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甜
【摘 要】 目的:探討和分析在糖尿病腎損傷患者中腎功能生化檢測指標的診斷價值。方法:抽選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診治的糖尿病腎損傷患者(86例)做研究,根據(jù)白蛋白尿水平分甲組(正常白蛋白尿、43例)、乙組(微量白蛋白尿、43例),并選同期43例健康體檢者作為丙組,三組均進行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腎功能生化指標檢測,總結(jié)腎功能生化指標水平以及陽性率。結(jié)果:丙組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水平均低于甲組患者和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甲組患者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水平均低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丙組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陽性率均低于甲組患者和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甲組患者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陽性率均低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腎功能生化指標對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存在指示作用,還可反映腎損傷程度。
【關(guān)鍵詞】 糖尿病;腎損傷;腎功能生化檢測指標
臨床上糖尿病屬于最常見的典型疾病之一,因人們生活習(xí)慣改變以及飲食形式改變,導(dǎo)致糖尿病的發(fā)生率在逐漸增長[1]?;继悄虿『?,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控制和治療,就可能有系統(tǒng)性臟器損傷出現(xiàn)[2],尤其是腎損傷,嚴重影響到患者生活質(zhì)量,甚至導(dǎo)致患者死亡。所以,應(yīng)盡早發(fā)現(xiàn)、診斷糖尿病患者的腎損傷。為探討和分析在糖尿病腎損傷患者中腎功能生化檢測指標的診斷價值,抽選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診治的糖尿病腎損傷患者(86例)做研究,具體研究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抽選2015年12月注2018年12月在本院診治的糖尿病腎損傷患者(86例)做研究,根據(jù)白蛋白尿水平分甲組(正常白蛋白尿、43例)、乙組(微量白蛋白尿、43例),并選同期43例健康體檢者作為丙組。甲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為44~68歲,平均為(57.11±3.25)歲。乙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為45~69歲,平均為(57.19±3.30)歲。丙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齡為43~70歲,平均為(57.20±3.24)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可做對比。
1.2 方法
三組均進行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腎功能生化指標檢測:在檢測前晚十點后受檢者禁食禁飲,第2天早晨空腹采集3mL的肘靜脈血,離心(2000r/min,持續(xù)10min)處理,檢測相關(guān)指標。胱抑素C經(jīng)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尿素氮、肌酐經(jīng)酶法檢測,日立7600,配套試劑盒;β2微球蛋白經(jīng)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貝克曼800,配套試劑盒。
1.3 觀察指標
記錄三組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腎功能生化指標水平。
1.4 陽性評價標準
胱抑素C:超過0.65~1.4mg/L;尿素氮:超過3.2~7.1mmol/L;β2微球蛋白:超過2.14~4.06mg/L;肌酐:超過54~106μmoI/L(男)、44~97μmol/L(女)[3]。
1.5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以(±s)表示腎功能生化指標水平,行t檢驗,由(%)表示陽性率,行χ2檢驗,如P<0.05,那么兩組間差異就存在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2.1 比較腎功能生化指標
丙組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水平均低于甲組患者和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甲組患者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水平均低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比較腎功能生化指標的陽性率
丙組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陽性率均低于甲組患者和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甲組患者的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陽性率均低于乙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中,糖尿病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糖尿病腎病,該并發(fā)癥的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在并發(fā)癥出現(xiàn)早期腎臟病變是可逆的,及時給予患者積極干預(yù)可改善患者的預(yù)后,所以對糖尿病腎損傷患者進行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以往臨床主要是以血尿素氮、肌酐以及肌酐清除率等指標對腎功能進行反映,存在較多的不足和缺陷,比如在肌酐的檢測中,存在眾多影響因素,而影響到肌酐檢測結(jié)果;患者一天內(nèi)需連續(xù)收集尿液,帶來很大不便,影響到常規(guī)檢查,而限制了肌酐清除率的應(yīng)用[4]。
尿微量白蛋白主要是對腎小球的功能進行反映,在正常情況下,機體腎小球濾過膜具有電荷選擇性屏障,大部分尿微量白蛋白在靜電同性排斥下無法通過濾過膜。胱抑素C主要是參與細胞內(nèi)肽以及蛋白質(zhì)的代謝調(diào)節(jié),同尿素氮、肌酐等相比,可更特異、敏感地反映機體腎小球濾過率,在糖尿病腎病早期的診斷中有重要價值。而β2微球蛋白水平上升可提示機體的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可作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有效檢測指標[5]。
總之,胱抑素C、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等腎功能生化指標對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存在指示作用,還可反映腎損傷程度。
參考文獻
[1] 王鵬.腎功能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分析[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06(29):186-187.
[2] 靳云云,劉紅鷹.2型糖尿病合并腎損傷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及生化指標的臨床意義[J].當代醫(yī)學(xué),2018,24(10):22-25.
[3] 郁淼,張莉,秦兵.五項腎功能生化檢測指標對糖尿病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xué)雜志,2015,20(17):1440-1442.
[4] 丁云東.聯(lián)合檢測多種生化指標對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xué),2015,15(18):26-29.
[5] 宮娜娜,傅健釗.2型糖尿病患者多項生化指標在腎功能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6(3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