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西班牙特約記者 王方
如今,西班牙的中學掀起一股“時間艙”熱潮。
所謂的“時間艙”就是一個小小的玻璃瓶,里面可以放進一張A4大小的紙。學生們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壯志凌云,把它們裝進“時間艙”,埋進地下,等待時間的檢驗。
因為要埋在地下25年,因此對小小玻璃瓶的密封效果有很高的要求。密封不好的話,濕氣很容易進入瓶內(nèi),使得紙張受潮,從而影響文字的清晰度。
“時間艙”啟動還有個非常隆重的儀式。很多西班牙的中學將其作為高中學生畢業(yè)典禮上的一個內(nèi)容。高中生往往胸懷大志,立志成為國家棟梁、社會精英。即將展開豐富人生旅程的他們,在畢業(yè)典禮上向全校老師和同學宣讀自己的理想,有的要成為醫(yī)生,為民眾救死扶傷;有的要成為商界奇才,建立自己的商業(yè)帝國;有的要步入政壇,成為市長甚至國家元首。
當他們將自己的豪言壯語在畢業(yè)典禮上宣讀完畢之后,校長就將每個人的誓言紙張裝進玻璃瓶內(nèi),并寫好名字、出生年月以及畢業(yè)典禮的日期等,然后將所有玻璃瓶埋在學校指定的區(qū)域地下。
由校長親自主持掩埋的儀式并由校長簽署掩埋的日期和25年后開挖的日期。有位校長眼含熱淚對孩子們說:“25年后的今天,或許我早就離開人世,但是這里會有新的校長來主持開挖儀式,希望這個儀式一年一年永遠延續(xù)下去,成為畢業(yè)生難忘和勵志的典禮?!?/p>
時間艙在地下要“沉睡”25年之久。25年后的同一天,凡是宣讀過豪言壯語的學生都要來參加開挖儀式,再一次向同學和老師、家長朗讀當年的豪言壯語,同時也要向大家介紹自己在25年后的現(xiàn)狀,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希望大家認真總結(jié)成功、失敗的原因以饗其他同學。
“時間艙”儀式極為莊嚴肅穆,許多家長都被邀請參加這一儀式并被深深感動。一位參加了“時間艙”儀式的高中畢業(yè)生羅德里格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他是第一位上臺宣讀誓言的學生,老師們對他的期待很高,羅德里格從小作文優(yōu)秀,小學時代的作文就被選上主流媒體的報刊上發(fā)表,他已經(jīng)考上馬德里胡安·卡洛斯大學歐美文學系,畢業(yè)后選擇當職業(yè)作家。羅德里格的中文說的不錯,和記者交談用中文基本能正確表達意思。他說,我的每一步,每一段都是沿著“時間艙”的內(nèi)容前行,不走偏,不走歪,“時間艙”是我的勵志燈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