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光輝典范,蘊含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要全面準確領會其豐富內涵、思想體系和實踐要求,又要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覺運用到平時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
學習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重點把握八點要義。
堅持實事求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堅持實事求是,就要尊重歷史。用歷史的眼光審視現實,以歷史的角度求證事實,正確認識我們黨的革命史、執(zhí)政史、改革史,以史為鑒,從歷史中總結實踐經驗教訓,萃取思想精髓,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堅持實事求是,就要尊重實際。始終把“實”作為求是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和工作方法,是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基本遵循。堅持實事求是,就是要尊重規(guī)律。避免經驗主義、本本主義,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學習和實踐中認識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從而推動事物的發(fā)展。
堅持戰(zhàn)略定力。面對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的復雜環(huán)境和嚴峻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既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更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zhàn)略定力,做到“風物長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必須堅持政治定力。把講政治、講規(guī)矩擺在一切的首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切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堅持政策定力。毫不動搖地貫徹執(zhí)行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按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謀事辦事,一以貫之地朝著既定目標推進各項事業(yè)。必須堅持政績定力。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履行黨賦予的政治責任,對標對表黨的好干部標準,以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贊成不贊成作為黨員干部的政績標尺。
堅持問題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我們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就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理性覺察能力。理清問題的脈絡,發(fā)現問題的本源,找準問題的關鍵,尋求有效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堅持問題導向,就要有觸及矛盾挑戰(zhàn)自我的膽識和勇氣。敢于正視問題不回避,敢于自我革命不松懈,敢于擔當責任不推脫,敢于較真逗硬不手軟,逐步推動解決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的突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就要有反復歷練和考驗的經驗及體會。樹牢“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踐觀念,做足腳力、眼里、腦力、筆力四個功夫,從實踐中發(fā)現問題、尋找方法、落實解決,切忌脫離實踐“紙上談兵”。
堅持全面協調。全面協調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征,反映了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在面對當前社會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時,必須堅持全面協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兼顧“總盤子”。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局觀念,敢于打破利益固化,一切為中央負責、為人民負責、為歷史負責,觀大勢、謀大事,時時處處站在大局的角度思考問題、推進工作。要補齊“小短板”。必須深刻認識“木桶原理”,跟緊全面發(fā)展的步調,深入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善于攻堅克難,及時補齊弱項,保障各項事業(yè)全面發(fā)展。要牽住“牛鼻子”。必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準確把握工作主線,緊緊抓住重點工作,兼顧統籌全面發(fā)展。
堅持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事要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好的結果,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要站在政治高度明底線。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把忠誠于黨作為基本政治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絕對清醒,在大風大浪面前巍然不動,堅定理想信念,維護良好政治生態(tài)。要把握群眾需求保底線。想民之所想,做民之所需,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廣泛最關心最期盼最迫切的事情,千方百計做實做細做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要嚴格約束自己守底線。時刻牢記紀嚴于法、紀在法前,自覺做到守公德、嚴私德,堅決革除“四風”遺留問題,切實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堅持調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要堅持和改進調查研究,就要從問題角度改進調研作風,堅持問題導向,真正地撲下身子,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切實為人民群眾解決問題。要從科學角度優(yōu)化調研方法,堅持調研與實際相結合,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調查了解情況,確保調研情況的真實性和全面性。要從動態(tài)角度評估調研效果,以系統的分析,用發(fā)展的眼光,結合群眾的滿意度來對調研效果作出真實的評價,為決策部署提供實踐參考。
堅持抓鐵有痕。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切實干出成績來,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開展工作就要有“一步一個腳印干”的鉆勁,不能好高騖遠、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不能固步自封、謹小慎微,搞“明哲保身”“但求無過”,既要蹄疾,也要步穩(wěn)。要有“一張藍圖畫到底”的韌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深化改革敢于“下深水”,推動發(fā)展敢于當“排頭兵”,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完成任務不放手,不達到目標不松勁。
堅持歷史擔當。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內涵和要求,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偉大夢想,自覺為擔當新時代的偉大使命不懈奮斗。堅持歷史擔當要有為歷史負責的使命擔當,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準確把握和弘揚歷史擔當精神。要有為人民負責的黨性擔當,把“講黨性、敢擔當”作為黨性鍛煉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服務人民作為共產黨員的政治追求、人生追求、價值追求。要有為本職負責的崗位擔當,立足崗位職責,強化擔當作為,始終做到守土有責、知責思為,堅決向慵懶散好人主義等不良風氣亮劍,營造比學趕超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氛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結合,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的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智慧寶庫。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共產黨人補骨鈣、修黨性、強本領、干事業(yè)的堅強理論和方法保障,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用心、用情、用力學好用好科學方法論,以更加奮發(fā)有為的激情、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為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