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
在不久前結束的西泠印社2018秋季拍賣會上有這么一枚不起眼的印章,說它不起眼,是因為在這個專場——“文房清玩——田黃暨名家鈕工”中,它并非耀眼的明星,甚至被安排在最后出場。然而它卻是我們在這里要講的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因而有著特殊的意義。
林元珠,清末民初的福建壽山石雕大家,東門派集大成者。時人評述,“其所作獸鈕,筋力遒健,特別著意于須、鬃、毛發(fā)的處理;行刀流利,精致活潑;螭虎穿環(huán),飛鰲水獸,尤為精妙;人物雕刻,于單尊外,尚以半懸身法作群雕,皆古拙樸茂。時人爭相收藏?!?/p>
單論材質——掘性黃杜陵及工藝——名家工,這枚石頭都幾無可挑剔。但若僅有以上亮點,這個主人公似乎泯然眾人矣。可拍得此印的藏家本為筆者好友之友,他手中珍藏有幾乎跟此一模一樣的印章一枚,大約六年前從日本拍賣所得,輾轉流入其手。兩印齊置,高低相仿,左右呼應,材質完全相同,應為同一石頭所出。印面分別為夫妻兩人之名“關作楫印”“子蘭”。邊款落有“趙女含英”(趙含英,民國蘇州知名女畫家)??梢娺@兩枚印章分明就是一對夫妻對章!
經朋友繼續(xù)追溯,得知本次西泠秋拍的白文印同樣來自日本,只是最近兩年為賣家所購得。這樣一對夫妻對章,如何流落至東瀛,散落不同人之手,又分別被人帶至國內。更巧合的是,又被同一藏家所見所藏,這是怎樣的緣分和造化,不由得讓人感嘆,固然物是人非,百年后的印章的再次相逢卻見證了主人的姻緣。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一枚小小的印章也是我們留在這世上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