究員在這期節(jié)目中,解釋了這個詐騙的技術原理,就是通過錄制目標人的10-50句聲音,然后通過軟件生成目標人的聲音。
搜狗官方這樣解釋自己的AI變聲:“搜狗做到的是語音變聲領域最難的技術,通過在語音表征學習、遷移學習技術取得的重大突破,可以把任意人音色變聲成特定人音色(Any-to-One),從實用程度到技術難度都是最高等級。”
這意味著,任何人只要拿到目標人的一段聲紋,都可以將自己的聲音轉變?yōu)閷Ψ降穆曇簟1热?,詐騙分子將自己的聲音轉變?yōu)槟銉鹤拥穆曇?,向你求助,從而實施詐騙。
因此,搜狗將這樣的技術向4億多輸入法用戶開放,即使還未“將轉換成任意人聲音”功能開放,也會導致網(wǎng)友的深深不安。
為了好玩,就不顧風險么?
搜狗王小川在演講中說,將AI變聲技術應用到輸入法中,主要是為了“好玩”。因為,它可以仿一些其他人的聲音去工作。
聽到這里,我有些渾身發(fā)汗。難道,搜狗為了輸入法更好玩,就不顧這個技術的風險么?
這讓我不由得想到搜狗已經(jīng)被腰斬的股價和比較差勁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
搜狗股價已經(jīng)跌至4.4美元,跌破發(fā)行價的同時,距離最高價已經(jīng)跌去了3/4。
股價的下跌與當前整體市場環(huán)境比較差有一定關系,但更重要的是其越來越差的財報數(shù)據(jù)。
2019年第一季度,搜狗交上了一份虧損的財報,同時獲取流量的成本占比大幅提升。而關乎未來的人工智能收入大幅下降了34%,技術研發(fā)投入同比下降12%。
顯然,投資者已經(jīng)對搜狗的未來失去了希望?;蛟S為了提振投資者對搜狗在人工智能技術上的信心,才將可能存在風險的AI變聲技術急切地用在搜狗輸入法之上。
另有媒體報道稱,搜狗的AI變聲技術不是“實時”變聲,只是對你錄制好的語音進行音色轉換。
就在王小川在rebuild大會上公開推介這一技術之前,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其公司新品發(fā)布會上展示了類似技術,而且比搜狗的更加先進,是“實時變聲”。
無需提前錄制,劉慶峰在臺上說什么,現(xiàn)場就立刻以另一種聲音傳達出來,僅有零點幾秒的延遲。
但是,劉慶峰特別強調,他們的實時變聲技術只是展示,并不會對外公開,更不會應用到訊飛輸入法等軟硬件產(chǎn)品中,因為他一直堅持認為“人工智能要持續(xù)發(fā)展,最核心的是它的價值觀如何陽光健康與人為善?!?/p>
呼吁科技向善!
雖然霍金教授、馬斯克關于人工智能的預言遭遇許多質疑和反對之聲,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更不能為了短期利益而濫用人工智能技術。
谷歌曾投資過一家名為波士頓動力的人形機器人公司,但是沒過多久便將其賣掉。因為谷歌在買入該公司后,才發(fā)現(xiàn)這家公司研發(fā)的人形機器人實在是太過強大,很可能對人類產(chǎn)生威脅。谷歌不想成為它的助推者。
在許多科幻影片中,人工智能打造的機器人被壞人利用、操縱,然后攻擊人類,人類根本無還手之力。
這些看似遙遠的預測,其實早已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
比如,網(wǎng)絡攝像頭公司因為技術不成熟,或技術漏洞,而導致大量使用該產(chǎn)品的用戶在家里的隱私視頻被公然傳到網(wǎng)上。
一些內容平臺、短視頻平臺利用人類對色情、八卦、暴力等內容的貪婪,以“算法之名”刻意推薦此類內容給用戶,搶占用戶的上網(wǎng)時常以播放廣告牟利。他們其實已經(jīng)將用戶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平臺上,把用戶變成了自己的奴隸。
這些其實都是在利用技術犯罪,都違背了“科技向善”。這個世界需要科技,但不需要假科技之名而侵害人類利益的AI狂熱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