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她和老公每年都要面對一個難題——去誰家過年。這個問題每年都會導(dǎo)致他們吵架。
今年兩人終于商量好去她家,第二年再去她老公家。春節(jié)前老公家人打電話來說,婆婆特別想念兒子,知道他今年春節(jié)不回家,哭了幾天,心臟病犯了,勸他們今年還是要回去。她知道以后很生氣,覺得公婆是故意的,今年婆婆生病,明年公公生病,這樣下去每年她都沒法回自己家過春節(jié)了,她父母也想見自己的女兒、孫子,怎么辦?
春節(jié)前她和老公因為這件事吵了一架。她一氣之下帶著孩子回老家過春節(jié)了,老公回自己爸媽家。
大年初四的時候,老公突然到了她老家,帶了很多禮物給她爸媽,還給她爸媽買了臺新電視機。老公主動打破僵局,向她解釋婆婆是真的住院了,還給她看醫(yī)院的照片。
她憋了一肚子的委屈本來想好好發(fā)泄一番,但她忍住了。她知道如果自己將情緒都發(fā)泄出來,老公肯定聽不進去,兩人只會無休無止地爭吵,最后變成冷戰(zhàn)。她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對老公說:“你打破我們的約定,我很郁悶,我覺得你應(yīng)該向我說一句對不起?!?/p>
她老公說:“我主動來你家了,還給你爸媽換了電視機,我已經(jīng)很誠心了?!保撆_詞是我的行為已經(jīng)說明我在道歉了,你別逼我說出口。)
她知道老公特別難說出“對不起”“謝謝”“我愛你”這類的話,他可以用無數(shù)的行動去表達這些感情,就是沒辦法說出口。
她如果逼他說,就又會向他灌輸心理學(xué),她老公估計又會開始望著窗子發(fā)呆或者責怪她被洗腦,但她又需要一個道歉,怎么辦呢?
她想到了一個兩人都可能會接受的方法。她說:“好吧,如果你覺得抱歉的話,就抱我一下吧。”
她老公有些扭捏,略顯僵硬地抱了她一下,她則緊緊地抱著老公,還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背。這樣兩人就算和好了。這是她第一次和老公如此快速地和好。
這件事給了她很大的啟發(fā),她發(fā)現(xiàn)其實有時候根本沒必要說太多,三兩句話說清楚自己的感受,告訴對方怎么做自己會感覺好一些就行了。
有心理學(xué)家調(diào)查過家庭內(nèi)的沖突,發(fā)現(xiàn)家人對彼此的需要基本上就兩句話:我希望你向我說一聲謝謝,我希望你向我說一聲對不起。與其拐彎抹角、長篇大論地索要,不如簡單地表達“我需要你的感謝”或“我需要你的道歉”。
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夫妻之間,還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你希望對方聽到你的話,最好的辦法是要長話短說。比如對方說了一句傷人的話,你可以說:“你這樣說我很難受,希望你能向我說對不起。如果下次你還對我這么說,我會立即走掉?!?/p>
“難受”是你的感受,“希望”是你期待對方怎么做,“如果”是你告訴對方他再這么做的后果。鍛煉出三句話以內(nèi)就闡明你的感受、你的期待和你未來會怎么做的能力,你會發(fā)現(xiàn)你和家人的沖突急劇減少。
將自己的需要用幾句話說出來真的很難。有效表達是一個需要不斷練習的行為, 很多家庭小事都可以用來練習。
你若能在談?wù)撔∈聲r學(xué)會簡明扼要的技巧,以后談?wù)搫e的事就能更得心應(yīng)手。
(摘自小樓老師心理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