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昭涵
媽媽沖我詭秘地一笑:“媽媽是故意的,小小心意,不足掛齒。”
媽媽在一個路邊小攤前停下了腳步。她應該是看上了小攤上的什么東西,但似乎又要和攤主講價了。
在我的記憶中,在買東西的時候,媽媽往往是一個很“吝嗇”的人。媽媽對很多商品的價格似乎都“了如指掌”,很多時候,只要她認為價格不合理,她就要和賣東西的人講講價,哪怕只是為了降低幾元錢,有時候甚至是為了降低幾角錢。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有些不屑:不就幾角錢嗎!還要費一番口舌!
我瞟了一眼小攤的攤主,她是一位瘦弱的老太太,歲月這把無情的刀在她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刻滿了皺紋。她獨自一人蜷縮在寒風中,守著那個小攤。小攤周圍除了我們,空無一人。小攤上的東西還很多,看樣子她今天生意不是很好,沒有賣出去幾件物品。媽媽和她交談著,老太太的聽力似乎也有些問題。
我心里不禁升起一絲憐憫,想買幾件小物品,但一看價格,又覺得有點貴。連我都覺得偏貴,難怪媽媽要和她講價!
正想著,只見媽媽指著攤上的兩件小飾品,一本正經(jīng)地跟老太太討價還價:“老人家,這兩件,40元,怎么樣?”我吃了一驚,標價不是明明寫著25元兩件嗎?我趕緊扯了扯媽媽的衣角,示意她再仔細看一看價格。
可是媽媽并沒有理會我,她見老太太一時愣在那兒沒說話,就利索地從錢包中拿出40元錢,雙手將錢鄭重地塞到老太太的手里,然后,拿起那兩件小飾品,牽著我的手快步地離開了。
走了十來步,我忍不住問媽媽:“不是25元兩件嗎?你是不是看錯價格了,以為是25元一件?”媽媽溫柔地看著我,臉上充滿了滿足的微笑,用略帶驕傲卻有點狡黠的語氣對我說:“你以為呢?”看她那神態(tài)和語氣,她分明沒有看錯價格!“那你為什么多給了錢?”我滿腹疑惑。媽媽沖我詭秘地一笑:“媽媽是故意的,小小心意,不足掛齒。”
聽媽媽這么說,我恍然大悟:原來媽媽這樣做,是為了不讓老太太難堪!想到此,我忍不住停下腳步,回頭看了看老太太,只見她雙手握著那錢,佇立在寒風中,愣愣地目送著我們離去,眼中的神情說不清是驚訝還是感謝。
我回過頭來,看著邁著輕盈的腳步走在我前面的媽媽,忽然想起一本書里有這樣說過:所謂的有文化,就是替別人著想的善良、根植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和無須提醒的自覺。想著想著,我突然覺得走在前面的媽媽形象高大了起來,于是,我趕緊加快了腳步,希望能跟上她前進的步伐。
指導老師 楚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