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少君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逐步發(fā)展,我國對于知識產權越來越重視。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司法審判實踐過程中,我國的人民法院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并沒有應用國外的知識產權法律。地域性作為知識產權的特征之一,它在學術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是在國際條約中,關于知識產權規(guī)定引起了學術界的思考。隨著社會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知識產權的地域性處于不利狀態(tài),相比之下,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不再表現(xiàn)于域外的延伸,這兩種特征都處于削弱的階段。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可以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因而本文提出對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和域外效力的思考。
關鍵詞:知識產權;地域性;域外效力
在社會的現(xiàn)階段,關于涉外知識產權案件的報道成為了新聞媒體、社會各界所關注的對象。但是,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在國際條約以及各國的立法中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司法實踐對于地域性的理解存在不正確的影響,知識產權的地域性關系到知識產權在國際上的法律意義。除此之外,面對侵犯外國知識產權事件與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也存在著很大的聯(lián)系,我國對于涉外財產的案件一般采取的是地域管轄的原則。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知識產權相關案例跨境越來越頻繁,對此,要求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應當?shù)玫秸J可,過于嚴格的地域性難以迎合全球化發(fā)展的要求。因此,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起著關鍵性作用。
一、知識產權地域性與域外效力的概念及產生原因
(一)知識產權地域性的概念及產生原因
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是指在某一國家的區(qū)域內,遵照法律產生的知識產權受該國的法律承認以及保護,而該項知識產權在其他國家范圍內處于沒有權限的狀態(tài)。從各國的法律制度的產生以及發(fā)展來看,知識產權的對象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處于不利的發(fā)展階段,其主要與國家之間的社會發(fā)展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主要產生的原因是各國的發(fā)展及交流。
(二)知識產權域外效力的概念及產生原因
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是指在某一國家地域內,該國的法律不僅適用于本國境內的一切人,同樣也適用于身處在國外的本國人。簡而言之,域外效力是指本國法對境外的本國人有效,但是這種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是無效的,有效的前提是在別的國家承認本國的域外效力時。域外效力與地域性是互立的,因此,對于域外效力的規(guī)范有助于知識產權案例的判別。知識產權域外效力產生的原因源于國家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發(fā)展。
二、知識產權的地域性
于其它的屬地性而言,知識產權法的地域性更為嚴格,主要的原因在于知識產權是公共政策的產物,知識產權法的存在給我國帶來了穩(wěn)定的社會制度,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公平競爭的秩序。知識產權地域性與屬地性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目前處于不斷削弱的階段,而知識產權的屬地性在不斷地加強。伴隨著私法的出現(xiàn),知識產權已作為私法的一部分被人們普遍認可。面對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在地域性上有所區(qū)別。例如:版權的地域性比專利權以及商標權的地域性弱。我國的知識產權屬于國家法律所確定的范疇,而國外的英美法對于知識產權的理論引領了世界的主流。正因為知識產權地域性這一特點,從而使得國際性條約誕生,相應的知識產權得到了國際上的保護,國際條約的確立為知識產權在國際范圍內得到保護開辟了一片天地,使得各國之間知識產權的交流更加的緊密。
三、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
知識產權的域外效力與地域性是對立的,它具有積極的域外效力和消極的域外效力。積極的域外效力是指某一國家內的知識產權管轄權超出了該國家領域的范圍,從而導致某些域外行為受到了知識產權法的約束;消極的域外效力是指某一國家的知識產權法被國外的執(zhí)法機構所認可。我們對知識產權域外效力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域外效力應當存在,同樣,消極的域外效力也應得到認可。
在對于知織產權積極域外效力方面,從知識產權的保護方面來看,我國國內的知識產權法缺少積極域外效力的應用,其言外之意是,該知識產權在國外實施任何行為,都不會侵犯國內的知識產權。積極的域外效力并不能完全地保證該國的知識產權在其他地域能夠得到實施,當該知識產權無法進行實施時,需要依賴于消極的域外效力。消極的域外效力對于侵犯外國的知識產權予以承認以及執(zhí)行,體現(xiàn)出執(zhí)法機關對于異國的知識產權法的認可。在以往的審判實踐案件中,很多法院都會采取專屬的管轄制度。對于觸犯外國知識產權的案件不予處理,從而導致知識產權的地域性減弱,源于各國之間的合作需求,各個國家對于消極的域外效力態(tài)度逐漸放松,漸漸地適用消極的域外效力。
四、結束語
隨著當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知識產權的重要程度備受各國的重視,面對知識產權地域性的削弱以及域外效力的擴張,這正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結果。從全球經濟化的角度來看,法律的建設應當遵循國際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各國之間達成共識的前提下,對于知識產權以及域外效率進行有效的實施,讓知識產權在國際法律范疇內備受關注。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社會發(fā)展逐漸與國際接軌,在知識產權地域性與域外效力共識方面,為國際規(guī)則的制定建言獻策,進一步保障我國公民的知識產權權益,對于我國知識文化的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有著深遠的意義。