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寫·大國工匠的責任感】
中國探月事業(yè)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如張艷麗這樣的科研人員在前赴后繼,所謂大國工匠,在技術過硬之余,更重要的是擁有一份永不褪色的責任感。懷抱責任,方能將產品“視如己出”,才能摒棄誘惑、守住初心,始終站在科研一線,也才能一次又一次享受心血結晶后帶來的自豪感。
【素材任意門·月球車的那些事】
1970年11月,蘇聯(lián)“月面步行者-1號”月球車成功著陸月面;2019年1月,中國“玉兔二號”月球車著陸月背。這期間,先后有7輛月球車造訪月球,3輛屬于美國,2輛屬于蘇聯(lián),2輛屬于中國?!坝裢锰枴笔侵袊纵v月球車,于2013年12月2日進入軌道,2016年7月31日停止工作。
(特約教師 周俊根)
2013年12月15日,“玉兔號”月球車完美實現(xiàn)了落月。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xiàn)月面軟著陸的國家。這個月球車上有14臺電機是我參與研制的,我是一名航天電機研發(fā)工程師,叫張艷麗。
在一次做實驗的時候,我出現(xiàn)了大出血。那時候我懷孕了,醫(yī)生建議我休息,不然很有可能會流產。我非常糾結,已經32歲了,也屬于高齡產婦了,但月球車項目凝聚了我很多的心血,就像我的另一個孩子。我沒辦法舍棄!經過一天一夜的思考,我決定不放棄。就這樣,我堅持到了孩子出生的前一周。在月球車落月的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2009年,我承接了月球車項目。項目的開始并不是設計一款電機,而是三款不同的電機。因為我在方案階段提出了異議:我認為通過設計和工藝的努力,完全可以把三款不同電機合成一款。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通過充分的仿真分析論證,我的方案最終被采納應用,相當于節(jié)省了三分之二的研制費用。
其實,這個項目的意義不僅在于滿足月球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國宇航環(huán)境下的小型化電機的研究,提供了很寶貴的經驗與技術資料。
月球車項目完成之后,領導找我談話。他說,你是所里面唯一一個連續(xù)八年沒有進行過技術歸零的設計師,所以你非常適合做質量管理工作。讓我走管理路線,意味著升職加薪。
我回去考慮了三天,不停地問自己:你究竟想干什么?我非常享受一次次攻克難題的那種成就感。每一次把我的“孩子”送到太空當中,我都有一種難以言傳的自豪感。于是,我跟領導說,我還是比較適合做研發(fā)設計。
有的時候,有人會問我:你會不會后悔當初的選擇?我說我不后悔。正是因為這種選擇,我才有機會參與國家的這些重點工程。
我剛才提到技術歸零。什么是技術歸零?就是你的產品,在用戶使用階段出現(xiàn)任何問題,你都要從頭開始查起,找到故障原因。這對于每個設計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災難。
有人問我:你為什么不歸零?你的秘訣是什么?我說我的秘訣,就是不要把你的產品只當成一種產品,而是當成一種責任。
迄今為止,我設計的產品除了被應用于月球車,還被應用于中國的火星探測器、空間站、載人航天工程、“高分”和“北斗”系列衛(wèi)星上??粗业摹昂⒆印币粋€個遨游在太空當中,我有一種無以言表的自豪感。
現(xiàn)在它已經到達月球,明天它將駛往火星。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會到達更遠的太空,為人類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
(摘自微信公眾號“造就”,文章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