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勤
在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楊樓鎮(zhèn)黃廟村的農田里,豎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這就是抗戰(zhàn)時期我游擊健兒奇襲日軍黃廟據點的紀念碑。其背面的碑文向人們簡要介紹了1938年8月2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十七大隊智闖日軍黃廟據點,殲滅20名日軍而自己無一傷亡的傳奇故事,這場戰(zhàn)斗堪稱抗戰(zhàn)初期一場十分神奇的對日殲滅戰(zhàn)。
“諸葛亮會”定大計
“我們蕭縣是安徽省的北大門,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隴海鐵路在北部穿境而過,東枕津浦鐵路,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們絕不能讓日寇舒舒服服地把她吞下肚去……”1938年8月21日晚上,在蕭縣隴海鐵路附近一個名叫郝莊的小村里,一座低矮的茅草屋窗口透出微弱的燈光。在閃爍跳動的煤油燈光下,聚集著十幾個莊戶人打扮的年輕人。
正在說話的是一個30歲左右的小伙子,中等身材,兩道劍眉下嵌著一雙睿智的眼睛,加上棱角分明的嘴和高高的鼻梁,構成了一張十分年輕英俊的面龐。他叫李砥平,原名李中道,蕭縣本地人,1932年8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七七事變后,他被黨組織派到家鄉(xiāng)組織抗日武裝。1938年4月,侵華日軍由津浦路南北對進,進攻津浦、隴海兩大鐵路干線交匯處的徐州。徐州淪陷后,日軍沿隴海鐵路西進,東臨徐州的蕭縣于5月中旬淪落敵手。
日軍占領蕭縣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蔣丁樓將未及逃走的村民100多人殺死,致使該村家家皆戴孝、戶戶有哭聲;在城東牛眠村圍截逃難的群眾,槍殺600多人;在城東南房莊集中槍殺老百姓,尸體擺了100多米長,許多婦女遭奸污殘殺……侵略者的暴行,激起蕭縣人民的無比仇恨,反抗的怒火在人們胸中燃燒。
在國土淪喪、人民遭難而國民黨軍隊又節(jié)節(jié)敗退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在民族危亡之際毅然舉起民族抗戰(zhàn)的旗幟。這年7月底,上級黨組織將蕭縣境內的抗日游擊武裝統(tǒng)一編為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十七大隊,任命李砥平為大隊長,馮家萍為指導員。
當時,蕭縣境內的國民黨投降派和一些意志薄弱者得了“恐日病”,“亡國論”一時甚囂塵上。李砥平十分清楚,游擊隊急需一場有影響的勝仗來提振士氣,鼓舞全縣人民的抗日熱情。于是,他用鷹隼一樣的眼睛,四下尋找著絕佳的作戰(zhàn)機會。
不久,一條信息引起李砥平濃厚的興趣:隴海鐵路在黃廟村南不遠處有一座鐵路橋,日軍占領徐州和蕭縣后,為了保護隴海鐵路的安全,在黃廟鐵路橋附近新設了一個據點,修筑了崗樓和碉堡,駐扎一個二三十人的小分隊。這股日軍可能被一連串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自以為中國人都被他們征服了,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他們不斷讓老百姓進據點送糧送菜,平時思想上比較麻痹,幾乎沒有什么戒備。
李砥平對黃廟一帶也不陌生,那里距離徐州、蕭縣等日軍重要據點都較遠,雖然距離黃口火車站較近,但那兒的日軍也不多,再加上他們防備松懈,完全有可能全殲這股日軍。但這畢竟是十七大隊組建以來的第一次戰(zhàn)斗,為了更有勝利的把握,于是,他決定召集中層以上干部開個“諸葛亮會”。
此時,李砥平環(huán)視了一下會場,繼續(xù)用深沉而堅定地聲音說道:“同志們,日寇入侵我們蕭縣以來,殺我同胞,辱我姐妹,燒我家園,無惡不作。目前,黃廟據點的敵人驕狂大意,防備松懈。我們要趁機除掉它,打擊敵人的氣焰,長我抗日軍民的志氣,為死難同胞報仇,帶動更多的人參加到抗日隊伍里來,開展大規(guī)模的抗日游擊戰(zhàn)爭。這個仗如何打法,請大家發(fā)表意見……”
他的話音剛落,早就憋著一股子勁的大伙兒就敞開了話匣子。經過一陣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打則打勝,以震懾敵人;可是黃廟據點外有壕溝,內有碉堡,加上敵人武裝精良,不易強攻,還是以智取為好。
“是啊,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們大隊雖然有160多人,但武器裝備和軍事素質卻遠遜于日軍,硬干不得!”李砥平說道,“要智取,偵察清楚據點內部的情況是關鍵,誰來承擔這個虎口探險的艱巨任務呢?”
他的話音一落,會場上出現了短暫的沉默。大家不是膽怯,而是考慮到這個任務不是僅憑勇敢就能完成的,必須要有勇有謀,同時還要眼色活,反應快,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打草驚蛇。
李砥平又掃視了一圈會場,目光在坐在門口凳子上的一個年輕人身上停了下來。這個小伙子叫張慶林,李砥平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頭,信任地看著他,說:“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吧。”
張慶林騰地站了起來:“好的。請隊長放心,我拼死也要完成任務!”
李砥平笑了:“我要的是你完成任務,可絕不要讓你去死!你化裝潛入據點,摸清敵人的兵力、火力配備和敵人的活動規(guī)律。這如同狼窩里掏肉,雖然艱險,但組織上相信你能夠凱旋!黃廟據點附近有個叫袁永贊的抗日積極分子,他表面對黃廟據點里的鬼子十分恭順,同他們混得滾熟,深得他們信任。我已經派人同他聯(lián)絡好,他明天將陪你一起去?!?/p>
虎穴探險摸敵情
李砥平在革命戰(zhàn)線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對敵斗爭經驗,他是不會無緣無故把這么重要的任務交給張慶林的。早在開會之前,李砥平經過一番慎重考慮,就已經決定把“寶”押在張慶林的身上。
張慶林是蕭縣西北陳坡村人,原名陳懷玉。他1928年加入共青團,不久成為共產黨員。1929年,蕭縣的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他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堅貞不屈,機智勇敢,與敵人進行頑強斗爭,被獄中政治犯推選為監(jiān)房代表。1930年5月被組織營救出獄后,被派到上海市組織工人進行罷工斗爭。1936年,黨安排他回蕭縣恢復建立黨組織。1938年7月底,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十七大隊成立后,張慶林被任命為中隊長。他平時不僅機警勇敢,而且處事沉著,深受李砥平的器重。
當晚散會后回到住處,張慶林久久難以入眠,心中設想好了各種預案和應對之策。
第二天,太陽剛露臉,通往日軍黃廟據點的小路上,兩個農民打扮的年輕人一前一后不慌不忙地走著。前面的人手持一把扇子,后面那人挑著一副菜擔,前面筐里放著豬肉和燒酒,后面筐里放著翠綠欲滴的嫩黃瓜和青凌凌的鮮芹菜、脆蘿卜,扁擔上還特別顯眼地掛著兩只大公雞。這兩個人正是袁永贊和張慶林。
黃廟據點快到了,袁永贊大老遠地就向全副武裝的日軍哨兵打著招呼,由于他經常來據點“孝敬”,日軍哨兵見他后面跟個挑擔的,知道“好事”又來了。等張慶林走到跟前,哨兵裝模作樣地把槍一橫:“你的,什么的干活?”袁永贊連忙學著日軍的腔調說:“后村的,給太君送禮的干活?!睆垜c林則故意用腳踢了一下放在地上的公雞,公雞撲啦啦地亂叫起來。哨兵頓時眉開眼笑,咽了一下口水,揮揮手,放他們進去了。
張慶林一邊往里走,一邊裝作不經意地四下張望。這據點,圍墻又高又厚,墻頭上方圍繞著鐵絲網。迎面是一座水泥灌鑄的碉堡,像一座巨大的怪物聳立在據點中央。碉堡上層槍眼密布,垛口處的大型探照燈在太陽的照射下發(fā)出刺眼的亮光,真可謂壁壘森嚴!碉堡一側是敵人的八九間營房,營房前10多米處,有一口用石頭砌成的水井,離水井不遠便是敵人的廚房。院內沒發(fā)現有任何武器,大概都放在了碉堡和營房內。
這時,兩個在院內溜達的日軍士兵攔住了他們,袁永贊機警地大聲說:“太君要的好東西送來了。”說著用手指著菜筐叫他們看,還蹺起大拇指夸獎說:“都是新鮮好菜?!睆垜c林也朝日軍鞠了一躬,說:“我的,后村的,給太君送禮的?!笨吹交畋膩y跳的雞和新鮮蔬菜,日軍咧開嘴巴大聲說:“袁的,大大的好,明天的繼續(xù)?!痹蕾澾B連點頭說:“遵命,明天的繼續(xù)。”
趁袁永贊同敵人糾纏的當兒,張慶林挑著擔子來到廚房。正在燒火的伙夫抬頭一看張慶林,露出驚愕的神色。原來,這是敵人從黃廟村抓來做飯的苦工張大叔。過去張慶林組織群眾建立救國會時來過幾次黃廟,互相之間都挺熟識。張大叔一見到他,便對他的來意猜透了幾分。
張慶林連忙坐在灶前,和張大叔耳語起來。張大叔說:“據點上有21個鬼子,有一挺機關槍。這幾天很松,白天門口都是一個哨,炮樓上的哨白天也沒有了。這些龜孫還有個習慣,不管陰天晴天,還是刮風下雨,中午12時午飯后一般都睡午覺,是鬼子防備最松懈的時候……”
功夫不大,袁永贊和張慶林在日軍一遍遍的“明天的繼續(xù)”的催促聲中,離開了據點。
回去后,張慶林向李砥平作了匯報。
“真是太好了!謝謝你,辛苦了!”李砥平聽完張慶林的匯報,高興地說,“事不宜遲,趁著敵人防備松懈的機會,我們明天就行動!”
當天下午,李砥平同馮家萍根據張慶林的偵察,仔細分析了敵據點的工事設置、敵人的活動規(guī)律等情況。因據點距離鐵路和黃口火車站很近,戰(zhàn)斗要速戰(zhàn)速決,就制訂了一個奇襲的作戰(zhàn)方案:選5名短槍槍法最好、身體最壯的隊員組成突擊隊,于中午1時左右潛入敵人據點,先除掉崗哨,進到據點后用短槍對敵發(fā)起突襲;由馮家萍帶領4名隊員組成預備隊,化裝成百姓隱蔽在據點周圍,等里面槍響之后,立即沖入據點增援;大隊其他人由李砥平、張慶林等人帶領,到黃廟西南準備阻擊黃口火車站方向的來援之敵。
隨后,他們立即將這一作戰(zhàn)方案向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總隊長李貞乾、政委郭影秋的批準。同時,為了解決短槍不足的難題,他們還從蕭縣代理縣長彭笑千那里借來了兩把20響駁殼槍。
當天晚上,李砥平、馮家萍挑選出全大隊短槍槍法最好的沈鳳鶴、王振全、張培新、張慶白和袁金玲5人組成突擊隊。接著,他們同大家坐在一起,對行動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進行了仔細推敲,直到認為萬無一失為止。
用槍“點名”殲日軍
8月23日中午時分,在通往黃廟據點的小路上,又出現了5個提籃挑擔的人。為首的那人高挑身材,身穿長衫,他沒挑擔子,手里提著一個裝滿點心燒酒的大竹籃,像是個保長。后面4個挑擔的都是地道的農民打扮,個個身材結實魁梧。
這一行人便是抗日義勇隊突擊隊的5名隊員。他們挑著幾筐新鮮蔬菜和鮮雞蛋,一邊沉著鎮(zhèn)靜地走著,一邊用機警的眼睛觀察著周圍。大家深知這次“虎穴除奸”的艱險,但為了早日將侵略者趕出中國,都早已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一路說笑著朝據點方向走去。
上午11時許,黃廟據點出現在眼前。與此同時,馮家萍等5人組成的預備隊,暗藏短槍,偽裝成割草的老百姓,趕到了據點外的高粱地里等候;李砥平和張慶林等率領大隊其他同志,也都按時隱蔽在了黃廟西南方向的預定位置。
中午1時許,正是太陽“最毒”的時候,突擊隊員們鉆出據點附近的青紗帳,朝據點走去??斓綋c門口時,日本哨兵端著明晃晃的刺刀,喝令他們“站住”。大家放下?lián)?,身穿長袍的沈鳳鶴摘下禮帽,恭恭敬敬地向日本哨兵鞠了個躬,滿臉賠笑地說:“昨天,袁永贊的說,給太君送禮大大的?!闭f著,從籃中拿出一瓶燒酒在哨兵眼前晃了晃。
日軍哨兵當然知道“明天的繼續(xù)”這檔子事,不過,這家伙看到這次來的人多,又體格健壯,心里犯開了嘀咕。他不答話,圍著送菜人連轉了幾圈,忽然用刺刀向菜筐挑去。隊員們不禁心里一驚,因為5把駁殼槍就藏在菜筐底下。危急關頭,張慶白和袁金玲悄悄繞到哨兵背后,猛地掐住他的脖子。沈鳳鶴從長衫中摸出匕首,對準他的胸口就是一刀,這小子瞬間送了命。5人迅速將他的尸體拖進青紗帳,挑起菜擔,繼續(xù)向據點內走去。
果然,院內連一個日軍的身影都沒有,估計都在夢鄉(xiāng)里……隊員們將菜挑到空無一人的廚房,然后迅速掀翻菜筐,“唰”地抽出駁殼槍,飛身沖向敵人午睡的宿舍。
隨著一陣激烈的槍聲,不少敵人在美夢中就被“送回”東洋老家。其余的敵兵被槍聲驚醒后,連忙從床上爬起來,有的去取掛在墻上的三八大蓋步槍,還沒等摸住槍,就被打倒在地;有的抱著枕頭朝突擊隊員們撲來,也被一陣亂槍送去見了閻王;還有的見隊員封住了門口,便跳出窗戶往屋外跑,可他們跑得再快,也快不過子彈……隊員們大都是20歲上下的小伙子,玩心未泯,他們一邊戰(zhàn)斗,一邊“點名”:“胖子……”“留八字胡的那個……”“還有你這個‘羅圈腿……”隨后就是“砰”的一槍……
正在炮樓上睡午覺的日軍小隊長也被槍聲驚醒了,他拿著槍跑出來一看,方知大事不好,對著沈鳳鶴就欲開槍。幸好袁金玲發(fā)現及時,他一邊“點名”:“這個拿王八盒子的,現在輪到你了……”一邊一槍也將他送回了老家。還有兩個日軍在據點外的小河里洗澡,聽到槍聲,嚇得連衣服也沒來得及穿好,屁滾尿流地沿鐵路向徐州方向跑去,沒跑多遠就被馮家萍帶領的預備隊打死一個,另一個狼狽逃去。
整個戰(zhàn)斗只用了大約l0分鐘,黃廟據點的21名日軍除一名僥幸逃脫外,其余全部被擊斃,我方無一傷亡,還繳獲步槍18支、機槍1挺、手槍1把,還有刺刀、子彈、帳篷、手表等物資。當其他據點的日軍得到情報,氣急敗壞地趕來救援時,義勇隊的勇士們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戰(zhàn)斗過后沒幾天,日軍瘋狂報復。當時義勇隊考慮到了這一點,曾組織附近幾個村的群眾撤離,但不少人窮家難舍,就是不肯走。日軍殺害了據點附近的幾十名群眾,在那個漏網日軍的指認下,外出躲避晚了一步的袁永贊也被殺害了。
黃廟戰(zhàn)斗雖然規(guī)模不大,影響卻不小??箲?zhàn)初期,中國軍隊不要說5個人,就是一個團一次全殲20名日軍也不容易,所以當時一個日本軍官曾說:“皇軍還沒有丟過這樣的臉,5個貓猴子不到10分鐘吃掉我們20多人!”這場閃電式的戰(zhàn)斗創(chuàng)下了當地抗日義勇隊斃敵最多、過程最漂亮的記錄。戰(zhàn)后,當地廣大人民群眾紛紛要求參軍參戰(zhàn),掀起了抗戰(zhàn)熱潮,初步打開了當地抗日斗爭的新局面。
黃廟戰(zhàn)斗猶如平地一聲驚雷,不僅震動了整個徐淮地區(qū),而且迅速傳遍了全國。1938年11月7日,延安新華社發(fā)表消息報道了這個鼓舞人心的勝利消息,高度贊揚了黃廟戰(zhàn)斗的意義。山東的《大眾日報》也在1939年3月30日四版發(fā)表文章,介紹了此次戰(zhàn)斗的經驗。
組織和指揮黃廟戰(zhàn)斗的李砥平,后來歷任蕭縣獨立旅政委,隴海路南地委書記,遼北省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遼西省省委常委、秘書長和吉林省委書記等職,2007年2月因病在長春逝世,享年98歲。
為紀念黃廟戰(zhàn)斗的勝利,2005年8月,蕭縣人民政府在黃廟村東建立起一座“蕭縣黃廟戰(zhàn)斗紀念碑”,并舉行了隆重的揭碑儀式,現成為蕭縣紅色旅游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責任編輯: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