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正 李璞金[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4]
趙樹理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他“酷愛各種各樣的民間文藝和地方戲,對其中的若干形式,自己會唱、會寫、會表演,而且以此相當自豪”,老舍的兒子舒乙也曾談到“在民間戲曲創(chuàng)作上,五六十年代的那一批老作家,除了老舍和趙樹理,任何人都不會。這么多作家中就只有兩個人,又懂曲藝,又寫曲藝,又喜歡曲藝,一個來自解放區(qū)、一個來自國統(tǒng)區(qū)的兩大人物就是當時曲藝的代表”。趙樹理從1939年到1966年,改編的大小劇本有十三個,寫作的戲曲評論有二十五篇。他的小說創(chuàng)作也深受傳統(tǒng)戲曲的影響,多部小說被改編成戲劇搬上舞臺,比如《小二黑結婚》《登記》《李有才板話》《三里灣》等,以下主要從我國傳統(tǒng)戲曲的喜劇所涉及的“喜劇性”“喜劇性角色”“喜劇審美”三方面對其代表作《小二黑結婚》進行分析。
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小二黑結婚》中的二諸葛思想迷信,事事都要掐算,自己很是慎重,可別人看來,只增笑耳:按歷書選栽種的日子只有他家誤了時分,被別人傳為笑談,得了個“不宜栽種”的外號;掐指算來小二黑和小芹命相不對,而與小七歲童養(yǎng)媳“千里姻緣使線牽”,婚后夫妻說玩話,小芹學他說的“區(qū)長恩典,命相不對”,被淘氣的孩子們聽去,又得了個“命相不對”的新外號。這可以說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二諸葛期盼通過自己的陰陽八卦知“天機”,使自己生活得更加順利,也獲得些別人的尊重、崇拜,可現(xiàn)實卻是他的水平實在有限,從來沒有算對過,總被別人嘲笑。期盼和能力之間顯出矛盾和不協(xié)調(diào),正如黑格爾所說,“喜劇就在于指出一個人或一件事如何在自命不凡中暴露出自己的可笑”。三仙姑下神設香案,表面是莊重嚴肅的事情,實質(zhì)是調(diào)笑青年的勾當;已是四十五歲女兒都要出嫁的年齡,卻還擦粉戴花賣老俏,自己對自己的打扮很得意,卻被區(qū)長說打扮得不像人,被區(qū)上婦女圍住看了半天笑話了半天。這可以說是行為與信念的矛盾。三仙姑擺香案的這個形式表面看是莊重的,而支撐她這么做的信念竟是想跟青年們打情罵俏,神的圣潔與人的欲望就這樣以一種喜劇的形式統(tǒng)一在一起,讓人啼笑皆非。三仙姑不合時宜的打扮,反映出她個性好強、不愿服老,她自以為自己的打扮是美的,可以獲得同性的羨慕、嫉妒,獲得異性的欣賞、愛慕,但她的行為并沒有得到人們的夸贊,同性、異性對她都不認同,都笑話她的打扮。當行為和信念矛盾時,可謂喜劇性行為,是可笑的。
情節(jié)發(fā)展的突轉性。康德曾說過,一種期望突然歸于消失,就會發(fā)生笑的情感。這種事情朝對立面轉化的情況,在《小二黑結婚》中非常多。比如二諸葛看歷書掐指算,裝神弄鬼非常慎重,結果就他一家錯失栽種時機被人嘲笑,與其期望形成強烈反差;在人前三仙姑有模有樣的下神哼唱,人一出去三仙姑趁空子恢復成“凡人”囑咐女兒“快去撈飯!米爛了!”“神”上身和變“凡人”之間一秒切換;金旺“拿雙”將小二黑小芹送區(qū)武委會,作者用第九節(jié)一整節(jié)寫二諸葛卜出兇卦,他一家擔驚受怕,讀者、聽眾的心也跟著提緊了,故事進入高潮,第十節(jié)一開始即由大黑報平安,故事發(fā)生突轉;小芹吃了虧,三仙姑心情愉悅地精心打扮了一番,“換上新衣服、新手帕、繡花鞋、鑲邊褲,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幾件首飾”,準備到區(qū)長跟前露露臉、逞逞能,結果被區(qū)長批評,又被鄰近的女人們圍著嘲笑了半天,自己羞愧得說不出話。三仙姑去區(qū)上之前的期望和去了那里的結果對比鮮明;之前在劉家峧沒人敢惹一手遮天的興旺金旺兄弟,即使兩人已經(jīng)被區(qū)里押起來,一開始也是沒人敢跟助理員說實話,還有膽子小的悄悄勸大家“忍事者安然”,終于一個人鼓起勇氣說了他們的罪狀,“他說開了頭,許多受過害的人也都搶著說起來……你一宗他一宗,從晌午說到太陽落,一共說了五六十款”,最后作惡多端的兩人除了要賠償大家損失外,又被判了十五年徒刑。墻倒眾人推,事情瞬間向相反的方向也是可喜的方向發(fā)展,讀者看到此,必將會心一笑,這是二人罪有應得的下場。
故事結局的“歡喜”性?!皹嫵上矂⌒缘囊粋€重要因素,是對立面的轉化和矛盾的結局對肯定性人物來說,不形成威脅,至少是無害的,一般情況下是有利的?!薄缎《诮Y婚》可謂“大團圓”結局:小二黑和小芹有情人終成眷屬,二諸葛收起了八卦,三仙姑拆去了香案,興旺、金旺被判刑,連金旺老婆都說她以后也要進步了。就像4世紀的拉丁語法學家多納圖斯所說,喜劇在麻煩中開始,在和平中結束,而悲劇是在安寧中開始,在暴風中結束。法國17世紀的戲劇大師高乃依也有類似的言論,認為喜劇的結局是一種和解。喜劇是笑的藝術,古今中外都有共識。中國戲曲中的喜劇的結局都是正義戰(zhàn)勝邪惡,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審美理想,是民眾內(nèi)心想看到的結局,能引起觀眾喜悅的情感。
滑稽的造型。丑角是我國傳統(tǒng)戲曲中富有喜劇性的行當,其審美特征是滑稽。明代戲曲理論家王驥德談到丑角的重要作用,認為在曲冷不鬧場處,得凈、丑間插一科,可以博人哄堂。在戲曲中,丑角可以脫離預定的程式、臺詞,配合劇情自由發(fā)揮,其表演常達到出其不意的喜劇效果,在民間頗受歡迎。《小二黑結婚》中的二諸葛和三仙姑可謂是趙樹理小說中丑角的經(jīng)典,小說因為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出現(xiàn),才獨具光彩。三仙姑的造型滑稽,一出場就帶來喜劇效果:“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jīng)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頂門上的頭發(fā)脫光了,用黑手帕蓋起來,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臉上的皺紋,看起來好像驢糞蛋上下上了霜?!焙髞砣^(qū)上還特意打扮了一番,區(qū)長光見她頭上戴滿銀首飾,還以為是個年輕媳婦,等她抬頭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個擦著粉的老太婆。
夸張的行為。二諸葛和三仙姑兩人都行為夸張,具有辨識性。二諸葛極度迷信八卦占卜,用他老婆的話說“一輩子放個屁也要卜一課,究竟抵了些什么事?”在小說故事中,他一次也沒占卜對,還被大家起了兩個外號“不宜栽種”和“命相不對”:算的不宜栽種,卻是栽種的好時候;算的小二黑被送區(qū)上兇多吉少,小二黑卻一到區(qū)上就被放開了;算的小二黑和小芹命相不對,兩人卻情投意合是對恩愛好夫妻。三仙姑則裝神弄鬼擺香案下神,并打扮得花枝招展與青年們調(diào)笑,即使四十五歲了仍要賣老俏,希望青年們?nèi)匀粐约恨D,三仙姑是個無論外表還是行為都很夸張,具有很強辨識度的人物。
滑稽的話語。在戲曲中的丑角,其語言具有滑稽性和隨意性,比如七品芝麻官說的“做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不似須生扮演的況鐘、海瑞,盡管他們同樣有“為民請命”的思想,但絕不會用這樣隨意的字眼來表達,因為緣于生活,丑角的話語在某種程度上更“接地氣”。在《小二黑結婚》中,二諸葛話語的特點是在日常話語中插入占卜語,頗具喜劇色彩。比如“不宜栽種”“命相不對”。三仙姑由于下神,其話語在“神”附身時當然與常人不同,哼哼唱唱,非?;1热缭谛∏鄄宦犓挄r,她“說是神上了身,打了兩個呵欠就唱起來……還唱些什么‘前世姻緣由天定,不順天意活不成’,于福跪在地上哀求,神非教他馬上打小芹一頓不可”。
“喜生于好?!痹谖覈鴳蚯南矂≈?,歌頌正面主人公的喜劇占大多數(shù),我國傳統(tǒng)的美學觀念常把“喜”與美好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趙樹理的小說具有喜劇美,本質(zhì)上是因為作者對農(nóng)村廣大勞動人民深深的熱愛和誠摯的關懷,希望他們看了其“問題小說”可以受到教育,思想得到進一步提高,并不是要嘲笑他們,這與西方將喜劇更多的看成可笑、嘲笑、譏笑是不同的。《小二黑結婚》中作者喜愛小二黑、小芹兩個年輕人,小說安排了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對二諸葛和三仙姑也是善意的批評,小說安排了他們最后都提高了認識,改變了做法,要求進步。
“樂而不淫?!蔽覈诺湮恼撝鲝垺皹范灰?,所謂“樂而不淫”即是指情感的愉悅不過度,有節(jié)制,在喜劇的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為“悲喜交加”,悲喜場面參差上演,使得故事更加豐富、有層次,觀眾的情感得到了調(diào)劑、中和?!缎《诮Y婚》一到五章都是人物介紹,第六章的“斗爭會”一開場是小二黑和小芹都被斗爭,第七章“三仙姑許親”則是三仙姑逼小芹嫁退職軍官,第八章“拿雙”和第九章“二諸葛的神課”講了小二黑被捆送區(qū)上及二諸葛一家的擔心,這些章節(jié)有明顯的“悲劇”場面,主人公的處境并不樂觀,從第十章到十二章,情況才越來越明朗、可喜起來。雖然最后的結局是大歡喜,但讀者并不是從頭“喜”到尾的,單一性的情感沒有過度外溢。
①②楊占評、趙魁元:《新世紀趙樹理研究 鉤沉 考證》,北岳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第3頁,第9頁。
③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2卷),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77頁。
④⑤⑥趙樹理:《趙樹理小說散文集》,北岳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頁,第13頁,第13頁。
⑦ 蘇國榮:《戲曲美學》,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 頁。
⑧⑨⑩趙樹理:《趙樹理小說散文集》,北岳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第2頁,第14頁,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