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古詩中專門描寫豬的并不多,但是古人的生活中少不了豬,豬自古就是人類忠實的伙伴。詩中的豬多是生活場景中出現(xiàn)豬,或?qū)懾i肉的美味,另一種則是以豬喻人。品味寫豬的古詩,別是一番情趣。
詩經(jīng)《小雅漸漸之石》中:“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執(zhí)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鼻耙痪湓娭v的是一只生著白蹄的小豬,同一大群豬在溪水的漣漪中奔跑,這里的豬生動活潑;后一句詩,則把豬從柵欄里逮出來殺掉,用葫蘆做成的瓢裝滿美酒,大家快活地聚在一起吃喝。詩中寫的是日常生活的場景,卻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我們似乎聞到肉的醇香和酒的芳香。也說明了豬在當(dāng)時生活中是不可或缺。
唐代詩人杜甫曰:“家家養(yǎng)烏金,頓頓食黃魚?!睘踅鸨扔黟B(yǎng)豬生財之意,有趣的是,我國西南山區(qū)養(yǎng)的一種豬就叫烏金,在烏蒙山與金沙江一帶。
農(nóng)家生活少不了豬。古代的人們極其敬重天地神祇、祖宗先輩,經(jīng)常要舉行各種祭祀活動,豬羊是少不了的祭品。唐代詩人王駕的《社日》:“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宋代詩人陸游的《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詩中贊美了恬適的農(nóng)家生活。
豬肉香美,但做法很講究,廚藝是一門藝術(shù)?!皷|坡肉”頗為出名,宋代大詩人蘇軾在黃州時曾戲作《食豬肉詩》:“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痹娭幸院啙嵞毜墓P法,介紹了豬肉的做法,同時寫了食豬肉時那種愜意的享受。
宋代詩人梅堯臣的一首《豕》:“司原豢俗豨,日見容陰昵。喜比為白麟,惟憂不豐溢。”詩的題目寫的是豬,詩的內(nèi)容卻并非專門描寫豬的。倒是在十二生肖詩中,專門詠豬的。一首是:“小豕拱爬大豕眠,凡塵萬事食為天。家肥屋潤丁財旺,六畜排行我最前?!绷硪皇资牵骸耙桓焙B(tài)慢騰騰, 喜怒哀樂不形神。仙臥不問塵間事,心寬贏得健康身?!痹娭袑懗隽素i的本質(zhì)、性格等,可謂詠豬詩中的妙篇,但并非出自古人之筆。
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田家三首》寫的很有意思:“……小池聊養(yǎng)鶴,閑田且牧豬。相逢一醉飽,獨坐數(shù)行書……”短短四句描繪了舒適愜意的田家生活, 其中的“牧豬”一句,突出了一個“閑”字,最能說明田家生活的恬靜,可以看出這里的豬是放養(yǎng)的,就像牧牛、牧羊一樣。
唐代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卷四,“張衡,字平子,善畫。昔建州浦城縣山有獸,名駭神豕,豕身人首,狀貌丑惡,百鬼惡之。好出水邊石上,平子往寫之,獸入潭中不出。”可見這位畫家的技藝和智慧都不凡。在古時候,豕身人首是遠(yuǎn)古崇拜野豬的圖騰遺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