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導演愿意合寫一張名片,但中國的徐小溪和西班牙的羅伯托·卡努圖習以為常地樂在其中。聯(lián)手拍戲十年不止,提起誰,都絕對少不了另一位。
他們上一部作品《沉李》很爭氣,走過了40多個國家,入圍了120多個電影節(jié),還摘下了西班牙卡塔赫納電影節(jié)FICC最佳短片獎和希洪電影節(jié)Laboral Cinemateca 最佳短片獎等24個獎項。
所謂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要嘆的是,早該聞到墻內(nèi)花香了。
2008年,徐小溪跟羅伯托相識于美國紐約電影學院。
徐小溪回憶,“第一次在學校認識,大家相互聊喜歡的電影,感覺就已經(jīng)挺投機,挺默契了。”
因此還在學校的時候,他們就合拍了長片《欲望之途》(2011)。這個單親墨西哥移民家庭總是懸在壓抑的高氣壓下,介入其間的妓女露西,成為母親試圖改變兒子性向的工具,也成為整個家庭矛盾爆發(fā)的引線。故事圓熟而有情調(diào),現(xiàn)實之中透著荒誕,很是迷人。
帶了好些具有異域風情的作品回國,他們就地拍出了《逆境》(2013)。原想著獨立成章,可《浮果》(2015)一出世,就有了打造“隱形的成都”三部曲的構思,于是,《沉李》(2017)也浮了起來。
最值得關注的是《沉李》。主角李婉瑩(顧翔飾)是一名跨性別者,平日在夜店工作。母親突然去世后,他不得不重返鄉(xiāng)下,應對煩心的親戚鄰里關系。非主流文化與專制、狹隘的傳統(tǒng)觀念起了沖突,李婉瑩掙扎再三,選擇背離故鄉(xiāng),走出了一種驕傲的悲壯。
情感缺失的迷茫男女,失魂落魄的孤寂青年,難斷宗親的跨性別者,演一些大家不愿意看,也不容易看到的邊緣故事。這“隱形”,不僅指主動的藏匿,而且指大眾對某些群體與困境的視而不見。
成都天生適合講這些有牙有齒的故事,咬得人肉上一疼,心中一嘆。生于斯長于斯的徐小溪就說,“成都的文化很特別,很牙尖,這里柴米油鹽的生活氣息特別濃”。羅伯托也很喜歡,一住,就住了七八年。他覺得,西班牙的文化跟這里很像,悠閑,對吃的在乎。兩人都想,要是老成都的話,那就更好,現(xiàn)在的城市都急著長出大眾臉,好多寶貴的東西一不留神,就被抹掉了。
在無可奈何走向枯黃的世態(tài)里,拍電影是一次又一次的春回大地。
他們通過電影表現(xiàn)成都時,會謹慎、克制地點綴上本地元素。羅伯托對兔頭很感興趣,就把它放到《逆境》當中,后來看到夜里火鍋店倒潲水的大型垃圾桶,驚嘆“都可以裝尸體進去”,又把這橋段化用到《浮果》里面。都“很成都”,不帶包裝的矯飾。
這兩人也不矯飾。
徐小溪笑說自己起初學習電影時,覺得“電影要拍得很酷,份兒要足,攝影要很牛,要有風格”。但在西方多元文化中浸泡的羅伯托不一樣,他從小就可以去影院自由看片,格外遵從內(nèi)心喜好,于是“懂得更多,看得更遠”,“很會鉆研角色和故事,不會去想怎么拍得高級”。
慢慢受他影響,徐小溪也會立足于故事與人物,“而不是想當然”。顧慮較多的羅伯托也會嘗試做“一般電影不會做的情節(jié)和片段,讓電影發(fā)展有更多可能性”,因為,想做就一定要做,要做就要做到極致的徐小溪,給了他足夠的膽量。
“如果出現(xiàn)意見不合,我們都會以電影為重心,看哪個更適合劇本發(fā)展,說出理由讓對方信服?!?/p>
他們也珍視這些分歧,有時候太一致了,反而需要擔心。就像是每天的計劃,要是完成得很好,沒有超支,沒有意外,他們也總感覺要栽。大家還是希望拍的時候遇到一些小問題,能夠警醒,反思,或者開辟新路,這樣既有趣,又有用。
徐小溪自認“控制欲比較強”,不是不給別人發(fā)揮空間,而是希望大家能溝通出一致的方向。而無法交流的技術專業(yè)人士,確實比不過熱情、認真、志同道合的朋友。
合作最久的意大利音樂家安德烈·琴塔佐,給《浮果》等片增色不少,就連導演,也能在散發(fā)著幽幽引力的配樂中找到靈感。安德烈實驗性質(zhì)的先鋒做派,在80年代就打響了名堂,到洛杉磯生活后,他也接一些獨立電影和學生作品的配樂工作??吹健赌婢场焚Y金不足,他就免費配樂,或出讓版權。
色彩大膽、形神兼?zhèn)涞暮笠彩且灰载炛牧咙c,在此伸出援手的,都是些朋友,譬如《逆境》的芳娣、《等候》的蘇珊·奧普曼(Susan Opperman)。而《浮果》和《沉李》海報的作者冷志文,還身兼制片人的工作。
義務幫忙的人多了,徐小溪更希望能夠爭取一些資金。
這條路很難?!冻晾睢繁娀I的錢,一開始還不夠2萬。得知一些學生作品都能有幾十萬投資,讓徐小溪很是驚訝。
其實他們也不是拿不下投資,但更看重的,還是自由度。徐小溪強調(diào),“我不是特別希望花太多的精力來做不是特別喜歡的東西”,比如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說教味很重的無聊題材,或是質(zhì)量很差的微電影、網(wǎng)絡電影,又或者是一些過于裝腔作勢的東西。
幸好,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在短缺的資金下啟動項目?!昂锰幨牵驗槲覀儧]有太多資金去限制時間,所以我們準備的時間挺充分的”。“從前期籌備開始,到劇本,演員彩排,拍攝,后期剪輯, 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盡量把細節(jié)做到極致?!钡鹊綍r機成熟,好萊塢經(jīng)受的商業(yè)訓練就派上了用場。
首要一點,是“嚴謹工作的態(tài)度和環(huán)境”。就像在好萊塢片場,絕不允許任何工作人員急速奔跑,而攝影助理和攝影師在交換鏡頭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對方是否已經(jīng)拿穩(wěn)。“聽起來好像對電影拍攝沒有什么作用,但只有在專業(yè)、認真的工作環(huán)境下,才可能出好的作品”。
拍《沉李》時,徐小溪與顧翔談戲,話留三分白,表演也就沒有束縛。
羅伯托非常喜歡跟演員交流,而語言,從來不是溝通的障礙。
《沉李》海報 設計冷志文
《浮果》海報 設計冷志文
《逆境》海報 設計芳娣
《等候》海報 設計SUSAN OPPERMAN
《等候》劇照
其次,在前期要花很多時間與演員溝通。徐小溪深知,“必須要和演員有真誠的交流與溝通,讓演員信任你,他們覺得安全了,才會放心把自己交給導演,才能發(fā)揮到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所以,他們“完全不會在片場擺導演架子,或是對演員發(fā)脾氣”,相反,還要做到對人的敏感。
他還強調(diào),“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想法”。獨立電影不可避免地會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種種突發(fā)狀況,盡管如此,“不到最后一步千萬不要放棄自己最初的想法,不要因為小事情去妥協(xié),要永遠把電影放在第一位。因為,最終電影成品出來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沒有觀眾會知道當時拍攝現(xiàn)場發(fā)生了什么?!?/p>
對他們而言,創(chuàng)作從來不是處心積慮的重擔。
徐小溪在南非的時候,油畫老師第一個告訴他要去學電影,還說,“不管以后你做什么,一定要保持這種玩的心態(tài)。工作和創(chuàng)作要認真。但你不要光想著‘我一定要創(chuàng)造一個完美的電影’,不然就變得很無聊?!?/p>
徐小溪很明確地表明,“我不想拍一個很無聊的東西?!?/p>
最起碼的,塑造的角色一定要有意思。他會設想如果自己是觀眾,有沒有看下去的興趣。有了角色,他們再聯(lián)想能夠發(fā)生什么事情,等候故事成型。他坦誠自己不是專業(yè)編劇,但很多時候還是想以自己的想法為起點來構思,難免要花很長時間。
《沉李》劇照
隨性的人有隨性的緣分。很多電影,其實都是在偶然情況下拍攝的。“我覺得不是一定要去找,就是很奇怪的,突然就想到了,可能還是跟經(jīng)歷有關吧。”朋友給徐小溪講了一個故事,然后有了《逆境》的劇本。連串商業(yè)工作攪壞了心情,他們就突然豁出去,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拍一部《浮果》。畢業(yè)那會兒,他們寫了一個發(fā)生在墨西哥的長片劇本,后來看了網(wǎng)上欺凌的視頻,就改成中國本土短片《沉李》。去了一次印度,覺得有意思,立馬又激發(fā)了新片的靈感。
生活也是。拍片的路子走下來,順勢在成都開了一家名為“亂紅”(Almost Red)的文化傳播公司。上半年接一些宣傳廣告,到了年底,他們一般會去歐洲,放映自己的電影,或是跟合作方打交道?!皼]有太平均分配,看情況,還是會有一些給自己的時間。”徐小溪說。
有人問,《欲望之途》之后這么久,都沒碰長片,不急嗎?不急。拍長片需要大量資金,要有團隊保障,錢跟想法沒有充分準備好的話,他們并不想冒險嘗試,大不了,還可以再拍兩部短片。
其實很像成都人,一城的辣子,可誰都過得不燥。
不過現(xiàn)在,他們大致構想了一個長片的概念,希望在印度、西班牙與墨西哥,拍攝能夠結合在一起的三部短片。像是回到畢業(yè)那年,大家第一次合拍長片那樣。
也不說以后非要在哪里拍攝。反正,“哪邊有電影就可以去哪邊拍,這個不太分國籍。就像《沉李》,你放在任何國家都可以拍一個類似的東西”,所以,“未來我也不會局限自己在一個城市或是一個環(huán)境下進行創(chuàng)作,畢竟藝術是無限可能性的?!?/p>
又念起南非的時光,徐小溪第一次認真思考拍電影的事,“當時想,如果人生中能拍一部真正的電影就夠了,不管長片還是短片,而現(xiàn)在是不會覺得夠的,因為創(chuàng)造這種東西是會上癮的,想一直繼續(xù)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