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
什么叫成功?順手拿過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上面寫道:“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言簡意賅,明白之至。
但是,談到“預期”,則錯綜復雜。人們每時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預期,有的成功,有的失敗,總之無法界定,我們不去談它。
我在這里只談成功,特別是成功之道。這又是一個極大的題目,我卻只是小做。積七八十年之經驗,我得到一個公式: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天資”,我本來想用“天才”,但天才是個稀罕現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改用“天資”。
至于勤奮,一向為古人所贊揚。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等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家喻戶曉。韓文公的“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更為讀書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談到機遇,往往為人所忽視。它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就以我自己為例,如果清華大學不派我到德國留學,則我的一生完全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在這里,古人的教導也多得很,還是先舉韓文公。他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p>
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膘o安先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三境寫的是成功。其中沒有寫天資和機遇。我不敢說這是他的疏漏,因為寫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認為,補上天資與機遇,似更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帶浙寬終不悔”的精神來做學問或干事業(yè),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